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无才便是德你真的理解吗(女子无才便是德)(1)

女子无才便是德你真的理解吗(女子无才便是德)(2)

match

纵观我国古代教育史,基本上讲述的是完整的男子教育史,不管是礼、乐、射、御、书、数,还是四书五经都基本是针对男子成材的教学。一般人们认为古代中国女子备受摧残,并无女子教育可言。

女子无才便是德你真的理解吗(女子无才便是德)(3)

女子无才便是德你真的理解吗(女子无才便是德)(4)

社会上对古代女子是否有必要接受读书识字教育,是否需要发展聪明才智,也存在较大争议。反对女子读书识字的一派理由是“妇人识字多诲淫”“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过正统女教占统治地位的意见还是主张对女子进行基本的文化书算教育。

中国古代女子教育

女子无才便是德你真的理解吗(女子无才便是德)(5)

对女子是否发展聪明才智的争论和对德与才关系的认识是紧密相关的。古代对“才”的理解有两种,一种是侧重诗文词曲方面的才华,或琴棋书画方面的才艺;另一种是为一般的聪明才智。才艺多为古代女子教育所屏弃的,明清时期流传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俗语便集中地反映了这种心态。

女子无才便是德你真的理解吗(女子无才便是德)(6)

孔子在很早就把女子教育列入“治民之本”,在春秋时期女子教育也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妇女的才智也得到较多的发挥,受到社会的褒奖,如齐侯之女齐桓公的夫人卫姬就在政治上有很大的成就。

女子无才便是德你真的理解吗(女子无才便是德)(7)

《仕女清娱图》册 | 阅读

由于中国古代女性角色定位为相夫教子,所以女子在教育方面的价值只能通过男子间接体现。如“孟母三迁”、“画荻教子”、“岳母刺字”等,均属此类。而求学途径,则多受教于父兄,属家庭教育模式。此外,还有类似职业教育的秦楼楚馆的师徒授受。当然,还有佛寺道观中对尼姑、道姑的宗教教育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至明清时期,女子受教育的情况开始出现变化。

中国古代女子教育方式

女子无才便是德你真的理解吗(女子无才便是德)(8)

女子无才便是德你真的理解吗(女子无才便是德)(9)

陶黄釉画彩弹琵琶骑马女俑

左:金廷标仕女簪花图轴

总体上说,古代传统女子教育并不强调女子“才明绝异”,但要有利于男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女子才华和行为还是与于肯定。刘向《列女传》树为典范的各类才华超群的妇女,亦为后代女子教育所推崇。就是在清代,也不否认“古之贤女,贵在才也”。

女子无才便是德你真的理解吗(女子无才便是德)(10)

女子无才便是德你真的理解吗(女子无才便是德)(11)

🔼《揮扇仕女圖》卷

当今,男女在受教育方面并驾齐驱,平分秋色,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民族的大幸大吉。教育是立国之本,也是民族兴旺的标记,除了女子教育,中国古代教育和今天教育思想还有何不同?在教育方法上又有了哪些改变?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广西卫视今晚21:40《收藏马未都》节目!

收藏马未都∣观复嘟嘟

每周六21:40 | 每周三21:40

女子无才便是德你真的理解吗(女子无才便是德)(12)

文化说事 明白做人

点击【阅读原文】就能进入广西卫视微信摇一摇,还能随时看广西卫视同步高清直播!收看的同时还能赢取奖品、现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