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哥现在看电影就怕看到下面这几个字——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这几个字本身就带着十分沉重的味道,因为我们都知道一般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都跟杀人、性侵等等惨绝人寰的案件有关系。

甚至,残忍的涉及到未成年人......

我最怕原本就根据真事改编的影视剧还用一种比较写实的手法来拍摄。

比如它——

难以置信

Unbelievable

养母复仇(我想杀了这个养母)(1)

本剧讲述的故事,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未成年少女性侵。

但让人痛苦的,除了女孩受到的伤害,还有所有执法人员的处理态度,亲人的处理态度,女孩躲起来无助的表情。

海报上就隐隐透露出一丝伤感的气息。

女孩玛丽双手抱在胸前低着头,脸部被模糊处理。

羞愧?痛苦?无助?愤怒......

或许都有。

本剧节奏飞快,开始第一分钟就直入主题。

玛丽头发凌乱,眼神空洞的坐在家里。

随后警察进入房间,玛丽痛苦的眼角滑下一滴泪水,说了一句:

我被强奸了

养母复仇(我想杀了这个养母)(2)

按照程序,警察要做记录,需要玛丽将案发过程重新叙述一遍。

当她语言混乱的把事件过程缓缓叙述一遍之后,养母站在一旁平静地告诉他:“亲爱的,你得说的具体一点”。

养母复仇(我想杀了这个养母)(3)

说的具体一点。

你以为这是在回忆昨晚吃的晚餐?

但痛苦的是。

玛丽不只需要回忆加叙述这次痛苦的回忆一次。

第二批警察来了之后,又让玛丽陈述了一次。

养母复仇(我想杀了这个养母)(4)

在她到了医院进行了一系列当众脱内衣,裸体拍照留存记录等非常难以启齿的检查之后,医生又让她再次重复一次自己被强奸的过程。

养母复仇(我想杀了这个养母)(5)

玛丽平静表情下的痛苦和这些调查人员平静表情下的麻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这是「难以置信」刺向观众的第一刀。

受得了吗?

别急,还有第二刀。

比玛丽遭受强奸更让她内心撕裂的是所有人对这件事的毫无同情感以及对这件事的怀疑。

警察以及医生平静的要求玛丽一次次陈述那场恐怖的噩梦。

每一次叙述对于玛丽来说都是一次痛苦的煎熬。

哔哥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不在第一个做记录的人那里复制,而是一次次询问。

也许多次询问会有不一样的线索出现。

但......

如此例行公事的问话对当事人所造成的伤害,似乎与这些人无关。

哦,确实无关。

毕竟事情不是发生在他们身上。

所以很少有人会因为玛丽眼角的那滴泪而产生同情感。

玛丽被迫一遍又一遍回忆那些可怕的事,而询问的人冷漠得像机器一样,这是对观众刺痛非常狠的一刀。

养母复仇(我想杀了这个养母)(6)

而当观众以为事件将按照玛丽这件事为主线进行下去的时候。

事情又发生反转了。

随着事件的深入调查。

玛丽遭受了更严重的伤害。

所有人都不再相信她,所有人都开始怀疑,这起事件是玛丽的自编自导自演。

养母复仇(我想杀了这个养母)(7)

玛丽是个孤儿。

她经历了好几个寄宿家庭,而且有一些非常不美好的回忆。

这对玛丽的心理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

据现在的这个养母说,她曾经被养育院赶出来过,而且她经常当着众人去做一些常人所无法理解的行为。

比如在众人面前大跳露骨舞蹈。

养母复仇(我想杀了这个养母)(8)

在别人的生日宴会上,强行吹了蜡烛。

养母复仇(我想杀了这个养母)(9)

用养母的话说。

玛丽有一种强烈的被关注欲望,过度敏感,过度对立。

养母复仇(我想杀了这个养母)(10)

潜台词就是。

这起强奸事件,很可能是她自己杜撰的。

此时,镜头给到了玛丽和另一个养母开心的去购物,然后跟售货员态度恶劣的提要求的画面。

似乎更加印证了现任养母的推论。

负责案子的警官帕克再给她打电话,想和她再见一面问一些问题

玛丽则问了一句“很不受害者”的话:“我有麻烦了吗?“

养母复仇(我想杀了这个养母)(11)

这句话引起了帕克的极度怀疑。

更让警察坚信玛丽很可能编造谎言的是,在多次的陈述过程中,玛丽自己的口述出现了差错。

她多次陈述错误。

那么,这起强奸事件真的是玛丽为了搏人眼球而一时兴起杜撰的吗?

对于看过的人来说,其实这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本剧在潜移默化之间,已经把镜头聚焦到了玛丽身边的那些人。

她的养母,负责这起案件的警察,身边的朋友,男友。

养母复仇(我想杀了这个养母)(12)

养母的一番话,似乎成了炸死玛丽的那颗炸弹的导火线。

而警察的偏见、朋友的怀疑,男友的不信任则是点燃导火线的那根火柴。

玛丽被炸的支离破碎。

所有人用自己主观的想法把玛丽杀了。

纵使玛丽哭泣,反驳,但没人愿意相信她。

养母复仇(我想杀了这个养母)(13)

真应了最近很火的那句话——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主观上来说,这是一种强盗逻辑。

我在很早的时候就把一句话记在了心里,不要轻易相信你的耳朵,因为在传播过程中,你根本不知道故事经过了多少次根据个人喜好进行的删减,润色。

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一点。

杀死她的,是成人世界的偏见,以及偏见之后的形象固定化。

养母复仇(我想杀了这个养母)(14)

养母复仇(我想杀了这个养母)(15)

他们相信了玛丽养母的话,他们觉得成年人成熟的认知和理性更值得信服,他们觉得玛丽就是为了博取关注。

所有人都是这样。

他们根本就没有考虑,当一个未成年人在深夜经历了被刀架在脖子上的恐吓和强奸之后,情绪能够保持多少度的清醒。

或许在他们这些旁观者的眼里,认为一个未成年少女在经历这种噩梦的时候,应该清醒的记录强奸犯的一举一动,记录他的一言一行。

真是恶心到了极致。

「难以置信」中所讲述的故事,真的令人难以置信。

当一个孩子和一个成年人对一件未知的事情进行截然相反的两种陈述时。

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相信成年人。

当一个人和一群人对一件未知的事情进行截然相反的两种陈述时。

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相信一群人。

这才是让玛丽最痛苦,最无助的。

这也是让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人觉得最痛苦,最无助的。

养母复仇(我想杀了这个养母)(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