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各种衡量单位是不统一的,在春秋战国时期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衡量单位,自己的货币与生活方式,在秦国统一以后,秦始皇意识到要统一货币,及衡量单位,所以斤与两的关系就是哪会定的,那么为什么是16两一斤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古代一斤为什么会被称作十六两(为什么古人把一斤定为16两呢)(1)

相传秦朝时期负责定计量单位的人是当时的丞相李斯,而李斯也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在得到皇帝的旨意以后,他没有怠慢就开始了自己的研究之路,其中包括货币的统一,量器的大小的规定,以及最基础的重量单位。

这时问题就来了哪具体定多少两为一斤的,当时李斯也是非常苦恼,后来李斯无意之中看到秦始皇在纸上写下来“天下公平”几个字,他灵机一现,并数了一下这几个字的笔画,正好是16笔,于是被定出了一斤等于16两。

古代一斤为什么会被称作十六两(为什么古人把一斤定为16两呢)(2)

还是一个传说就是,当时的财神爷范蠡,看到了天上的星宿,便想用北斗七星、南斗六星每一颗星代表一两重,当时定的是13两为一斤,后来发现有些商人心数不正,经常缺斤少两,坑害百姓。

古代一斤为什么会被称作十六两(为什么古人把一斤定为16两呢)(3)

范蠡经过思考便想起了,用白木刻黑星为红木嵌金星,再这个的基础上再加上福、禄、寿三星,总共为16星,称16两一斤。并告诫商人这杆称为天地良心十六两,如果有商人缺斤少两,缺一两则商人无福,缺二两为无禄,缺三两的话就折寿,由此可以看出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