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陪娃读《弟子规》,读到“揖深圆,拜恭敬”,娃问“作揖”啥意思,就有了这篇文。

揖礼起源

揖(yī)礼,古人见面时的礼节,这个礼节要比比拜礼轻一些,它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出自于《周礼》。

弟子规之入则孝(揖礼-揖深圆拜恭敬--弟子规)(1)

手势

揖礼有吉礼和凶礼之分,也要注意男女手势不同。

对于男士来说,若是吉礼,作揖的基本手势是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对右拳或包或盖。右拳左掌是“吉拜”,反过来就是“凶拜”!

对于女士来说,若是吉礼,作揖的基本手势是左手握拳,右手成掌,对左拳或包或盖。左拳右掌是“吉拜”,反过来就是“凶拜”!

双方见面时,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行礼方式也有所不同。

1 天揖(上揖,标准揖礼)

适用于正式礼仪场合,如祭礼、冠礼等,对尊长及同族中人行此礼。行礼时,身体肃立,双手合抱,左手在上,手心向内;俯身推手时,双手缓缓高举齐额(略高过眉心),俯身约60度,起身时,恢复立容。

2 时揖(中揖,又叫:拱手,推手,抱拳)

同辈间日常见面、辞别时都可行时揖礼。行礼时身体肃立,双手抱拳,左手在上,手心向下,从胸前向外平推,俯身约30度,起身,同时自然垂手或袖手。

3 土揖(下揖,又叫:下手)

长辈或上司还礼时用的。行礼时身体肃立,双手合抱,左手在上,手心向内,俯身约30度,推手稍向下,然后缓缓起身,恢复立容。

4 长揖

行礼时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人行礼。向人作揖虽然恭敬,有时则表示倨傲。

除此之外,还有特揖:一个一个地作揖; 旅揖:按等级分别作揖; 旁三揖:对众人一次揖三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