在颐和园有一块巨大的太湖石,长8米,宽2米,高4米,大概有30吨重,摆在乐寿堂的庭院里就像一座屏风一样。当年乾隆皇帝动用皇权的力量,才将其移到了京城。

历史如何正确评价宋徽宗(宋徽宗的玩法真牛)(1)

众所周知,清朝自乾隆后期依然开始走向了衰败,此后皇帝一代不如一代,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不思进取,励精图治,只会大言不惭地“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在宋徽宗时,还有一块更大的太湖石,大约15米高,需要百人手牵手才能将其为主。宋徽宗在金石玉器方面的爱好是出了名的,自然不会放过这块巨石。

历史如何正确评价宋徽宗(宋徽宗的玩法真牛)(2)

如此巨石,从太湖移到千里之外的北宋都城开封,这样巨大的工程可谓异常艰巨,可只要皇帝喜欢,就是再艰巨的任务照样有人能完成?

第一,完好无损地移动巨石。

为了讨好宋徽宗,转移太湖石的人物就交给了一个叫朱勔的人。据史料记载,朱勔为了将如此巨石从太湖移到开封,真的是花了大心思。首先确定运输方式。太湖巨石体积过大,陆路运输就要涉及逢山开路,运输途中拆毁民房,桥梁一定在所难免,运输难度太大。走水路在当时是最好的选择。

其次是运输工具,因为在当时船的承载量很少有能够达到30吨的,所以需要造一艘大船。

再者是保护石头不受损伤。太湖石最大的价值就是保护石身被湖水冲刷的痕迹,和布满的孔洞不受到损伤。一旦这些湖水冲刷的痕迹和孔洞受到损伤,太湖石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因此,朱勔作为运输太湖石的总负责人,最终决定用胶泥将石身的孔洞都堵上,然后再用掺了麻的胶泥在石身外面厚厚糊上一层,做成圆圆的球形,在太阳下晒结实了,再进行运输。

历史如何正确评价宋徽宗(宋徽宗的玩法真牛)(3)

史料记载,由于船太重,河流承载量有限,再加上河流之上桥梁高度不足以让巨石通过,但这些都难不倒朱勔,因为他有宋徽宗这个后盾,可以动用整个中央帝国的人力,财力,物力来保证他完成任务。

于是,朱勔动用了数千纤夫在岸上拉纤,经过桥梁时,将桥梁拆除,经过水门时,将水门城墙扒开,一切都已保障船只顺利通过。几个月后,这块太湖巨石终于被送到了都城开封。

第二,石头运来了,那就得解决放置问题了。

当时,开封城分为内城,外城和皇城(大内)。大内本是皇帝的宫殿和群臣办公区,可宋徽宗这个重度艺术爱好者,总觉得地方不够用,于是就挤占了大片内城区域来建宫殿。

历史如何正确评价宋徽宗(宋徽宗的玩法真牛)(4)

因为宋朝多数皇帝子嗣都不兴旺,宋徽宗初期也是如此。因为爱好道教,就听从以为道士的话,说是京城东北角太低了,垫高有助于子嗣兴旺。于是,宋徽宗就在东北角建了一片皇家园林,就是后来的艮岳。

艮岳原名万寿山,里面怪石林立,古树参天,奇珍异宝,珍禽异兽更是闻所未闻。太湖巨石运到开封后,就进入了艮岳园林。放置妥当之后,将石身上的胶泥层层扒去,显示出原本的样子。

为了显示巨石的不同凡响,还在孔洞里放置了雄黄和炉甘石,雄黄可驱除蛇蝎,炉甘石遇阴天之时,就会出现烟云缭绕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仙境一般。

历史如何正确评价宋徽宗(宋徽宗的玩法真牛)(5)

再者,朱勔还顺便运来了两株巨大的桧树,一棵高耸叫做“朝日升龙”,一棵横卧叫做“卧云伏龙”,这两棵树就栽在大石旁边,树上的牌子都是用玉做的,牌子上的名字都是用金子制成的。

此石运来之时,恰逢宋徽宗通过看似高明的外交和军事手段收回了燕云十六州的幽州(北京),这是历代北宋皇帝渴望而不可得的,也让北宋的疆域达到了最大之时,在当时被鼓吹为难得的盛世。

