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有个很奇怪的现象,有些汉臣分明是纯种的汉人,却成为矢志不渝效忠大元王朝的忠臣,元亡之后,这些人又成为所谓的“元遗民”。

元末曾经有个著名的文臣,名叫危素,官一直做到礼部尚书,还是著名书法家、史学家。元朝灭亡、大明建立之后,危素成为“遗民”,到了洪武五年,凄凉地死于和州含山县(和州即今日和县,含山县还是含山县,皆属安徽,是笔者故乡)。

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24人(对朱元璋阳奉阴违)(1)

危素

危素是个书法家,也经常帮人题字什么的,也帮人写碑文,譬如神道碑,就是墓碑的碑文。在今天浙江台州临海县某处乡下,曾经有一块“高一丈三尺,广四尺,厚二尺.”的墓碑,抬头上面用篆书写着“元赠银青荣禄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上柱国追封越国公谥荣愍方公神道碑”三十六个字,这个碑文的题写者就是危素。

危素的书法

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冯国璋,方国璋又是何许人也呢?

如果我告诉你,方国璋是方国珍的哥哥,那么您或许就明白了!方国珍是元末枭雄之一,曾割据浙江,地元朝政府是时降时叛,后投降朱元璋,平安终老。方国璋乃方国珍的二哥,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战死,被元朝追封为越国公,所以元廷大臣危素才会给他写墓志铭。

明朝建立之后,方氏子孙因碑文中有“朱元璋侵衢、婺语,因仆而埋”,就是把这块墓碑埋了起来,直到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秋,才被发掘出来。

方国珍也是元末枭雄之一,也曾是一时风云人物。

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24人(对朱元璋阳奉阴违)(2)

方国珍

根据那块神道碑记载,方氏家族原籍在福建莆田,后来迁到台州的仙居,后来又迁到黄岩。有很多人说方国珍家族历来穷得很,是租种人家田地的佃农;也有人说他家是贩卖私盐的盐贩子;还有人说方家是土豪。但是,根据那块神道碑的记载,说方氏兄弟的父亲“通阴阳历数之说,乐善好施”。

不过,关于方国珍本人的记载,又说方氏兄弟的父亲性格柔弱,“人弱之,屡致侵蚀”。这些记载矛盾吗?或许人家是先贫后富的,过去的地主绝大多数都是不是恶霸,都是拼命干出来的,哪能打着均贫富的旗号,剥夺人家合法的劳动果实呢?

至于说方氏是盐贩子,这也有可能,沿海居民,做点小走私,实属正常。后来,方氏兄弟帮着官府打败了海盗,方国璋被授予仙居县丞的官职。原本,方氏兄弟可以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做个顺民循吏。但是,乱世就是乱世,表面的宁静只是暂时的。

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24人(对朱元璋阳奉阴违)(3)

乱世枭雄

当时,浙江沿海一带有个盗匪头目叫蔡乱头,经常抢掠市镇,杀人放火。元朝政府军多次追剿,效果 也不怎么样。正在这个节骨眼上,方家的一个仇人诬告方家老三方国珍和蔡乱头有勾结。于是乎,朝廷地方官就下令抓捕方国珍。

方国珍是个火爆脾气,一怒之下就杀了那个诬告者。原本还能诉讼,这犯下的可是人命官司,官府立马通缉方国珍。这样一来,方国珍和大哥二哥,加上四弟五弟,带着一帮人亡命海上,与政府军对抗。

方家兄弟活动在海上,“劫运艘,梗海道”,给元朝南粮北运造成极大威胁。元廷急令江浙行省参政朵儿只班率军围攻,但元军未攻自溃,朵儿只班本人还成为俘虏。方国珍虽然和朝廷打了起来,但他本无心造反,反而请这个朵儿只班上书朝廷,诉说冤情苦衷,哀求朝廷赦免。

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24人(对朱元璋阳奉阴违)(4)

枭雄争锋

当时的元王朝麻烦一堆,对方国珍这种小事自然不会放在心上,于是下令赦免,并许诺给方家兄弟封官。方家兄弟自幼生长海滨,都精的要死,并没有走马上任,反而是观望形势,招兵买马,“势益猖獗”。

至正十年(1350)十二月,方国珍攻温州。至正十一年正月,方国珍继续入海,进攻沿海州郡。

方国珍再次反叛,他这真是要造反吗?只不过是他吃准了朝廷的命门,越闹事,资本越大,招安的条件就越高!

