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高,它能上;再小,它能进;再脏,它能藏;悬丝走壁,非武侠小说里的塑造;人不找它它找人,食皇粮,住洋楼,不稼穑,任烈性,无天地之忧,度法外之日……假如当作一个谜语,你肯定已经找到了答案,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防患于未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防患于未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防患于未然)

防患于未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再高,它能上;再小,它能进;再脏,它能藏;悬丝走壁,非武侠小说里的塑造;人不找它它找人,食皇粮,住洋楼,不稼穑,任烈性,无天地之忧,度法外之日……假如当作一个谜语,你肯定已经找到了答案。

几天前,一客户退了房,我去打扫卫生,在柜子底下扫出一窝屎,尿液、纸屑、食品袋碎片拌在一起,臭气熏天,我纳闷了,好几年来,租主没采取措施,也不向我反应情况,竟能住下去!大概,“鼠”是她的属相一一亲家。我拿来香水和消毒液,喷洒拖地,以缓解气味和杀菌。诧异的是:严实的房屋结抅,老鼠竟能如此进出自由?估计,租主不是不想整,而是无可奈何。

眼下,新冠肺炎正在全球蔓延,从政府到民间,从国内到国外,如此重视和高频地热议这一话题,足以证明它的危害和恐怖。然而,这一波迟早会过去,但它提醒我们,当人们重新恢复平静生活的时候,又要审慎另一危机一一鼠害。

鼠害包括两层含义:一个是传播疾病,特别是鼠疫;一个是对人类产生的其它危害。当然有人可能提出疑问,这个时候谈鼠害,是不是小题大作?是不是吃饱了撑着?是不是已经过时?是不是杞人忧天?现在,我们围绕“鼠害”这一命题展开讨论和分析,以加深我们对它的认识。

危害之一,首当其冲的是鼠疫。我们知道,十七年前的“非典”和现在的“新冠肺炎”,以及其它传染病,专家们都隐隐约约地把罪过追加到果子狸、穿山甲、蝙蝠、候鸟、咸鱼等动物身上,这些动物倒还好,你不去捕捉、猎杀、买卖、馋食,就无缘接触而致病,而可恶的老鼠,明知是人的死对头,可偏向虎山行,你不找它它找你,与人的频繁接触,危机四伏。鼠疫,又叫黑死病,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世界性大流行,掠夺了无数人的生命,如:公元五世纪,公元十四世纪,公元十九世纪末,三次世界大流行,均夺走了数以千万甚至上亿个无辜的生命,国内的流行更是频频发生。由于当时微生物技术,医疗水准,信息传播,经济基础,政府的管理能力,等等综合国力,都比较落后,鼠疫的传播力、毒力究竟有多强,不便与新冠肺炎作比较,感物伤怀的亲历者也已经远去,但可以想象,尸骨横流的场景,足以证明病毒的宿主一一老鼠的罪恶。有人说:鼠疫已过去了,成了历史。而我要反问,难道你有十足的把握,它不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危害之二,除了传播鼠疫之外,可能还是其它病毒和细菌的携带者,或者其它微生物的滋生者,只是我们尚未发掘和尚未见证而已。

危害之三,啃物毁物,屎尿乱伦。有古诗云:硕鼠硕鼠,勿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作者可能发自肺腑地憎恨老鼠,也可能借老鼠指责发泄当时的苛捐杂税,说明了自古以来,人鼠不共戴天的事实。尽管有个别人认为,时间的延伸,地球上与人共存而未间断的动物,就是老鼠,并走得近,成“攀亲”关系,是自然界的必然。但从人的利益角度考量,这种攀亲,只是一厢情愿,如果向社会做个调查,愿与老鼠共群的人,能占到多大比例?事实上,它钻进你的衣柜,享受绫罗绸缎的温暖;它蹦蹦蹦地跳跃着,戏耍着床垫的弹性和吮吸着新娘子被褥的清香;厨房里,它尝偏美味佳肴;砧板、窗台、欧派家具,锃亮的地面,都是它舒适的毛厕;它将你的门缘磨成碎片,将你的绳索切成数段,将你的纤维棉纱打个洞;鼠和鸡抢食的场面,气愤又滑稽;人和鼠斗智斗勇的场景和神耗;太多太多的烦恼,太多太多的不情愿,人们恼羞成怒,又拿它没办法。

传染病是可怕的,反反复复,触景者轮换,几十年的安宁,这一次,又把它推到风口浪尖,使现代人真正体会到了它的深浅。过去,我们只感知过地震、洪水、台风、火灾、金融危机、社会动乱等自然灾害和社会灾难的惊恐,而今日一遇,惊叹地球上竟还有这个!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传染病,除医学专业者非陌生外,确令我们众人茫然和生畏。

灭鼠,也就成了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历史上曾有过多种多样的措施,解放后,在公共卫生领域,也将老鼠、蚊虫、蟑螂、虱子列为四害,且把老鼠排到了首位。现在,人们在专注发展经济、科技、脱贫攻坚、政策完善、治理体系健全、享受生话、全面实现小康的路上,也不可忽视和忘记这个鼠害的问题。尽管不缺灭鼠行为,但这种有意无意、松松垮垮、民间自发的灭鼠举措,还远远不够,应该还要有国家层面的动员、鼓励和政策支持,还要有科技人员的参与,包括灭鼠器的发明创造,灭鼠的科学方法,灭鼠是否破坏了生态平衡,等等,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魏小勇/文

2020、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