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玄门剑武当功夫传人(武当武术八仙棍中有八仙的典故)(1)

曹国舅,道门八仙之一,名佾(yì),亦作景休,相传于北宋时期聚仙会时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列入八仙。《宋史》因他为慈圣光献皇后之长弟,故称国舅。曹国舅乃北宋开国王曹彬之孙、吴王曹玘之子,济阳郡王。曹氏祖上自曹彬之父曹芸以上世居宁晋①。其诞辰为八月十五,法宝为云阳板。

曹国舅是道门八仙中地位最尊贵的人物,尽管地位很高,被封为国舅,且天资聪明,但祂并耽于富贵生活,也不喜欢利用特权,而是喜好道门修行。

武当八仙棍第四十六势为“国舅抛书”,该势实为传武的单手棍花,相对于双手持棍,其难度较大,要想练好单手棍花,除了要知道棍花的运动轨迹和注意手腕的灵活转动外,光多练还不行。因为按照钟云龙道长的练功心得,大家还得掌握一定的窍门,才能像国舅一样,做出“抛书”类的洒脱状貌。

太乙玄门剑武当功夫传人(武当武术八仙棍中有八仙的典故)(2)

武当八仙棍不同于其他棍法,因其不仅具有道门武术器械的鲜明特征,还具八仙各自的神韵。故在演练时,练习者不仅要领悟套路本身的各类文化内涵,还需明了每一势的技击用法,真正做到形醉而意不醉,能扫、点、劈,刚柔相济,灵活多便,具备出人意料,攻人不备的武术技击特色。下面我们来了解下单手棍花的习练要求。

棍花一般讲究身心放松,精神贯注,在肩、肘、腰的充分协调下,运棍须贴身,画立圆,动作舒展;同时,还须配合一定的眼神、步法和身法走位。运棍时,运气发力,须由慢到快,逐渐加速宜。特别是手腕须灵活,不管是单手还是双手持棍,十指不宜握紧棍身,否则,不仅动作滞涩、僵硬不说,且还会影响技击的灵活度。

曹国舅历史典故

除了武术本身,我们还须学习相应的文化内涵。据载,曹国舅有一弟自恃为帝室的亲戚,逞强行恶,抢夺百姓的田地据为己有,而且不法的小人多出自其门。国舅自始至终竭力规劝他,都不能使其改过自新,最后竟被其视为仇人。

国舅说:“天下之理,积善者昌,积恶者亡,这是不可更改的。我家行善事,累积阴功,才有今日之富贵。如今我弟积恶至极,虽然明里他能逃脱刑典的制裁,但暗里却难逃天法。如果一旦祸起,家破身亡,到那时想牵只黄狗出东门(典出秦相李斯一家“连坐”前对其儿子所言)逛逛都是奢望了,我即感到耻辱又害怕真的会发生此事。”

太乙玄门剑武当功夫传人(武当武术八仙棍中有八仙的典故)(3)

于是他散尽家财,周济贫苦之人。最后,他辞别家人和朋友,身着道服,隐迹于山岩,修心炼性。数年之后,他已达到心与道合、形随神化的境界。突然有一天,汉钟离和吕洞宾游至他修道之处,问他:“你闲居时修养什么。”

国舅答:“其他的无所作为,只修道而已。”

二仙问:“道在哪里?”

国舅指着天。

二仙问:“天又在哪里?”

国舅指着心。

钟离笑道:“心即天,天即道,你已经洞悟道之真义了。”

于是授他《还真秘旨》,令他精心修道。不多久,他由汉钟离、吕洞宾引入仙班。曹国舅事迹见于《纯阳帝君神化妙通记》、《宋史》、《陔余从考》、《历代神仙史》、《神仙通鉴》等记载。曹国舅曹国舅证仙果后,亦有仙文集传留于世,诗曰:

“物表英才性朴纯,天然气象妙精神。

眼空四海全无欲,心贯三才绝点尘。

帝赐金符微一笑,师传玉诀乐长春。

源缘慈父征唐德,积一皇后二仙真。”

在民间的八仙形象中,曹国舅不是通常的道人打扮,而是仍穿着他的官服,腰系玉带,手持玉板。他常执檀香云阳板,为人间婚丧喜庆,敲得喜气洋洋,云散日出。

太乙玄门剑武当功夫传人(武当武术八仙棍中有八仙的典故)(4)

动作督导:钟云龙道长

撰文:道海浮游 、摄影:大象无形

◎免责声明:以上制作、练功程序仅做基础介绍,实操、行功次第须由明师指导,若涉及专业动作,慎重模仿,否则,一切不良后果自行承担。

太乙玄门剑武当功夫传人(武当武术八仙棍中有八仙的典故)(5)

注:①宁晋县是河北省邢台市辖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邢台市东北部,素有“九河下梢”之称。宋代宁晋属赵州。大观三年(1109),赵州改称庆源节度,宁晋属之。宣和元年(1119),庆源节度改为河北西路庆源府,宁晋属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