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羔羊先后顺序(沉默的羔羊分析)(1)

首先第一个要说的是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

很多电影导演都受弗洛伊德思想的影响,比如希区柯克。

弗洛伊德有三个重要的理论:

1.梦的解析。就是研究人梦中的潜意识,现代的催眠就是由此发展出的。电影请参考希区柯克的《爱德华大夫》。

2.俄狄普斯情结。这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因恋母而弑父。所指的就是人都有恋母弑父或恋父弑母的情结。

3.现在的性格与童年经历有关。《沉默的羔羊》就是由此。那么接下来开始说这个电影。

 这部电影情节上一共有两条线索:

1.汉尼拔主动诱导克丽丝发现bill的线索。(要注意的是,最一开始克丽丝并不知道她去见汉尼拔的真正目的,是汉尼拔在第一次见面时主动说出“mofet”这一线索让克丽丝去寻找。)

2.汉尼拔以捉住bill为饵与克丽丝交换资料,对克丽丝进行她个人的精神分析与治疗。

那么这两条线索必须要区分主次。

1.最简单的方法是看bill的真正出场时间。全片约两个小时,而bill是第3、40分钟时才真正出现。汉尼拔与克丽丝的智力冲突占据了大半部分。

2.汉尼拔作为一个获得国家最高荣誉的心理医师,治疗克丽丝这一精神病人才是他的真正目的,bill只是作为克丽丝向他袒露童年“羔羊”经历的诱饵。

所以,第二条线索才是为主。

下面正式开始说“羔羊”。

 弗洛伊德有一本书——《少女杜拉的故事》。

少女杜拉居住在一个农场主家中,早上被羔羊的尖叫所吵醒。杜拉打开羊圈想让羔羊们逃走,但羔羊却一动不动。杜拉抱起羊圈中的一只羊羔逃跑,但杜拉只有十多岁,而羊羔也很重,所以她没跑多远就被农场主抓了回来。在那一个早晨。当着杜拉的面将那只小羊羔杀死了。从此以后杜拉对类似于羔羊的尖叫有所恐慌。

 所以说,《沉默的羔羊》原著也可以说是从弗洛伊德这一故事改编而来。

在片头(克丽丝训练的那片树林),便模拟了“少女杜拉”式的出逃的情景。

 在片头树上木牌的特写,“hurt”“agony”“pain”“love it”——伤害、苦难、痛苦、爱。之后镜头是反打的蓝天白云、摩天大楼。

这隐喻了克丽丝心中的空洞,心灵的受伤,创口和疼痛,无法爱而必须逃离。以视觉方式揭示了克丽丝要逃离的东西。

在片头导演便展现了很多细节。这些安排是那些爆米花电影所不能比的,因为在片头的这个时候,你正在拆爆米花或可乐包装。

沉默的羔羊先后顺序(沉默的羔羊分析)(2)

《沉默的羔羊》实际上是汉尼拔对克丽丝的精神治疗和救赎。

 克丽丝=“少女杜拉”, 凯瑟琳=“羔羊”。

 克丽丝与汉尼拔一共有四次会面。

在第四次见面时,汉尼拔明确的指出凯瑟琳就是克丽丝心中的羔羊,当她拯救出凯瑟琳时,夜晚伴随着克丽丝的羔羊就会变得“沉默”。

所以,汉尼拔向他的精神患者克丽丝指导bill的线索,完成对克丽丝的治疗和救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