元朝政府命江浙行省左丞孛罗帖木儿征讨方国珍,却被方国珍夜率劲卒纵火烧营,使得元军不战而溃。左丞孛罗帖木儿被俘。

这件事闹大了!元朝中枢震动,急忙派要员赴浙江招降方国珍,封官许愿。方国珍集团再次投降。

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24人(对朱元璋阳奉阴违)(5)

元顺帝

方国珍起兵的时候,刘福通、徐寿辉那些人还没造反,朱元璋更不知道在哪儿混呢。

至正十一年(1351),韩山童、刘福通在颖州发动起义,消息传来,方国珍趁机再叛,并率兵攻陷台州,继而又进攻苏州,焚太仓。

方国珍闹事,无非还是嫌官小,朝廷再次招安,封方国珍为海道漕运万户。高官厚禄使方国珍又再次投降元朝,并率军进攻张士诚,取得七战七捷的战绩。

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24人(对朱元璋阳奉阴违)(6)

天下大乱

方国珍打张士诚,也不能说明方国珍对朝廷有多忠诚,而是为了钱,为了官职,“国珍闻吴中富饶,亦欲自为计”,这才是他打张士诚的目的。打完张士诚之后,朝廷给予方国珍高官厚禄,命他“以节钺镇浙东,开治于鄞”,“兼领温、台,全有三郡之地”,居然成了元朝的一方大员、俨然一派封疆大吏的架势,好不风光。方国珍在元朝政府体制内,做到的最大官职是太尉、江浙行省左丞相,封衢国公,其兄弟子侄宾客,皆至大官。可谓名利双收,一时志得意满,风光无限!

方国珍的野心不大,他的势力范围仅仅囿于浙东沿海台州、温州、庆元三路及绍兴路的一部分(主要是余姚、上虞两县),与张士诚集团以曹娥江为界。地盘不大,势力一般,但长处在于水军。

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24人(对朱元璋阳奉阴违)(7)

张士诚

曾经有过一个叫章子善的谋士劝他率水师“从长江口溯江而上,以南窥江东,北略青、徐、辽海”,进而“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结果,方国珍说了一句:“吾始志不及此!”还把这位谋臣礼送出境,根本不想逐鹿中原当皇帝嘛!

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大军攻克集庆路(·今南京),以这作为朱氏政权的中心地,开始向东南方向推进。

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24人(对朱元璋阳奉阴违)(8)

朱元璋

两年之后,朱元璋又攻克浙江婺州(金华),并在此置浙东行省,矛头指向江浙一带,方国珍兄弟见势不妙,力量又不足以相抗,便遣使奉书向朱元璋贡献黄金五十斤,白金百斤,还有大批丝绸贡品,表示归顺。

方国珍也看到“方今元运将终,豪杰并起”,朱元璋几乎所向无敌,根本无法对抗,惟江左(指朱元璋)号令严明,他方氏集团“西有张士诚,南有陈友定,莫若姑示顺从,藉为声援,以观其变”,其实还是首鼠两端!

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24人(对朱元璋阳奉阴违)(9)

大明一统

方国珍并未真心归附朱元璋,而是在各派势力中间投机钻营,朝秦暮楚,表面上对朱元璋说自己“连用三郡,非敢称乱,迫于自救而已”,其实是“名献三郡,实阴持两端。”

直到至正二十七年(1367)九月,山穷水尽的方国珍才彻底投降朱元璋,被朱元璋封为广西行省左丞的虚职,其实在南京养老,直至洪武七年病逝于南京。

方国珍投机一生,反而能得善终,朱元璋真是刻薄之人吗?如果换成宋太宗,早给他喂药吃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