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的运用(成语典故积累手不释卷)(1)

手不释卷

出处: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

解释: 释,放;卷,书卷,书册。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极其繁忙的军务政务中,手里的书总不肯放下。

用法:形容读书勤奋或看书入迷的样子。

例句: ①平时一回到屋里,他就手不释卷地读书。

②这部小说把他迷住了,他整整一天手不释卷。

成语典故的运用(成语典故积累手不释卷)(2)

引锥刺股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

解释: 股,大腿。用锥子刺大腿。战国时纵横家苏秦学习刻苦,读书时打瞌睡就用锥子刺股来消除睡意。此典常与“悬梁苦读”合为“悬梁刺股”。

用法 :形容刻苦学习。

例句 :他去年高考落榜后,并未灰心,继续刻苦学习,虽未到引锥刺股地步,也是日夜苦读,终于在今年考取了。

成语典故的运用(成语典故积累手不释卷)(3)

孙康映雪

出处:《文选》南朝·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唐·李善注引《孙氏世录》

解释:孙康,晋京北人,幼时勤学,官至御史大夫;映,反光。孙康家贫,夜晚读书无钱买灯油,冬夜就坐在雪地里,借雪的反光照映来读书。也作“映雪读书”。

用法:指不计条件艰苦而勤奋学习。

例句:别看他学习成绩在班里总是头三名,其实他学习条件在全班是最差的,一家人挤在一个屋子里,几兄弟共张桌、一盏灯,主要是他发扬了孙康映雪的刻苦学习的精神。

成语典故的运用(成语典故积累手不释卷)(4)

成语典故的运用(成语典故积累手不释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