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原奶行业不景气,牧民承受不住亏损恐将倒奶杀牛,如果将这么优质的奶被当成垃圾一样倒沟里,岂不是太浪费,端上消费者餐桌喝了不香吗?

一个友友小冰家里是北方养奶牛的,他向我透露说今年不止是疫情的寒冬,也是养奶牛的寒冬,听他语气很无奈也很伤心!

小冰养奶牛有些年头了,算是当地整个牧场里最先养奶牛的。从开始养奶牛到现在,奶品行业经历了几次起起落落,相邻的几个养奶牛的散户也慢慢的改行做其他的挣钱行业了。

新鲜原奶市场有前景没(原奶卖不出去乳业身处寒冬)(1)

他做事勤勤恳恳,大早晨的太阳还没有升起,他先起床看看奶牛缺不缺料。奶牛料比肉牛料贵多了,奶牛一般吃的草料原料是青储带穗的嫩玉米,一斤料大约4毛钱,肉牛一般吃黄储玉米,一斤料大约1毛钱。“一头奶牛每天吃草料大约80元,牛奶每人收,一头奶牛养一个月亏不少钱,养的奶牛越多亏的越多。”小冰摇摇头说。

“原奶行情不景气,卖不出去,又没办法长时间储存。”牛奶都是他家里人一点一点的挤下来的。“如果将这么好的牛奶倒掉,简直是浪费粮食。”

“再收不到订奶合同,家里快要支撑不下去了,每天都在亏损。”杀牛确实是止损办法,也是牧场最不愿意看到的。

“这些奶牛都是从小牛苗开始一天天养大的,有感情了,着实不舍得现在当肉牛一样杀掉。”小冰打一开始就是养奶牛准备卖牛奶的,从没想着养大牛卖牛肉。

我给小冰说:“看到你们倒的牛奶,我都馋坏了,浪费了这么好品质的奶。”我们消费者能喝到的奶都是加工后的,不是纯正的杀菌后的奶,真正的纯奶到底是什么口味的呢?

新鲜原奶市场有前景没(原奶卖不出去乳业身处寒冬)(2)

记忆中的奶,应该是奶味香浓,然而现在的奶是淡而无味。

奶高档了,价格也贵了。

我发现现在国内乳企业越来越“内卷”了,各个乳企新品、新概念层出不穷,新包装、新明星代言一个接一个的,看的我眼花缭乱。从有机饲料,到冰博克技术,再到娟姗牛种,乳企们从各个维度寻求行业突破。产品的包装也跟着上了一个台阶,越高端的奶,包装越好看,尽显高档。

与产品一同升级的还有价格,冷藏娟姗纯牛奶一盒250ml的价格涨到10块钱了,让人不禁感叹,这奶除了贵没毛病。

直到现在我才发现,我的认知是多么浅薄,难道与市场脱轨了吗,直到写这篇文章以前,我的认知还局限在一盒牛奶3元钱的时代里,啥时候涨到10元一盒的。让我等穷人直呼,太高端了!

消费者喜欢喝浓香的奶,浓香的奶价格屡创新高,10元一盒太贵了,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面向大众的奶3元一盒,便宜是便宜,可是寡淡无味,一点不好喝。好喝的奶太贵,不想买;能买的奶淡而无味,不想喝。所以,乳企销量持续走低,也不再收原奶。

高档的奶,一部分贵在原奶工艺上,一部分贵在精致包装上,我只是想买奶,包装的再精致,喝完奶也是要扔掉的,我多花好多钱买包装,不冤吗?

消费者想喝奶,市场上的牛奶越来越不像牛奶。

目前消费疲倦成常态,比如说我家里,已经很长时间不买奶了。作为消费者之一,我试问了我自己,为什么不买奶了呢?

其实我是想喝奶的,更想喝纯香的奶,回忆总是美好的,以前的奶很纯正,又香又浓的。现在的奶,虽然还是乳白色的,总感觉缺了点味道,寡淡无味。牛奶没有奶味,越来越不像牛奶。

新鲜原奶市场有前景没(原奶卖不出去乳业身处寒冬)(3)

不仅奶淡了,添加剂还多了。看看酸奶瓶上,好长的一段文字啊,增稠剂、甜味剂。比如说卡拉胶、果胶、琼脂等都是增稠剂,不仅可以促进酸奶凝固,还能使酸奶的结构更加稳定,延长保质期。常见的阿斯巴甜、安赛蜜等都是人工合成的调味剂。这些能让酸奶更好喝的添加剂,吓得我不敢喝酸奶。

提到奶,就想到滋润、香浓、润白,国人还是想喝奶的,只是市场上的奶,还有待提升,才能得到国人青睐!

国人喜欢的不是精美包装,而是实实在在的奶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