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密集输出的效应大全合集,主要涵盖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伦理学、逻辑学等各学科内容,加上本期整理的10个效应大全,总共170个。内容较多,建议大家点赞收藏后慢慢消化。以下是本期内容,快来看看吧~

161、熬年头效应

用通过熬年头的办法来获得利益的现象,在人事管理心理学中,被称为“熬年头效应”。

熬年头效应产生的原因:①在我国,论资排辈思想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②一些人按部就班、不思进取、领导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办事风格导致;③在部分单位里,只要熬过一些年头,就能享受到利益;

(有时候,选择大于努力,“熬年头”不失为一个获取更多利益的好方法。)

162、氨基酸组合效应

组成人体蛋白的八种氨基酸,只要有一种含量不足,其它七种就无法合成蛋白质。这就是“氨基酸组合效应”,即当缺一不可时,“一”就是全部。

(单亲家庭成长的孩子,无论表面看起来有多幸福,但爱都是缺失的、不完整的。)

163、荡秋千原理

只要持之以恒、毫不懈怠,平地而起的秋千甚至可以直上云端。

这就是“荡秋千原理”,告诉我们事业发展难免起起落落,处在低谷的时候要加倍努力,只要坚持,总会领略到最高处的风景。

(人生起起落落,当你感觉已经到谷底的时候,那么,只要稍作努力和坚持,就能迎来向上走的人生。)

164、不虞效应

意外发现或得到的东西,都是原来根本没有去追求的结果,所做的事情事与愿违,这种现象被称为“不虞效应”。

(真是应了那句话: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我们整理的170个效应大全的详细内容解释见微信公号「定律原理效应大全」,相信一定会让你收获更多的灵感。

165、73855定律

在人们进行语言交流的时候,55%的信息是通过视觉传达的,如手势、表情、外表、装扮、肢体语言、仪态等;38%的信息是通过听觉传达的,如说话的语调、声音的抑扬顿挫等;剩下只有7%来自纯粹的语言表达。这就是“73855定律”,是心理学教授艾伯特·麦拉宾(Albert Mehrabian)在70年代,通过10年一系列研究,分析口头和非口头信息的相对重要性而得出的结论。

(事实证明,不要低估了中国人阅读理解的能力,简单的“我不吃”三个字都能解读出好多种内涵。所以说,纯文字的表达还是有缺陷的,要尽量多语言交流。)

心理学上的十大效应(吐血整理170个效应大全合集)(1)

166、地板效应

一项任务或测验难度太大,以致大多数被试者不能执行任务,或测验分数很低的现象,被称为“地板效应”,也叫“低限效应”。

(比如奥数比赛的目的是筛选在数学方面有天赋的学生,但是如果题出得太难,所有参赛者都答不上来,那么,这场奥数比赛也就达不到筛选人才的目的,也就没有意义。)

167、非零和博弈

非零和博弈是一种合作下的博弈,博弈中各方的收益或者损失的总和不为零。

非零和博弈有两种类型:①正和博弈,即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因而整体的利益有所增加;②负和博弈,即博弈各方都有损失。

(用一个词语解释正和博弈,即“互利共赢”;用一个词语解释负和博弈,即“损人不利己”。)

168、说谎者悖论

“我说的这句话是假的。”

(请你认真思考,以上这句话是真是假?)

169、七次法则

一个客户连续七次看到你的品牌或者信息之后,才能真正了解你的企业,进而才能对你产生足够信任,然后才可能与你展开商务合作。在营销学中,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七次法则”。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宣传的本质在于重复,受众的本质在于遗忘。由此可见,针对“爱遗忘”的受众,重复就显得尤为重要。)

170、黄金三小时

黄金三小时法则认为,早晨5-8点是人一天中效率最高的三小时。在这段时间学习、工作或做事,人的头脑最清醒、精力最充沛、思维最活跃、注意力最集中、心情最愉悦。而且由于刚刚睡醒,收集睡眠中的潜意识也最全。

当然,由于人的生活习惯和生物钟不同,黄金三小时的具体时段可能因人而异,但这并不影响此法则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找出自己的黄金三小时并利用好它,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你的黄金三小时是什么时段,下班后的黄金三小时,你是如何度过的呢?)

温馨提示:1-160个效应大全合集见往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