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假期

西默斯·希尼

整个上午我都坐在学校的医院里

下课的铃铛不断发出丧钟般的声音。

下午两点,邻居开车接我回家。

在门廊里我看到父亲在哭泣

在以往所有的丧礼中他都能应付自如

吉米大叔说这次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我进门时,婴儿在笑着呀呀学语

晃动童车,让我不好意思的是

大人们都站起来和我握手

还对我说他们“很同情我的遭遇”。

人们耳语着告诉陌生客人我是长子,

长期住校,奶妈将我的手

握在她的手中,咳出哀怨无泪的叹息。

十点整救护车拉来了

尸体,浑身已被护士清洗干净缠满绷带。

第二天早上我到楼上停尸的房间,鲜花

和蜡烛抚慰地放在床边;这是六个星期来

我第一次看到弟弟。现在他更加苍白。

左边太阳穴上留着暗红的伤痕,

躺在一个四英尺长的小盒子里就像睡在床上。

没有多彩的伤疤,汽车干净利落地将他撞飞。

四英尺的盒子,一英尺代表他一年的寿命。

(吴德安 译)

柳宗元诗歌的风格特征及其表现(新诗的叙事及其结构呈现)(1)

西默斯·希尼是继叶芝之后爱尔兰诗歌中最好的诗人,也是公认的当今世界最好的英语诗人和天才的文学批评家。作为一个爱尔兰人,希尼有非常好的英国文学修养,并对欧洲和俄国文学,有广泛兴趣。1974年到美国伯克莱大学做访问学者,是他诗歌创作上的转折点。从1980年代起,他开始在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任荣誉教授。讲授诗歌,让他的艺术视野得到了完美的拓展。一个农家子弟,学院的背景让他的创作且有冷静客观缓慢在日常诗性发展或修炼出来的智性,又放弃诗的晦涩怪异;他的天性得到完好的平衡性的拓展,他是一个完成度甚高的诗人,与出生地保持充分交流的诗人。

他在两个维度往前走,在艺术上不断地向前拓展须触,另一向度是不断回溯到他的乡村,回到其个人的本源,在这两个向度中产生张力。他的脚步是一步步地坚实地往前拓展,又从其石上返回个人的源头,隐隐作用于他对生活与艺术的态度。他的本分他对诗艺有如父辈们的挖掘能力让他在诗的世界保持强劲的吸纳力。他的写作的边界不断被突破,可以说他通过持久的写作不断有诗集出版显现诗歌的完成,直到他死前出版的最后一本诗集《人之链》,依然有着罕见的诗篇。

柳宗元诗歌的风格特征及其表现(新诗的叙事及其结构呈现)(2)

抒情诗如何写作,希尼的诗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在对他的阅读中,我们可以感知抒情诗有这样几种方式:1、描述性咏物。比如他的诗作《水濑》《臭鼬鼠》;2、以叙事来抒情;3、以诗的结构传达感情;4、以时空的交织混合来书写。下面笔者以他的《期中假期》来说明其抒情方式,细观西尼在更新古老抒情诗的写法,并将多种方式融入其个人创作中来。

这首诗有很高的叙事技巧。诗中书写弟弟克里斯托夫的葬礼,是35年后的回忆。西尼在一则访谈中说,这首诗写得很快,在他的经验中很快完成的诗往往不坏。他抒写的诗在身心酝酿多年,或者说,生长在身体里。诗人找到一个机缘,它就很快给接生出来。一首诗必须经历酝酿生育的时机,与一个人的出生,要经历更长的时间。而诗出生时的快,证明其酝酿的时间之长。

这首诗像在讲一个故事。诗的开头的描述“我”:整个上午无聊地坐在学校等待、葬礼上大人们和他握手感到不好意思;仔细地观察葬礼上的细节:父亲的哭泣、母亲的悲哀、客人们的谈论和运回的尸体,看不到他的感情表述。但在诗的最后三节,叙事转向“我”独自面对弟弟。描写依然冷静却隐含着沉重的悲哀。没有一句抒情,抒情都是由叙事来完成的。当我们读到最后一节,抑制的情感在叙事中得到显现。诗人是在诗中为情感设置一个空间。情感在叙述的空间中运行;试图让读者进入其事件。

最后一句重复棺材的尺寸,点出年龄的大小。如此幼小的生命夭折了,实在让人悲伤。这种悲伤的情感不是用语言,而是用叙事结构表达出来的;诗人设置了一个叙事中的结构,通过诗的结构将情感充分传示。这首诗《期中假期》,叙事成了主角,或强化了叙事。既往的抒情方式退场,以叙事的结构来完成抒情的书写,这是西尼诗中的更新与实验。

柳宗元诗歌的风格特征及其表现(新诗的叙事及其结构呈现)(3)

在西尼另一本诗集《斯特森岛》中最出名的诗是《出空——纪念M.K.H.1911-1984》,是他对母亲充满柔情的挽诗,诗分成八个片断,诗的场景在叙事中交织,抒情方式发生变异,不是单一以叙事和以叙事建立的结构来书写或传达情感,诗交织片断时空来组合成诗;选择母亲生活中几个具体事件的描述来转喻母子间的深厚感情。视角呈现多样,时或客观时或主观,感性与智性,标准语与地方性词语混和在一起,构成风格上的冲突对立;互生的语音映衬与交织,显现出西尼的全部经验的凝聚;西尼如同儿时打水漂的高手,在不同的节次的单首诗之间呈现出水面上的划擦与跳荡,一个接一个地在诗的水面溅起语言的水花,整首诗以精彩不断的跌宕串联起来,在诗中建立了个人的高难度的花样滑冰。

从他晚年的《格兰摩尔的乌鸫》,能感知诗人组织一首诗的富有能量,其情感强度和语言简洁隐含在诗的构成;一首诗交织不同时空与场景,又与其他的诗构成互文关系,落实到诗的多重空间交织语言风景。在他看来,诗是聚合,由聚合而生的全新诗文本。到了晚年,他的诗微妙精致,有着丰足的技艺交汇于文本构成的超常能量。

柳宗元诗歌的风格特征及其表现(新诗的叙事及其结构呈现)(4)

作者简介丨柳宗宣,1961年出生于湖北省国营后湖农场。27岁开始写诗。1999年移居北京,曾任中国青年出版社《青年文学》杂志诗歌编辑多年。2009年回湖北,供职于江汉大学新诗研究所,硕士生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客座教授。出版过诗集三部,诗学专著《叙事诗学:当代诗文本阅读》,随笔集《语词居住的山冈》等。

全文选自《星星·诗歌理论》2022年1期

#我的宝藏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