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考公务员或者在专业选岗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两难的选择,比如:有市里的参公编制和市辖区的公务员可选,那选择哪个会更好呢?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先要保证是公务员,那么就应该选市辖区的公务员;而有些人还是愿意选择市里的参公单位,因为毕竟是市里的单位。个人认为选择市里的参公编制会更好,这主要是因为市里的单位机构级别更大,发展会更好。从这些年身边不少人的经历也可以得出这一点。具体原因如下:

一、参公编制和公务员差别不大

如果我们从市里的公务员和市辖区的公务员中做选择,那么我想大家肯定会不约而同地选择市里的公务员,但从市里的参公编制和市辖区的公务员中做选择,那么我们就会有所犹豫,主要还是因为大家可能认为参公编制和公务员还是有些区别的,但其实这种差别不大。

参公编制只是一种说法,其实并没有这种编制,参公编制其实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编制,本质是事业编制,但与公务员其实没有太大差别。首先,公务员要做公务员登记,而参公编制人员是要做参公人员登记,前者承认公务员身份,后者承认参公人员身份。其次,参公编制虽然是事业编制中的一种,但更倾向于公务员,是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享受的工资待遇、政治待遇和工作待遇都是一样的,也适用于《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享受公务交通补贴。最后,参公编制要转成行政编制,相对来说还是容易一些,属于“转任”,而不是“调任”,后者要难得多。

市直公务员和参公事业编哪个好(市里的参公编制和市辖区的公务员)(1)

二、市里参公单位的级别更高,发展前景更好

市里的参公单位,要么是正处级别,要么就是副处级别。比如市政务服务中心,就是正处级的参公事业单位,与市委市政府的组成部门是平级的;比如市农保局,即使是市人社局的二级局,那也是副处级别的参公单位。而市辖区各机关,除区纪委监委是副处级外,其他则基本上都是正科级的。机关的平台越大,能够提拔的职务职级也就越高。

在市里的副处级参公事业单位,下设的科室都是正科级的,想要晋升副科长或者科长,还是非常有机会的。但在市辖区的各局办,局办局长主任才是正科级,普通公务员想要晋升副科级都是非常难的。提拔职务是如此,晋升职级也是如此。在市里参公事业单位,普通公务员在退休前晋升到二级主任科员,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有些甚至可以晋升到四级调研员。而在区里面,一般公务员能够晋升到三级主任科员就很不错了,一、二级主任科员都很难达到,更别说四级调研员了。

市直公务员和参公事业编哪个好(市里的参公编制和市辖区的公务员)(2)

三、交流发展的机会更大

市里的参公事业单位,也属于市管的单位,与其他市委市政府组成部门一样,是有其独特的政府职能的。作为市里参公事业单位的一员,在外代表的是单位,接触的单位也大多是市里的各机关,有更多的机会得到其他机关人员的认可,也就有更多机会交流到其他机关,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而在市辖区机关,普通公务员想要交流,也大多只能交流到市辖区其他机关,是不太容易交流到市级机关的。这样,平台还是局限在市辖区各机关,发展的天花板还是一样的。

市直公务员和参公事业编哪个好(市里的参公编制和市辖区的公务员)(3)

四、实例验证

我在10年前就面临着这样的选择。那时候我转业,面临选岗,但那年市里提供的岗位不全是公务员,还有部分参公编制。公务员岗位除了在市直机关,还有就是在市辖区、乡镇,而参公岗位大多是在市级参公事业单位。我思考了很久,最终选择了一个开发区管委会,也算是一个市级正处级单位,保证是公务员。还是有不少同时选岗的战友为了保证公务员而选择去市辖区或者乡镇,选择参公编制的人很少,最终是一些排名较为靠后的人无奈才选择的。

但现在来看,选择市级参公单位的人发展都比较好,有些甚至已经提拔为了副处级领导干部。老张是正连职转业的干部,排名在后几名,选择了参公单位市社保局工作,现在担任科长已经有4、5年了。小李是副营职转业干部,选择去了市级参公单位市农保局,下去没多久就提拔为副科长,三年后又提拔为科长,最近刚刚提拔为市直机关副职,成为副处级领导干部。到市级机关的,无论是公务员还是参公编制,基本上都提拔到了正科级。而转业到市辖区或者乡镇的,只有极个别提拔到了正科级,大多也只是到副科级。

市直公务员和参公事业编哪个好(市里的参公编制和市辖区的公务员)(4)

总体来说,在市级的参公单位发展更好。综上所述,个人认为市里的参公单位要比市辖区的公务员更好。虽然市里的参公编制好像不是公务员,但其实参公人员与公务员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而且平台更大,交流的机会更多,发展前景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