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据刘向的《列女传》记载,鲁国时期,有一位叫做秋胡的人,新婚五天便被调任到外地做官,过了五年才回到家乡。在回到家乡附近的时候,看到大路旁边有一名采桑的美女,于是秋胡便下车拿金子引诱这位女子,遭到了对方的严词拒绝。后来秋胡回到家中,令人找到发妻,却发现自己的妻子就是刚才调戏的那位采桑女。秋胡的妻子看到丈夫这样的人品和薄幸,不屑与之为伍,便投河自尽了。

贺铸十首经典诗(贺铸最著名的一首陌上郎)(1)

在封建时代,男子的无情和薄心,对于女子来说是一件非常悲惨和无可奈何的事情,许多负心郎对女性的轻视,也自以为是理所当然,这导致了许多悲剧的发生。但是,古代也有很多人,他们其实对女性充满了同情,虽然无力改变现实,却能够用其他的方式来表现同情之心。比如著名词人贺铸便是这样一个人,他的这首《陌上郎》便深刻批判了那些玩弄感情的负心郎,对处于弱者的女子一方表现了深切的同情。

陌上郎(生查子)

贺铸

西津海鹘舟,径度沧江南。双艣本无情,鸦轧如人语。

“挥金陌上郎,化石山头妇。何物系君心?三岁扶床女!”

小注:(1)海鹘[gǔ]舟,是一种状如鹰的快船;(2)艣[lǔ],即船;(3)鸦轧[zhá],象形词,这里是摇橹的声音。

贺铸十首经典诗(贺铸最著名的一首陌上郎)(2)

词的开头两句写送别,“西津海鹘舟,径度沧江南”,在一片烟雨之中,一艘快船离开了渡口,径直往沧江之南驶去,最终消失在蒙蒙烟雨中。但是贺铸在这里的送别却和以往的送别大有不同,他并没有直接描写送行者和行者,也没有着重表现离别时的悲痛,只是以烟、雨、江、舟等意向为我们组成了一幅开阔的画面,我们知道送别之事却无法完全了解双方的具体感受,唯一能让我们惊鸿一瞥的,或许是“”字,虽然天气不好,船还是一点不犹豫的离开了,是有急事吗?还是离开者毫不留恋?

贺铸十首经典诗(贺铸最著名的一首陌上郎)(3)

接下来两句,词人移情于物,点明了答案,“双艣本无情,鸦轧如人语”。原来他移情于双橹摇动时发出的声音,产生了一种近乎荒诞的想法。双橹无情人有情,摇动橹声,其实便是人物内心的独白。原来,“径”字所体现的,是毫不犹豫的不留恋啊!

下片开始,作者进入主题,先通过一个对比,直言说道,“挥金陌上郎,化石山头妇”。陌上郎,便是指的那个秋胡,可谓是无行薄幸的代名词,而山头妇(此处用典:昔人往楚,累岁不还,其妻登山望失,乃化为石),却是痴情坚贞的代名词,贺铸将这两个相反的故事罗列在一处,顿时就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效果,令人心头不是滋味。

贺铸十首经典诗(贺铸最著名的一首陌上郎)(4)

最后两句,更是以反问的形式,对这位负心郎进行了劝诫,“何物系君心?三岁扶床女”!在这一问中,其实便已经谴责了丈夫的负心,但是言辞上却让人觉得可怜可叹,之后又进一步以自己家中三岁的小女儿再一次劝喻,就使得感情上更加震撼,更能引起人们强烈的感叹和同情了!

总体来看,这首词从思妇的角度来写,言语生动简洁,并结合典故和传说,反映了负心男对痴心女的伤害,表现出了作者对于当时女性的同情和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