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了电影《艺术家》,这是一部默片,确实没有想到,说来惭愧我虽然也常看电影,但默片还是第一次,我发现我看的过程中配合电影中演员的表情动作,还有字幕,基本能让我理解电影的要叙述的信息。

电影从无声到有声发生了什么(于无声处听惊雷)(1)

故事的大致内容就是 艺术家 是做为默片时代的明星 乔治·瓦伦丁从无声电影转到有声电影过程中没有实现适时的转型最后使自己 生活陷入囧境,而当时他曾帮助过的米勒【女主人公】,却实时抓住了这个时代的转型,加上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并且帮助瓦伦丁重新回到了舞台,电影最后以有声的形式结束,也是算是对这个时代的一种表示吧,电影里处处在暗喻着无声的时代结束了,而主人公则一直在挣扎着,显得非常孤独落寞。

出于好奇我找了奥斯卡的第一届金像奖影片《翼》,这部片子是1927年拍的,1929评上的奖,这也是一部默片。与《艺术家》带给我的感觉类似,虽然没有声音,但并没有影响我理解电影的情节,随 着音乐的起伏,我观影时也会随着情节产生心态上的起伏,也一样产生了悲欢的情绪,这部片子如果不是默片并且受当时电影技术上的限制完全可以拍出《珍珠港》的视觉特效,声效场面。

电影从无声到有声发生了什么(于无声处听惊雷)(2)

默片时代的《珍珠港》

故事讲的是两个飞行员的在一次大战的背景下发生的故事,里面穿插着友情,亲情,爱情,是一部宏大的制作。【插句题外话,有时真是感慨美国的强大,在一百年前美国的汽车已经普及了,而在一战时,飞机已经出现在战场上了,而在同时代的中国还处在军阀混战的年代】

我挺关心这样的因为技术变革造成的相关的从业人员命运,跟上时代顺势而起,没有抓住,就可能一落千丈。因为这种技术原因造成失业的情况,每年都在发生着,包括我自己也可能随时面临这样的问题。可惜我一直没有找到关于从默片转型到有声片的演员的采访。

关于这样的转型对自己演艺事业的影响 ,以及两种风格下演戏风格不同,还有就是哪个对演员的要求更高。虽然没有找到直接的记录,但我还是找了一些相关的记录。直到找到 《雨中曲》 总算是侧面反馈了一些这样的情况,

也算是技术大时代变迁下不同从业人员的选择,对各自的命运的反映。

《雨中曲》与《艺术家》的故事都把时间设定在了1927年,这一年诞生了史上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面对这一变革,《艺术家》中的老板齐默

第一时间敏锐地感觉到这会是趋势,而《雨中曲》的老板则并不看好,但两者最后都转型成功了。

除了技术原因还有个问题,是什么让无声转为有声的呢,因为就我看的两部电影来说,我并没有感觉,无声对我观看电影产生了太大的障碍,他作为一种技术手法

可以弥补演员无声的缺点,毕竟电影从一开始就是无声的,最早是在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播放的50秒《工厂的大门》开始的,到1927年也经历了1代人的洗礼。

无声电影固然有他的按理说不至于在短短几年中就近乎完全的消失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

因为这一类的情况并不总是存在的,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标准打字机键盘当时设计的时候为了解决键盘卡键的问题,把最常用的字母键全都拆散而集中在左边,用惯右手的人必须用他们不习惯的左手,目的是迫使打字的人把速度降下来。

但当打字机解决卡键这个问题后,1932年对为提高效率而设计的键盘进行的试验表明,它可以成倍地提高我们的打字速度。但到这时,标准打字机键盘的千百万个打字员、教打字的人、打字机和电脑推销员以及打字机生产厂商的既得利益。之后就一直没有被改过来,直到现在我们还在用这个标准的键盘设计。

电影从无声到有声发生了什么(于无声处听惊雷)(3)

我推动这一变革的主要原因默片的缺点太明显了,而有声片的优点又能够很容易的被观众接受,观众更愿意为此花钱。

正如《雨中曲》黛比·雷诺斯饰演凯莤与吉恩·凯利饰演的唐尼在一出精彩的对手戏中说的,她为了怼唐尼,说只看过他的一部电影,并表示看过一部就等于看过所有的电影了,并表示演员在电影中只是装腔做势罢了。【老实说我并不认可,默片中演员的表演动作或许真如他所说的那么几个,但要把这些东西把握好并不容易,不然到现在能被人铭记的影星会这么少了,同样的足球运动员的基本功也就是几个动作,但如果要结合场上的形势,把动作做到位的却很少】,她进一步表示舞台剧才是高雅的,因为不仅有动作,还有精彩的台词, 比如莎士比亚和易卜生这样的剧中的台词。

但她说的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因为默片演员无法发声,只能通过表情动作,如果没有字幕与配乐,观众只能意会。而有声片则把这些缺点都补齐了,《爵士歌王》这部片子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收获的经济价值显而易见,同样是在利益的驱动下,有声电影很快成为了主流,而无声电影则成了时代的弃儿.

这一点在电影《艺术家》中得到淋漓精致,如米勒所说的,“人们已经受够了那些在镜头前挤眉弄眼,试图让大家理解的老演员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就是生活”,而这两种类型的电影在10月25号《爱的眼泪》与《美人痣》,一个门庭冷落,一边则是熙熙攘攘的排队人群,不过想想我挺能理解瓦伦丁的心情,前一秒还是人人敬仰的超级明星,后一秒就成了“被观众受够了只会挤眉弄眼的前浪了”,这样的心理落差确实不好受。好在瓦伦丁足够幸运,有米勒的存在,艺术家 瓦伦丁终于慢慢走出了阴影,开始拥抱变化。

从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的转化的进程,让我了解到,对于趋势,对于变革一定要有一个开放包容的心态,至少不能排斥,要勇于去尝试。或许什么时候机会就来到你身边。

注:

【《艺术家》电影里没有关于《美人痣》的剧情介绍,但《爱的眼泪》肯定是好片子,因为米勒看了为之动容了,当然这当中有两层意思,一种确实 是电影好,另一种可能是出于对瓦伦丁的同情,可见观众看电影有时并不是出于内容,只是出于特效,这也解释了,为啥很多内容俗套的商业片很少能在电影节上获奖,而真正能得奖的都是那种探讨人性的片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