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宗明义章第一

原文: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孝经第二章开宗明义章(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1)

【韩解释】:

孔子在家里,他的学生曾子陪坐在旁边。孔子说:“过去的帝王有一种修身成至高无上品德的方法,这种品德可以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国家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你知道这是什么品德吗?”

曾子于是恭敬地站起身来,后退几步回答:“学生愚钝,不知道是什么?"

孔子说:“这就是孝道。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回到位置坐下,我慢慢地告诉你。”

孝经第二章开宗明义章(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2)

“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给的,所以都不敢自己损伤,这是最早开始产生孝的年代。人生在世,在社会上安生立命,践行梦想,有所建树,名声远播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就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诗经·大雅·文王》篇中说过:‘怎能不念你的祖先,努力学习修行其德。'”

孝经第二章开宗明义章(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3)

韩阐说

在孔子的晚年,有一天孔子在家中见只有一位弟子曾子,而曾子是非常有孝根的一位学生,就想传他“孝经”,于是孔子就启发曾子说:你知道天底下有一种品德,帝王修了就成了贤君,天下百姓就都来归顺他,国家上下也都非常和睦,没有社会矛盾,大家安居乐业,这种品德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你想知道这是什么品德吗?

曾子诚惶诚恐,从来没有听说过,知道老师要传他一种理论,马上起身行礼,恭敬请教。

孝经第二章开宗明义章(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4)

孔子见他确实是学习和将来传播“孝经”的材料,就语重心长地说:这就是孝。孔子说: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都是父母给的,我们的身体有损伤就会很痛、难受,所以每一个人都会爱惜自己的身体,这不就是我们对父母给我们身体的“孝”吗?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行走社会,都要有一个父母给的身体,当我们通过身体和思想的修行,获得了一些荣誉,就会光耀祖宗,这就是孝的结果,也就是“孝”是一种动力。所以《诗经.大雅》讲要感念祖先给了你身体,怎么能不认真修行德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