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的比较慢,一是因为工作的事情有点多,更多的是写东西的时候有点无从下手。觉得是时候应该静下心,看看书学点东西了。

所以趁着近期活动,买了几本电影相关的书,近期先坚持把这几本书看完,并记录一下心得。

常言道:看书不动笔,等于白费力!嗯~小司也会在看完每一章内容时,写一下读书笔记,毕竟书也是花钱买的。

什么是电影的视听语言风格(电影语言的语法)(1)

书名:《电影语言的语法》作者:(乌拉圭)丹尼艾尔·阿里洪(Daniel Arijon)乌拉圭电影剪辑师、编剧和导演。自1959年投身专业电影制作以来,他先后在乌拉圭、阿根廷、巴西和智利拍摄过多部新闻片、广告片、纪录片和故事片,也教授过电影课程,并在杂志上发表过若干专业文章。

推荐理由:★ 全球畅销三十余年并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被公认为讨论导演、摄影、剪辑等电影影像画面组织技巧方面最详密、实用的经典之作;

★ 从实践出发阐明摄影机位、场面调度、剪辑等电影语言,为“用画面讲故事”奠定基础;

★ 百科全书式的工作手册,囊括拍摄中的所有基本设计方案,如对话场面、人物运动,使初学者能够迅速掌握专业方法;

★ 近500幅机位图、故事板贯穿全书,帮助读者一目了然地理解电影语言;

★ 对大量经典影片的典型段落进行多角度分析,如《西北偏北》、《放大》、《广岛之恋》、《桂河大桥》,深入揭示其中激动人心的奥秘;

★ 北京电影学院必读书目之一,张艺谋导演推荐书目;简述:

这本书是来自乌拉圭电影导演丹尼艾尔·阿里洪所著,根据本人创作实践经验编写的电影叙事技巧教程,其专业性、实用性、经典性为全球各影视院校所公认。

作者不对电影的拍摄工作做过多理论论述,而是集中从实践经验入手,对制作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加以细致精准的研究探讨,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全书涉及到电影制作中如摄影机位、场面调度、剪辑等关键问题,对两个以上演员对话场面的处理、摄影机位三角形原理的运用、内外反拍等也均有详细论述。全书层次分明,清晰准确,并有近500幅插图贯穿其中,便于读者充分理解和掌握。

第一章 作为一种视觉交流系统的电影语言

(以下为笔记部分,为方便阅读,字体为15号)

01

电影语言是什么?

作为电影的入门级选手,你首先需要了解一下电影语言是什么?

电影语言是电影艺术在传达和交流信息中所使用的各种特殊媒介、方式和手段的统称。即电影用以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传递思想感情的特殊艺术语言。

什么是电影的视听语言风格(电影语言的语法)(2)

与其他语言不同的是,它是一种更为直观冲击观众的视听感官,以直观的、具体的、鲜明的形象传达含义的艺术语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与其他语言比较起来,电影语言限制了人们对画面的想象力。它是对事件的陈述,更具象表达,这也是它比较局限的一点。

举个例子,要形容一个女孩子长得好看,你可以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也可以说北方有美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等......

如果用电影语言,那就是:

什么是电影的视听语言风格(电影语言的语法)(3)

▲童话公主安妮《罗马假日》

什么是电影的视听语言风格(电影语言的语法)(4)

▲天使少女黛博拉《美国往事》

什么是电影的视听语言风格(电影语言的语法)(5)

▲冷艳王后玛格丽特《玛戈王后》

什么是电影的视听语言风格(电影语言的语法)(6)

▲人间尤物玛莲娜《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一定会是特定的画面展示重视你的感官,可美则美矣,如果没有跟观众的审美达成共识,就失去了你的价值,这也是其最具独特艺术性的特点,但也是危险的一点。

02

电影作为影视交流的媒介,其发展史与电影表达现实的能力是直接相关的。

画面和声音是电影语言的基本要素。

它们是电影的原材料,但其本身已经构成更为复杂的现实。一方面它们是一种有着形象价值的具体现实,另一方面它们又是根据导演的意图摄取的一种艺术化的素材。画面和声音具有双重特性。

比如说《爱乐之城》经典一曲

而早在电影诞生之初,人们还没有镜头剪辑的意识。

“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火车进站》、《工厂的大门》等影片大都是由一个固定视点的长镜头拍摄而成,且影片内容都是在记录着周围世界的运动,无意让“活动电影”成为了一种叙事艺术

从今天来看,这些影片可以说是早期的纪录片。

什么是电影的视听语言风格(电影语言的语法)(7)

▲卢米埃尔兄弟电影《火车进站》

乔治·梅里埃曾经也是卢米埃尔影片的第一批观众,他对于电影的诞生充满好奇。于是接下来的时间里面,先后拍了近百部影片,当然,这些作品都没有什么新意,大多是对“偶像”卢米埃尔兄弟的模仿。

一次偶然机会给了他启发,这位魔法师他发现了电影的特技,率先创造了“停机再拍”的拍摄手法,让电影第一次不仅仅是”重现生活”,成为电影故事片的先驱。

什么是电影的视听语言风格(电影语言的语法)(8)

▲乔治·梅里埃电影《月球旅行记》

如果说以上几位还在电影的摸索期,那么美国导演大卫·格里菲斯则是真正让电影成为艺术的人,他也被公认为”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据第一把交椅的人”。

格里菲斯在1915年拍摄的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是如今好莱坞电影称霸世界的发端,次年《党同伐异》更是运用时空转换创造平行时空,创造三多样律(打破传统电影中时间、空间、动作一致),改变了影片的构成单位(由多个镜头构成一个场景,再由多个场景构成一部影片),影片中最为经典的“最后一分钟营救”镜头,开创了蒙太奇时代。

03

什么是蒙太奇呢?

简单点说就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剪辑组接,我们常说的蒙太奇其实也有广义蒙太奇与狭义蒙太奇之分。

广义蒙太奇:不仅是画面声音色彩的组合方式,也指剧本从构思到完成艺术家的思维方式。

狭义蒙太奇:作为影视语言符号系统中的范畴出现的,专指对声音画面色彩的编排。

什么是电影的视听语言风格(电影语言的语法)(9)

1923年,爱森斯坦在杂志《左翼文艺战线》上发表文章《吸引力蒙太奇》率先将蒙太奇作为一种特殊手法引申到戏剧中,后在其电影创作实践中,又被延伸到电影艺术中,开创了电影蒙太奇理论与苏联蒙太奇学派。

20世纪20年代,爱森斯坦为了向苏联以外介绍蒙太奇理论。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电影人从英文电影理论中认识到了蒙太奇理论。最初曾根据法语旧意尝试将其翻译为“织接”等意,后发现“旧词被赋予了新意”,便保留英语音译,成了一个新名词。

什么是电影的视听语言风格(电影语言的语法)(10)

今天笔记打卡结束

蒙太奇是个复杂的话题,等小司把这方面内容学习之后会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