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对女儿说:“累,那就干一天休一天”。

儿媳妇要是多睡会,婆婆都会觉得倒了八辈子霉了,娶了个这么懒的儿媳妇。

婆媳矛盾是“我没办法像对我亲妈一样对你发火,你也没办法像心疼亲女儿一样包容我”,又期望能够不隐藏自己的情绪,彼此关心。

哥哥打哭弟弟,是欺负弟弟,没有哥哥的样子,打人是不对的。

弟弟打哭哥哥,是哥哥懦弱,这么大了还被小孩子打哭,被打才不对。

亲子矛盾不过是“我想像其他孩子一样,被打的时候有人保护,沮丧的时候有人鼓励”。

我们期待被同等对待,双标却无处不在。

孙怡被网友说什么(孙怡被双标长大)(1)

电视剧《因为遇到你》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家庭教育的双标:妈妈王爱玉对待自己两个女儿双标的非常彻底。同样放学回家,姐姐要安心学习,妹妹要打扫擦桌子;同样学习刺绣,姐姐有大好前途,妹妹是不务正业;同样桃李年华,姐姐抛子舍母国外进修,妹妹却帮姐姐养育孩子成为别人口中不知检点的“单亲妈妈”。

母亲的双标,让姐姐越来越肆无忌惮地欺辱妹妹、六亲不认、为非作歹;让妹妹忍气吞声、痛彻心扉,忍无可忍时幡然醒悟,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养育她17年的家庭;也让自己最后落得孤苦一人、精神受挫,从此糊涂的下场。

在农村经常发生女孩辍学的事情,姐姐学习很好,妈妈认为上到初中就行了,能出门打工就够;弟弟学习中等,一直没有突出成绩,可是妈妈依然供读弟弟上技校、上专职。重男轻女是家庭中最常见的“双标”。

被双标长大的孩子,被偏爱的有恃无恐,被忽视的深陷自卑。

孙怡被网友说什么(孙怡被双标长大)(2)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里面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天津的一个书生和其他书生一起在校外游玩,游玩中突然看到前面一个少妇悠哉地骑着毛驴在走,于是众人一起上前调戏妇人,没想到妇人下驴后,书生发现这竟然是自己的老婆,书生大怒,指责妇人不守妇道。

妇人再次上驴后又变成另一个人,嘲笑道:如果我不是你的老婆,你和其他人一起调戏我,我如果真的是你老婆,你却又因为我和别人说笑来教训我,你虽然读了那么多的圣贤书,一个宽恕的恕字都不能很好地理解,还挂上举人的名号,这又有什么用呢?

在一些双标的人眼里,标准就是由他来制定的。他来决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每个人都必须按照他的意思来做,如果忤逆他的意思,或者伤害到他的利益,就会撒泼打滚似的指责别人。

每天抱着手机刷视频,抱怨孩子天天打王者荣耀。

自己带着情绪表达,指望孩子可以好好说话。

孙怡被网友说什么(孙怡被双标长大)(3)

孔夫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也是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即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据说在西方的商人中,这是流传几千年的黄金法则且这条法则威力无比,遵循它皆可以登上成功的巅峰,违背它就会陷入失败的低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我们以身作则。

一个看书的妈妈,会有一个爱学习的孩子。

一个温和的妈妈,会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孩子。

一个健身的爸爸,会有一个爱运动的孩子。

一堆和谐的夫妻,会有一个情感丰富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