宋徽宗也顺便将此石看做是“幸运石”,故而封其为“盘固侯”。此时北宋君臣沉浸在收复幽州的兴奋中歌舞升平。和收复幽州的“幸运”相比,运送巨石拆桥毁墙,国家付出多少代价,都已经不重要了。

第三,一“石”得道,鸡犬升天

石头封了侯,宋徽宗也没有亏待运输石头的人。宋徽宗封朱勔为宁远节度使。虽说宋朝的节度使远不像唐朝那般是称霸一方的诸侯,但也是对国家立了大功的人才能受封的。

历史如何正确评价宋徽宗(宋徽宗的玩法真牛)(6)

可宋徽宗作为皇帝也是要面子的,不能说因一个人运了一块石头,就被加官进爵吧,说出去也不好听。可时机给了宋徽宗一个很好的理由,那就是借口朱勔参与了收复幽州的战争立了大功。

不得不说,这个理由可谓名正言顺。不如朱勔被封官,他的儿子、孙子也一同受了封,在北宋,这样庇荫后世的情况还是很少见的。

第四,深陷盛世的假象,三年走向了覆灭。

宋徽宗当时和金人合作,灭掉了大宋一百多年的敌人辽国,收回了幽州。看似在惠而不费的外交和军事政策下,占了如此大的便宜。殊不知,大宋已经进入了金人设计中。

在这次灭辽的战争中,金人不但得到了巨大的实惠,更是摸清了大宋的国家和军队实力。一个“幽州”不过是金人抛出的一个鱼饵,宋徽宗也意料之中的上钩了。

历史如何正确评价宋徽宗(宋徽宗的玩法真牛)(7)

此后,北宋一片歌舞升平,军队官僚沉浸在收复幽州的狂热中,宋徽宗为自己的“丰功伟绩”接受着群臣朝贺。当时丞相蔡京形容这种“盛世之景”为丰亨豫大,仿佛这样的盛世还能延续万年一般。

可辽国消失后,占据了北方的女真人和辽国相比,文明程度可是差多了。他们可不满足于只靠“岁币”苟活在寒冷和相对贫瘠的北方。三年后,一开始看似微不足道的女真政权让北宋付出了灭国的代价。

金人攻陷了开封,一切戛然而止,一个北宋前所未有的“盛世”瞬间被毁灭,一众沉溺于盛世的北宋君臣被金人所掳,押解北上,等待他们的就是幻想着等待南宋朝廷的营救,直到身世异乡。

作为亡国之君只有两条出路,一是以身殉国,二是向胜利者投降。可投降的君主们无法逃脱的就是遭到胜利者极致的侮辱。古往今来,无不如此。当年南唐李后主的耻辱无不是北宋统治者的杰作,轮到宋徽宗这,金人对他的羞辱更是有过之无不及。

宋徽宗登上帝王宝座是政治斗争的结果,可以说是一个意外。可偏偏这个意外选择了一个“败家子”式的皇子做了皇帝。这个除了做皇帝不在行干啥都行的宋徽宗是个十足的艺术发烧友,为了他的艺术将大宋的国库挥之一空,无休止的敛财搞得民怨沸腾。

历史如何正确评价宋徽宗(宋徽宗的玩法真牛)(8)

如果仅是这样,或许宋徽宗还不至于被遗臭万年。将他真正钉在耻辱柱上的是,在海上之盟的反复无常,导致了金国入侵北宋。到了金人兵临城下之时,又急忙将皇位甩锅给儿子宋钦宗,自己逃命去了。

局势稍稳定时,又匆忙回来开始和儿子争权,结果夺权没成功,一场灭国的灾难席卷而来,靖康之耻爆发。自己和儿子,后宫,皇室宗亲,一众群臣都被金人俘虏,北宋政权彻底覆灭。

政治才能匮乏,还没有基本的道德,这或许就是宋徽宗,既没有天子守国门的气度,更没有君王死社稷的魄力,似乎极度不靠谱才是他的标签,最终也在屈辱苟活数年之后,身死他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