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夏日清凉的日子,一间充满阳光的课堂,我站在讲台上,面对着众多师生当一束束目光像清晨第一缕柔和可爱的阳光透进我心灵的窗户时,我便意识到自己的天职,开始我生平第一次讲述立德树人的故事;当一件件发生在校园里平凡的小事触动我的灵魂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故事的主题——不让人格成为缺失的学位,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相关的知识点?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相关的知识点(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相关的知识点

一个夏日清凉的日子,一间充满阳光的课堂,我站在讲台上,面对着众多师生。当一束束目光像清晨第一缕柔和可爱的阳光透进我心灵的窗户时,我便意识到自己的天职,开始我生平第一次讲述立德树人的故事;当一件件发生在校园里平凡的小事触动我的灵魂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故事的主题——不让人格成为缺失的学位。

有一年秋天,新学期伊始,一个外地来的孩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美丽的青海大学校园,带着行李排队办理入学手续,实在是个累赘,他又不知所措,这时正好一位教师模样的人走来,这位学生就拜托他替自己照看一下行李,自己便可轻装办理手续,这位教师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这位教师始终在尽职尽责看守行李,从未离开一步。学生归来,深深谢过,两人分别。新学期第一堂课开始了,这位年轻的学生惊讶地发现,讲台上站的正是那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师。我不知道这位学生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但在我听过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人格源于对教育的真实迷恋。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必定风雨兼程。带着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尊敬和向往,带着青春的梦想和蓬勃的激情,一切琐事,一切杂念便要远离。教书育人,就在方寸之间、瞬息之时,洒一片爱心、一片痴情,“与人玫瑰之手,历久犹有余香”。人格的故事在青大校园里继续上演。

多少个日夜,有一对老人的身影总在我脑海中萦绕。老先生姓徐,大家习惯地称他“徐电工”。他是学校里的一名退休职工,双目失明多年,老伴也是学校的一名退休职工,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他们却在校园里演绎了一个“我是你的眼睛,你是我的拐杖”的感人故事,彼此互相扶持、不离不弃,生活平淡而幸福……

“徐电工”夫妻平凡地生活着,淳朴善良,彼此忠诚,一起用坚韧的双肩挑起生活的重担,用无私的爱抚养儿女长大。他们的家庭生活是和谐的、美满的。在子女眼里,父母是平凡的,却也是伟大的,他们的人生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平淡。或许他们不懂浪漫,甚至不懂爱情,但他们的人生却过得如此从容、美满。我无数次地思考,也无数次想寻找他们相守一生的真谛,现在,终于明白了,支撑他们不离不弃、一路走过的正是伟大而平凡的人格。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学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依据,任何章程和纲领,任何人为的管理机构,无论他们设想得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中的作用。没有教师给学生以个人的直接影响,深入到学生品格中,真正的教育是不可能的。”

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天职,教书者须先自教,育人者必先育己。要做好立德树人的大文章,首先要注重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言教重要,身教更重要,完善自身人格至关重要。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将青年学生“学知(learning to know)”“学做(learning to 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做人(learning to be)”作为教育的4个支柱,其中2个支柱(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人)均与教书育人密切相关,“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教会学生有爱心,教会学生和同学和睦相处、乐于助人、关心他人,“学会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全的人格。

崇高的教师人格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来说是无价的,教师如果能在教育教学中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效应,真正在人格上赢得学生的心,学生就会自然生成对教师的仰慕之情,心甘情愿地接受教师的教育。(郭永发)

《中国教育报》2017年07月31日第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