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阿娇可能大家不熟悉,但要说一个典故“金屋藏娇”,大家知道的可能会多一些,陈阿娇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金屋藏娇的那个“娇”。

陈阿娇出身王侯世家,她的曾祖父陈婴和

刘邦一起打天下,刘邦做了皇帝后就封他为堂邑侯,死后侯爵一直由子孙来继承。到了陈阿娇老爹这一代,来头更大了,阿娇的老爹陈午倒插门,娶了汉景帝的姐姐刘嫖(馆陶公主)做老婆,阿娇就是他们的掌上明珠。阿娇是刘彻的表妹,阿娇的老娘是刘彻的姑妈。

实际上,刘彻能登上皇帝的宝座,全靠了

他的姑妈刘嫖。当年汉景帝在位时,有两个宠妃,一个是栗姬,一个是王妹,栗姬为汉景帝生下儿子刘荣,王妹为汉景帝生下儿子刘彻。

汉景帝起初想立刘荣为太子,刘嫖是个势利眼,他起初想把自己的女儿阿娇嫁给刘荣,哪知栗姬心高气傲不知好歹,拒绝了刘嫖。

金屋藏娇多少岁了(金屋藏娇背后的故事)(1)

栗姬影视形象

刘嫖气得想要跳楼,差点骂街,对栗姬怀恨在心,与王姑联合起来把栗姬搞下台。

刘嫖惯用的伎俩是挑拨离间,在汉景帝面

前一直说栗姬的坏话,说她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女人,比当年的吕雉有过之而无不及。

汉景帝是非常痛恨吕雉的,偏偏栗姬就是一个心胸狭隘的女人,惩罚一个宫女时,恰巧被汉景帝撞见,于是对她的好感大打折扣,而王志这边也竭尽所能地向汉景帝谄媚。栗姬根本不是刘嫖和王妹的对手,很快汉景帝就废掉了太子刘荣,立刘彻为太子。

所以说没有刘嫖,刘彻就当不上皇帝。刘彻当上太子后,刘嫖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刘彻,刘彻母子举双手欢迎。据说在把女儿嫁给刘彻之前,刘嫖曾带阿娇带到太子府去串门,刘嫖用糖果贿赂的当时还是顽童的刘彻,说你想不想娶老婆呀,刘彻一边吃糖一边不假思索地说当然要,刘嫖指着旁边的一个宫女说这个好不好呀,刘彻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刘嫖又指着阿娇说:“阿娇好不好?”刘彻听了姑妈的话后乐不可支地说:“要是阿娇给我做老婆我就盖一座黄金屋子给他住。”这就是金屋藏娇的由来。据说,这一幕恰巧被赶到的汉景帝看见,认为这是天意,就成全了刘彻和阿娇的这门亲事。

公元前140年,刘彻17岁做了皇帝,阿娇也顺理成章地升格为皇后。锦衣玉食的童年,成年后美丽权势于一身,可谓是命运女神的宠儿,嫁给刘彻后,刘彻虽然没有为阿娇建一座金屋子,但对阿娇的宠爱是有目共睹的。

金屋藏娇多少岁了(金屋藏娇背后的故事)(2)

陈皇后剧照

可是他却怨天尤人,时不时在床第之间向刘彻大发牢骚,搞得刘彻烦了,就不搭理他了。

阿娇仗着自身的家世没有把皇帝丈夫放在眼里,把刘彻看得死死的,不准他和别的女人来往,刘彻在睡梦中喊别的女人的名字,她就一哭二闹三上吊,与泼妇没什么区别。

在吃醋这件事上阿娇犯了一个错误,而且钻进了牛角尖,也许是出于对爱情的忠贞,也许是出于私欲,也许他觉得刘彻就应该对她从一而终,此生只爱她一个人,可是自古帝王风流成性,这不全是帝王一个人的错,更是宫廷制度的错,

好不容易出现一个情痴,也会被逼为“娼”,所以懂得道理的嫔妃不会计较丈夫有多少个小老婆,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倒也相安无事,

容易产生幸福感,而不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往往争得头破血流,鱼死网破。阿娇就不懂得这个道理在承受了无法生育这样一个沉重打击之后,她的第二个打击又悄然而至。

对阿娇的第二个打击是刘彻爱上了歌女卫

子夫。卫子夫是刘彻姐姐平阳公主家的女奴以唱歌为生。刘彻到姐姐家闲逛,姐姐拿美女招待弟弟,弟弟一眼就相中了光彩夺目的卫子夫。

金屋藏娇多少岁了(金屋藏娇背后的故事)(3)

卫子夫与刘彻

刘彻先是瞒着阿娇与卫子夫悄悄约会,慢慢就明目张胆起来。阿娇回娘家告状,刘嫖安慰女儿之后,去给王妹告状,刘彻是个孝子他也不想为一个女奴与皇后公开决裂。阿娇就此息事宁人也就罢了,可是她心胸实在太狭隘,吃醋吃得太厉害,想把卫子夫杀掉。

刘彻早就把卫子夫安置到了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奈何不了卫子夫的阿娇就把目光转移到卫子夫的哥哥卫青身上,还好,公孙敖救下了卫青,公孙敖急急忙忙禀告刘彻说,阿娇要对卫家赶尽杀绝,刘彻的逆反心理像火一样蹿了出来,与阿娇对着干,阿娇虽然没有被气死,但她也气的吐了血,之后又想出一个办法来。

她的第二个办法很不理智,他找了当地有名的巫婆楚服在皇宫设坛请神,做法念咒,但这是刘彻最敏感的禁忌,千万不可触碰,后来查到阿娇的身上,废掉阿娇皇后的称号,囚禁于长门宫。

刘嫖听说后匆匆忙忙为女儿求情,刘彻表面答应,刘嫖一走就把承诺抛在脑后,和卫子夫游山玩水吟诗作赋,哪管阿娇死活。

阿娇咽不下这口气,她在做最后的挣扎,把希望寄托在旁门左道上,她挖空心思又想出一个妙计。刘彻为了在心爱的女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品味,竟然爱上了吟诗作赋。刘彻仰慕词赋家司马相如的才华就把他请到宫里来。阿娇听说之后叫老娘刘嫖一定要想办法找到司马相如,花重金请他以阿娇为主题,写一篇足以让刘彻感动的诗,然后叫宫女们传唱,希望有一天刘彻能听到唤起刘彻的旧情。

刘嫖以三十五公斤黄金的价格让司马相如写了《长门赋》。不幸的是刘彻听后只是夸这篇赋写得超级棒,可是对阿娇没有回心转意的念头,于是阿娇经不住这沉重的打击,晕倒在地上从此一病不起。过了一年阿娇的老爹归西,过了数年阿娇的老娘也死掉。刘彻下令撤销陈家世袭的侯爵,阿娇自此再无希望。公元前110年,阿娇死在长门宫。

自作孽不可活,也许我们说阿娇是宫廷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但归根结底她是死在自己的个性之下,显赫的家世造就了她骄横的性格,成就了她皇后之尊,也毁掉了她人生,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