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小学生主动阅读的课外书籍中,原dān小说所占的比重非常大。证据随处可见。

有利于写作的素材(这个素材写作文慎用)(1)

原dān文被不少女生称为“信仰”“光”。

有利于写作的素材(这个素材写作文慎用)(2)

将之写进作文的人越来越多。有的学生公开说自己迫于压力不敢在作文中提及原dān中的人物和句子,而有的学生说,她们只要写必然提及,不然,就觉得没什么可写的了。

一个中考阅卷老师说,作文中看不到什么著名的诗句、真正的名言警句,相反,原dān句子倒是不少。

有利于写作的素材(这个素材写作文慎用)(3)

可能只有老师和书店老板最清楚,现在原dān读者低龄化有多突出。老师没收的书,常有原dān的身影出没;令原dān女孩骄傲的是,很多书店里,原dān书籍放在了最醒目的位置。

有利于写作的素材(这个素材写作文慎用)(4)

这些在外人眼里看着差不多的“猫”,在原dān女孩眼里,可都是有名有姓有具体模样的人物,而且,她们对他们如数家珍。

不可否认,有些学生将原dān小说作为素材写进作文时,能分得清主次,知道如何切入,懂得怎样收放,作文总体上就还不错。而且,有些原dān句子听着很美也有深意,对作文能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也有相当多的同类作文写得不好,甚至会引起人的反感。

这部分有原dān内容的作文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人名的出现莫名其妙。

除了写读后感,不少学生的作文会莫名其妙地出现一些人名,没有看过此类小说的老师对此会很头疼,一部分知道的老师更头疼。

有利于写作的素材(这个素材写作文慎用)(5)

《这里还有温暖》是一篇考场作文。如果把那句“17岁的蒋丞遇到了顾飞”换成“当27岁的诸葛亮遇到了46岁的刘备”,所有老师都不会有任何不适,而且还会觉得作者知识渊博、记忆力超群等。

很简单,写东西最基本是要让看的人看得懂,举例子也要有说服力。这两者都做不到的写法,就没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写作的素材(这个素材写作文慎用)(6)

这篇《一段梦想的旅程》中突然冒出来一句“没有朝哥和俞哥那种自信”,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

有利于写作的素材(这个素材写作文慎用)(7)

其次,仿照小说编故事。

有的学生知道不能照搬小说,既然照搬就是抄袭,那就照着编一个新的故事,人名就用“朋友”“兄弟”来代替。于是,有的老师看到了一个忧伤中带着明媚的青春故事,并认为学生很厉害,有写小说的潜力。当然,还有一些年轻老师心里明镜似的,他们的态度会呈现两个极端,一部分深恶痛绝,一部分如遇知音。

然后,差不多的一篇作文,得分会有很大差别。

有利于写作的素材(这个素材写作文慎用)(8)

看,这个老师有多恨铁不成钢。

有利于写作的素材(这个素材写作文慎用)(9)

而这个老师却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感。

还有,引用句子很生硬。

有的学生动不动就来一句“世界灿烂盛大,欢迎回家”,文中根本没有说到谁或者谁的灵魂出走了、走失了,突然来个“欢迎回家”,就很莫名其妙,显得生硬,尴尬。

其实,这种要么是夹带私货,要么是已经对之有了依赖性。

有利于写作的素材(这个素材写作文慎用)(10)

总的来说,类似作文,受到质疑的可能性更大。

有利于写作的素材(这个素材写作文慎用)(11)

有一个人分享了上面那篇《这里还有温暖》,然后评论区就争吵开了。5000多条评论,全在吵架,你想说服他,他不想你说服他,他还要来说服你,其实,无非就是两层意思。

一层意思是不应该写,因为原dān是没什么高度的东西。

一层意思是可以写,理由是只要能带来正能量的就可以写。

你觉得可以写吗?或者说,如果一定要用,怎么用才好?

有利于写作的素材(这个素材写作文慎用)(12)

个人观点

昨天,我还觉得没必要太大惊小怪,只要适时给学生、孩子一些引导就可以了。

今天,觉得还是应该慎重些,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自己。理由之一就是,这个话题在百度、腾讯都发不出去。在头条行不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