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区重点工程(横山倾力打造精品宜居县城)(1)

横山区重点工程(横山倾力打造精品宜居县城)(2)

横山区重点工程(横山倾力打造精品宜居县城)(3)

横山区重点工程(横山倾力打造精品宜居县城)(4)

横山区重点工程(横山倾力打造精品宜居县城)(5)

横山区重点工程(横山倾力打造精品宜居县城)(6)

走进横山县城,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整个城市散发的蓬勃朝气和活力: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城西芦河水系曲折而流,满目青环翠绕;人们或悠闲徜徉在公园享受美好时光,或穿行在超市、影院体验现代都市的便捷,形成了城水相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

横山县按照“提升老城精品宜居程度,壮大新区”的思路,不断加快城市开发建设,大力推进民生城建发展,一项项建筑工程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内涵逐渐丰富,城市宜居、承载、集聚和辐射功能显著增强,演绎着“大美横山”的精彩。

1、规划引领——让城市建设更科学

城市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是一盘棋子之间的协调发展,并非某个亮点工程的“一枝独秀”,如何落子才能步步为营?高位谋篇布局显得尤为关键。

横山县修订县城总体规划,聘请专家规划设计,用新的理念对城市重新设计、定位。该县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确定了县城未来用地发展方向,城市发展整体方向呈“北优南拓”之势,确定了县城“一圈、两轴、三区、五心”的城市空间形态和总体布局。“一圈”即城市周边生态圈,“两轴”为南北向的城市发展轴和沿芦河发展的生态景观轴,“三区”为中心行政商贸区、城北行政教科区、城南生态文化区,“五心”为城中县级行政中心、城北次级行政中心、城北商业服务次中心、城南文教中心和商业服务中心。

横山县城控制详细规划结合了绿色生态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多规合一”等新要求,以能源化工产业为支撑,以市区城市扩展为承载体,以行政、科教文卫、居住、商贸等为服务项目,着力把横山打造成具有优美环境和特色文化的生态宜居城市。

《控规》实施后,将进一步完善横山县城市功能,增强该县的辐射力和凝聚力,实现该县中心城区的功能升级与优化布局,为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该县坚持“城市设计 控规”的配套模式,强化重点区域城市设计的全覆盖和单体建筑方案的优比选,使建筑设计、项目定位和城市环境相协调。目前,绿道系统、城市防洪排涝、公共系统、人防和地下空间利用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为城市建设铺开了新画卷。

2、补齐短板——让城市功能更完善

功能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横山县加快市政道路及桥梁建设,今年市政道路及桥梁建设总任务7466万元,完成投资5620万元。解放西路芦惠渠硬化、三中路、职教东路、鑫达东路、三完小路、郁林家园小区路网等全部建成投用,完成投资3170万元;鑫达桥正在空心梁预制,完成投资600万元,西沙芦河大桥已完成桥梁设计。

该县在城市建设当中与民生对接,加快了城市供水工程建设。今年4月,启动了城区供水工程,目前已经完成了60%,预计2016年6月完工,项目总投资2.53亿元,提供县城、西沙片区保障性住房、王圪堵移民安置区、煤炭矿区生活和大古界供水,日供水能力为1.95万立方米,年供水量711.75万立方米,届时将惠及全县13万多群众,实现水源可靠、水质可控、城乡“同网同质”的一体化供水,县城供水普及率将达到95%以上。

同时,城市排水排洪及垃圾处理项目有序推进,芦河东西岸治理工程已开工建设,总投资4000万元,目前完成投资2500万元;石旋沟污水治理已完工,完成投资73万元;垃圾转运站主体完工,完成投资846万元。

此外,公共服务和生态工程日趋完善,今年公厕建设计划改建、新建公厕9座,完成投资500万元;已基本建成郁林家园山体公园,正进行后期树木维护保养,完成投资915万元;芦河综合治理二期主体完工,完成投资2100万元;北街文化广场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完成投资900万元;横山中学地下停车场建设计划投资5000万元,目前已完成35%的工程量,完成投资1500万元。

横山县在推进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上,优先发展教育工程,推进校舍建设,中学生平均校园用地达到34.5平方米,小学生平均校园用地达到24平方米;全县共建立二级医院3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妇幼保健机构1家、中医院1家,民营医院10家,乡镇卫生院及基层卫生设施构成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21家;县城体育中心项目选址在县城黄金地段,占地120多亩,目前设计和征地工作同步进行。

