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5月16日电(记者郭敬丹)作为闻名遐迩的世界名曲,《蓝色多瑙河》已诞生150周年正在举行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维也纳男子合唱团带着他们的这首“看家曲目”,在上海文艺会堂进行了一场艺术歌曲赏析音乐会——除了演唱,还为听众上课:讲解歌曲演绎的技巧、歌曲背后的历史人文,令观众耳目一新、收获良多,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维也纳乐曲?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维也纳乐曲(听维也纳艺术家上一堂歌曲赏析课)

维也纳乐曲

新华社上海5月16日电(记者郭敬丹)作为闻名遐迩的世界名曲,《蓝色多瑙河》已诞生150周年。正在举行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维也纳男子合唱团带着他们的这首“看家曲目”,在上海文艺会堂进行了一场艺术歌曲赏析音乐会——除了演唱,还为听众上课:讲解歌曲演绎的技巧、歌曲背后的历史人文,令观众耳目一新、收获良多。

“《蓝色多瑙河》的曲作者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1867年,他特意为维也纳男子合唱团谱写了这首曲子。”维也纳男子合唱团现任指挥安东·巴纳席介绍,这首有着“奥地利第二国歌”美誉的著名乐曲,也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必演压轴曲目。这份谱子的手稿,至今仍被保留在该团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

而如今的世界名曲,彼时却遭受“冷遇”。“这部作品1867年在维也纳首演。但当时的维也纳人民正处于战事的悲观失望之中,《蓝色多瑙河》首演失败。”安东·巴纳席说,直到第二年,小约翰·施特劳斯把这部合唱曲改为管弦乐曲,并在巴黎世博会上亲自指挥该曲的演出,终于大获成功。

维也纳男子合唱团诞生于1843年,这次来到上海还演绎了《矛盾》《猎人合唱》《维也纳,我梦中的城市》《菩提树下》等经典作品,将德奥地区的优秀合唱艺术与其悠久的历史积淀、艺术底蕴展示给中国的观众。

此外,艺术家们还透露了有关合唱的“秘籍”。安东·巴纳席特别强调了“读谱”的重要性。“要十分清楚作曲家写的是什么,曲子哪里渐强、渐弱,想要表达什么情绪。”

对此,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王勇教授也表示,“音乐中,不同的速度对应着不同的情绪。演唱者需要严格‘跟着乐谱走’,而不能根据自己的想法随意表达。”

维也纳男子合唱团还专门为中国观众准备了耳熟能详的《传奇》。“我们为此学了很久的中文,希望中国乐迷们能喜欢。”安东·巴纳席笑着说道。

最能引起全场观众共鸣的,还是《茉莉花》——维也纳艺术家们与上海陆家嘴金融城合唱团共同演绎了这首中国名曲。早在6年前,双方就已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2011中国新年音乐会上”合唱过这首歌,如今中奥老朋友再次相聚在万里之外的中国上海,用歌声交流彼此之间的尊重和友谊。

据悉,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期间,这支奥地利国宝级“古董”合唱团的音乐会连开三天,中国观众能免费欣赏“高大上”的合唱演出,还能同时收获相关历史奇闻趣事和合唱知识,亲身体会“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基层、走向社区”的公益惠民理念所带来的文化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