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孩子总是闷闷不乐,拒绝交流。”世界第30个“精神卫生日”即将到来之际,10月9日上午,南京脑科医院举办了有关精神卫生的义诊活动,现场接待了近200人次的咨询。

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作用(世界精神卫生日)(1)

据《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中有情绪、行为障碍者达3000万人,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2.0%。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结果显示,约16%的青少年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焦虑、强迫、抑郁等症状。“我院早期干预科统计了去年9月-12月患者年龄分布情况,发现约70%都是青少年患者。”南京脑科医院早期干预科主任医师朱荣鑫表示,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在这个契机之下,更要重点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提升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

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作用(世界精神卫生日)(2)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很多样,有学习问题,比如考试焦虑、厌学等;有社会人际交往问题,比如学校适应不良、逃学等;还有强迫、抑郁、自伤、网络成瘾等现象。”朱荣鑫说,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往往是情绪问题,表现为情绪低且极端化。青少年心理疾病越早治疗就越能进行有效的干预,恢复也就越好。 “对于心理健康问题,不是只能依靠心理疏导或者心理治疗去解决,心理问题靠心理方法去解决往往是不够的,还需要对症下药。”朱荣鑫解释,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大多复杂多样,除了社会家庭等环境因素影响,还可能与青少年成长期间的生物学因素有关,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是近期的或远期的,影响时间则可能是长期的或短期的。因此在治疗时,首先需要针对心理问题作出评估,再根据评估去制定个性化的干预策略。“也就是心理学中重要的‘没有评估,就没有帮助’!”朱荣鑫强调。

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作用(世界精神卫生日)(3)

朱荣鑫表示,疫情期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确实迎来了一个短期的“小高峰”。孩子们在家上网课,原本的生活节奏被打乱了,加上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较长,网课效率低下等原因,可能会带来学习上的焦虑,自闭等心理健康问题。“孩子上网课需要一个独立和安静的环境,他们往往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一个房间里,网课到底上的怎么样?孩子的状态怎么样?很多家长不得而知。”朱荣鑫说。但同时,他也鼓励家长不要太过焦虑,换一个角度想,也正是因为疫情让家长和孩子有了更多在家里接触的机会,有利于家长对孩子的观察。 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预警系统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朱荣鑫希望能通过灵敏度高的筛选工具和一些信息化的手段结合,定期对青少年进行心理状态动态评估,并建立心理档案,及时发现问题。“在保护好青少年隐私的前提下,对心理档案实现不同层次干预人员信息共享,让家庭、学校、社区都参与到青少年心理问题防控体系中来。”朱荣鑫说。 “这是非常理想化的状态,同时也是非常必要的。”朱荣鑫解释,因为青少年12岁开始,大脑皮层进入了一个快速发育的进程,神经可塑性是非常高的,这个时期的青少年非常容易受到一些外界环境的因素的影响,各种各样的干预手段也可以逆转一些心理疾病的病理状态。 “形成闭环式的服务网络-筛选问题-解决问题”朱荣鑫说,这一切努力的最终目的是让社会能更好地接纳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孩子,同时也有助于这些孩子尽快地回归社会。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蒋明睿 实习生 王鲲鹏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