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由心生,因为一颗心,所以有了喜怒哀乐爱恶欲;还是因了这颗心,以我观物,更有了你他、敌友、是非之分。

生于红尘中,放眼四周,名利诱惑、是非困扰、得失苦恼、情感纠葛,如影相附,禁不住要喟然长叹:何处安心?“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诚为人生追求之至境也,奈何扪心自问,又有谁能坦然受之?!儒家有圣人、道家有真人、释家有佛陀,可综观古今历史,何曾出现过完人!

尽管心经曰: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之人,楞是要让他泯灭情欲,太上忘情,做到心如止水,恐怕绝非易事。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心死了自无挂碍,但心死了又何必再去寻觅安心之处?!一个人的心路历程本就是他一生中的宝贵财富,平坦也罢,坎坷也罢,每一心动时刻总能让人引发无限感慨。

评定世间诸事的标准不外乎是情理法,情为感性、理为共性、法为理性,三者好比是一个天平,理为砝码,倾向于情则情重,倾向于法则法重。但窃国者侯、窃钩者诛在历史上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故而世间流传的大道理多半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而刻意定制的,所以老子在《道德经》的开篇就一针见血的指出:道可道,非常道。

向来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即便圣贤书亦是如此。禅宗有风动幡动的公案,六祖慧能一锤定音: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心动。后来一位名叫妙信的比丘尼更精辟的总结道: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怎可以心动?个中妙处,若非清心凝神,如何才能品出味道。

李国文先生在其妙文《淡之美》中写到:神经像淬火一般地经受极热与极冷的考验,难免要濒临崩溃边缘,疲于奔命的劳累争斗,保不准最后落一个身心俱弛的结果,活得也实在是不轻松啊!其实,看得淡一些,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强为之的话,那么,得和失,成和败,就能够淡然处之,而免掉许多不必要的烦恼。的确如此,淡为百味之根,亦是终极归宿,虽然我们不能超凡入圣,但及时调整心态,坦然面对荣辱得失的能力还是具备的。既然有些事情无法逃避,何不从容面对?人生在世,亲身阅历一些事情并非坏事,只要我们抛开世俗观念,以一颗平常心去应对,名利乃至生死也就是很普通的事情了,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心结自解吧。

朋友曾写过一篇《花开八分为最美》的随笔,我认为很有味道,国人讲究“满招损,谦受益”,花开八分,蓄势待发,即摆脱了青涩之感,又无采摘之虞,真得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值得称道的处世哲学。淡泊而不是无为,知足而不是无求,但不刻意追求什么,甚至是不经意遭遇什么,一切自然而然,如同庄子主张的那样:大道合乎自然。

如果有人要问我如何安心?我会告诉他:不做违心之事,做过的要自省悔改。事事问心,时时修心。如果有人要问我心安何处?我会毫不迟疑的答曰:随遇而安。不迷信,不着相,一腔热血,一片冰心……

不知此心归何处(问心安何处)(1)

不知此心归何处(问心安何处)(2)

不知此心归何处(问心安何处)(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