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华南农业大学举行文科资深教授暨新引进高端人才聘任仪式:聘任罗必良教授为华南农业大学首位“文科资深教授”;聘任储成才教授和王应祥教授为华南农业大学“全职引进教授”。校长刘雅红为三位人才颁发聘书,校党委副书记邓国安为三位人才佩戴校徽,副校长温小波主持聘任仪式。

211大学现任院士排名(这所新晋双一流)(1)

图片来源:华南农业大学

刘雅红代表学校对罗必良教授多年来为学科、学院及学校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储成才教授和王应祥教授的加盟表示诚挚的欢迎。她指出,设立“文科资深教授”岗位是华南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发展的一件大事,希望以此为契机更好地推动华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学校一直高度重视人才队伍与学科团队的建设,储成才教授和王应祥教授两位国家级人才的加盟对华南农业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她表示,学校将在学科布局、平台搭建、团队组建和配套保障等方面大力支持三位人才的工作,提供一流服务,推进有组织的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她要求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学院要提供有力保障与优质服务,共同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生态。

211大学现任院士排名(这所新晋双一流)(2)

图片来源:华南农业大学

“受聘为‘文科资深教授’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罗必良在发言中感谢学校多年来的支持和帮助。他表示,将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积极发挥“文科资深教授”引领带头作用,以经济管理学院为主体,融合延伸学校其它学科,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学科交叉团队,并全力做好青年教师“传帮带”及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助力学校稳步发展前进。

“入选‘双一流’对学校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储成才在发言中表示,将以卢永根院士、刘耀光院士等前辈为榜样,搭建一流平台,引育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团队,产出一流科研成果,为作物学学科建设发展做出扎实贡献。

王应祥在发言中深情回忆了在华农求学期间的点滴过往,满怀对母校的感恩之情,表示将不负母校的信任与厚爱,结合自身优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平台建设、社会服务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为生物学、作物学学科及学校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罗必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院长,经济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重大人才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特支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政协广东省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政协广东省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广东经济学会会长。

罗必良教授先后主持和参加各类科研课题140余项,获得各项科研奖励70余项,在国内外报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先后多次获得中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以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和多项省部级优秀成果奖。主要研究领域为农业经济、产权理论与制度经济。

储成才,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主要以水稻等为材料,重点研究植物对氮磷养分感知、转运与利用的分子机制,不同养分间互作关系,以及通过遗传学、计算生物学及多维组学等技术,克隆调控植物养分高效利用关键基因,鉴定其优异等位变异,并与育种家合作开展农作物品种的分子设计改良。

回国后在包括Nature, Nature Genetics, Nature Biotechnology, Nature Plants, Nature Communications, Genome Research, PNAS, Plant Cell, Molecular Plant 等刊物发表通讯/共同通讯作者论文110篇,总引用15900多次 (Google Scholar 数据),h指数70,连续入选2019、2020、2021年度Clarivate Analytics(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多次应邀在Nature Plants,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Molecular Plant 等杂志撰写综述、趋势和评论;申请专利70多项,其中国际专利10项,与育种单位合作培育水稻新品种5个,其中秀水114和秀水134累积推广面积1400多万亩。

王应祥,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导。主要从事植物生殖生物学,尤其是减数分裂的分子遗传机制研究,在植物减数分裂重组的调控机制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迄今在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Nature Plants、Plant Cell、PNAS等杂志共发表SCI论文和综述54篇。获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教育部国家重点人才工程(国内)、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入选复旦大学“卓学”和“卓识” 人才计划;复星医药奖教金一等奖(3次)和特等奖(1次);复旦大学生科院院长奖和遗传与发育协同创新中心年度十大科技进展等。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