该县还积极保障人居环境,在城市改造过程中,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全面推进,县城、乡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6平方米;建成的商住小区全部实现了物业化管理,完成了房屋产权登记档案数字化建设。

3、规范管理——让城市环境更整洁

“绿色基调”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核心要义。横山县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抓手,规范城市管理。见缝插绿,城区内道路、广场、公园实现了绿化全覆盖;建成了郁林家园山体公园、芦河景观工程;推进园林单位建设,确定了22个园林式单位和小区并进行了实施;完成了县城北入口、长泽路、建国西路延伸段、职教东路、创业西路、鑫达路、东环路支线、公园路等绿化工程;建管结合,加强城区公园、广场和道路绿化的养护监管工作,做到了随时有人管理养护,有问题能及时处理,同时取缔了南街广场和小河滩广场摆摊设点。

为了扮靓城市夜色,横山县实施亮化工程,重点完成了县城南入口、清远中学、南街广场、小河滩广场、政府中心广场、河滨公园、长安路、长城路、文化路、滨河路、古城东路、人民路北段、杨市沟、东门沟、大坝沟、二街道路等水系、公共场所、街边楼宇的亮化工作。

交通设施是城市建设的重头戏。该县完善交通设施建设,规范了11所学校周边市政道路标识、标线等工程,设置震荡减速线、热熔斑马线和热熔停车位标线;科学设置了公交停靠站点、公交中转站点和公交停车位标线及中转站处标线;更换和新增交通警示牌15套,增设太阳能慢行提示灯、交通凸透镜等警示标识;开展市政道路巡查1112车次,出动人数5536人次,更换雨水篦子200余块、井盖138块,疏通污水主管线400米,清理下水道10处,维修道路500平方米,更换路牙石220米,没收违法作业者工具60多次,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100余份;新增路灯314盏,维修大街小巷路灯1800余盏次,提高了路灯照明的覆盖率,使路灯设施完好率达95%以上。

占道经营是城市治理的一大顽疾,该县对店外经营、乱设户外广告等行为严管严查,全年累计拆除违规设置的大型广告牌匾150块,拆除非法设置的条幅布幔2000多幅,督促整改破损陈旧门店招牌186块,新规划设置门店招牌30余块;组织主次干道占道经营集中整治15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60多份,取缔和处理店外经营350多次、乱设摊点180多处,清洗、粉刷覆盖“三乱”小广告800多处。

同时,该县全天候清扫保洁城区环境卫生,垃圾日产日清,道路清扫率100%,机械化清扫率36%,快速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7.5%,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按照“净化五条沟、美化五道坡、整理五块闲地”的目标,动用机械177台次,抽调工人1078人次,清理垃圾2620吨。

4、高标准定位——发展壮大新城区

横山县按照“榆横一体化”战略部署,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谋划,积极推进三个园区建设。

西南新区采取“市县共建、以县为主”的建管模式,三年来完成了8条市政道路及绿化工程、铁路西侧主给排水管网、天然气输配场站建设,形成了“四横四纵一线”路网格局。

榆横一路中段、榆横四路中段、榆横五路中段、榆横十二路东段、怀远二街中段等5条市政道路也已完成设计和招投标工作,4条与高新区连接通道建设工作全面启动;企业总部及后勤基地内怀远十七街等5条市政道路完成了路基、管网及部分路面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2898万元;草榆路、友谊路、草杨路(部分)、明珠路、老区西路、兴达路等6条道路的照明工程,完成投资2300万元;天然气供气场站改扩建及管网建设已完工,累计完成投资8400万元。

同时,三产服务区三期市政道路全部建成,建成占地200亩的综合公园和8万平方米的区内美化绿化工程;先后引进了凤凰新城、元驰御晶尚苑等大型房地产项目,榆林学院新校区、榆林高专附中年内将启动建设,海鑫盛驾考中心、榆林市体育场等项目即将入区落户;创业园区统征土地1万多亩,审批用地指标3000多亩、林业用地手续4000多亩;陕西镁业集团总镁合金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榆林羊老大集团羊毛羊绒产业集群基地、紫隆华庭住宅小区等10大项目已进驻园区。

此外,该县统筹推进集镇建设。2012年以来,投入4000多万元,对重要乡镇集镇进行了集中改造,部分村级阵地升级改造,推进波罗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建设。目前,横山县城镇化率达4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