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遇到来访咨询焦虑、失眠的问题,还有一些朋友练习正念多年,却发现自己还是失眠,对此感到沮丧,困惑不解, “不是说正念有助于改善睡眠吗?”

如果你有同样的困惑和挑战,希望今天我的分享带给你一些启发。我想从一个体系思维的角度,与你分享一些非常底层的基础知识,关于如何有效地培养积极身心健康。

与身体搞好关系

总体而言,我留意到大家有一个常见误区,当遇到心理挑战,习惯于去寻求药物,心理咨询,或是自助练习,却忽略在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上去下功夫。

其实,我们的身心(乃至生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不论是正念,思维练习,还是任何心理药剂,都不是万能药。

如果只是单一从某个心理层面入手,而没有考虑到日常的饮食、睡眠、运动、生活作息,身体可能会拖你的后腿,到头来,你做的一些冥想练习,可能还远不能弥补你在其他习惯方面缺的功课。

这就好像一只水箱,你一边往里注水,一边在凿一个大窟窿,让它更快速地往外漏水,那么注的水也远远无法改变它总体水量在减少的现实。

我想与你聊聊,跟身体搞好关系的重要性。

乔纳森•海特写过一本书,《象与骑象人》。书中他提到,人的心理可分为两半,一半像一头桀骜不驯的大象,另一半则是理性的骑象人。

这两个分裂的部分,使人常常陷于理性与非理性的思想争战之中,而这种争战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决策,也会削弱我们的幸福感。其实这个骑象人和象,也代表着我们的头脑和身体之间的关系。

头脑会看得很远,总是穿梭到过去,预测着未来,而身体呢?Ta只活在当下,是一只笨重而倔强的大象,Ta不一定会听从你,按照你想要的方向、节奏前进。

我们的顾问Winnie在《身体与幸福》课程中也讲过,身体内的神经系统是有智慧的,它主宰着我们的很多情绪、想法和行为反应,比起头脑,其实身体对我们的幸福人生有更强大的影响力。

很多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大脑明明想去一个方向,为什么身体却不情不愿,百般阻挠,破坏计划,或者一直拖延呢?

因为,你没有和身体搞好关系,你跟身体失联了,相互不认识,甚至相互作对,而当你开始真正关注身体,满足Ta的需要,与Ta真正亲密无间,它就会更愿意配合你,你就可以驾驭这只“大象”去到想去的地方。

失眠状态怎么调理最好(培养积极身心健康)(1)

什么是健康呢?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是这样定义的: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部完好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有这十条标准:

1. 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安排生活,胜任工作;

2.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

3. 善于休息,睡眠好;

4.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各种变化;

5. 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 体重适当,身体匀称;

7. 眼睛明亮,反应敏捷;

8. 牙齿清洁,无龋齿;

9.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 . 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由此我们看到,对于健康的定义,也是积极视角的,不仅要去除身体的疾病,我们更需要有意识地培养积极的身心状态。

健康包含了身和心的层面,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如果我们想要有一个好的身心状态,除了做头脑思维层面的练习之外,还需要把有限的注意力更多地投注在身体上面。

在复杂多变的乌卡时代,我们要拥抱一种体系的思维,我们的积极心理成长,也非常需要多管齐下,让不同方面协同作用,才能更有效地应对这个时代下我们所面临的心理挑战。

聊完这些底层逻辑,下面我就着重为你总结四件要事,要夯实积极身心健康的基础,需要这四个方面综合起来发挥协同作用,我把它们简单总结为——“吃、动、睡、想”。

失眠状态怎么调理最好(培养积极身心健康)(2)

一、吃:营养膳食

有这样一句谚语,“你就是你所吃的东西”。有的小伙伴越是焦虑、失眠,越是容易吃很多垃圾食品、暴食,不规律饮食,或者一边吃东西一边刷手机。

这些可能在当下会缓解一点你的焦虑,但长久可能导致更加焦虑、失控、自责,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那么在做心理练习的同时,其实营养膳食是一项首要功课,具体大家可以参考“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建议来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别以为它只是帮你瘦身和身体健康,它会很大程度缓解你的焦虑和失眠。

我总结营养健康的饮食有这样一些原则:少食多餐,正念进食,未饱先止,每天八杯水,低糖、低脂、高蛋白,主食多吃五谷杂粮,全麦面制品,多吃蔬菜水果,补充能量要多摄入蛋白质,比如,鸡蛋、瘦的牛羊肉、鱼虾,少吃油炸垃圾食品……这些原则会让你意志力更强,情绪更稳定。

看到这里,有些小伙伴可能会说,“呃,这些我知道啊,但我做不到”。的确,现在网络上不乏这些信息。然而,我的观察是很多人还真的是不知道,还没有意识到它对我们幸福有多重要。

对于重要的事,重复再多也不为过,或许某一个点滴,你会愿意尝试起来。所以今天,先解决大家的常识问题,后面再出“如何做到”的专题。

失眠状态怎么调理最好(培养积极身心健康)(3)

二、动:坚持运动

培养积极身心健康的第二件要事,是坚持运动。很多人以为运动让我们身体更强壮,但事实上,运动给心理带来的益处更大。如果你想改善焦虑、失眠、抑郁,那么运动是你生活习惯中不可或缺的一项。

你现在的生活中,有没有专门的时间来做运动呢?

运动和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是一样的,它让我们的身体产生令人感到开心的神经化学物质,而相比于药物,运动是更自主有效的调节方式,不会有药物的副作用。

科学发现,运动让大脑中增加至少这四种神经化学物质的分泌:

所以,通过运动可以改变我们的大脑,让大脑产生对身心有益的、天然有机的快乐因子,你只需要动一动,就可以获得它们,何乐而不为呢?理解了运动的重要性,我们就可以用它来关爱我们的身体。

运动分有氧和无氧两种。如果你想改善幸福感,需要多做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强度相对较低,比如慢跑或快走,持续时间在三分钟以上,通常心率在130次/分钟左右,让你身体持续有氧气供能,它更有助于训练心肺功能、调节情绪和减脂。

而无氧运动强度更高,时间更短,比如短跑、举重,会在体内积累很多乳酸,令肌肉感到酸痛、乏力,它更适合训练肌肉力量和耐力,而不是提升幸福。

特别要提醒容易焦虑和抑郁的小伙伴,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可能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也许你跑完十公里当时感觉良好,但之后可能会因体力透支而陷入更深的抑郁情绪当中,几天都缓不过来。这样的运动是不可持续的。

失眠状态怎么调理最好(培养积极身心健康)(4)

三、睡:充足睡眠

培养积极身心健康的第三件要事,是充足睡眠。你有没有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来睡饱觉呢?

成年人每天需要7-9小时的睡眠,我们的一晚睡眠,平均会有4-6个睡眠周期,一个周期通常90-120分钟,分为四个阶段,包括入睡、浅睡眠、深睡眠、快速动眼睡眠。

在快速动眼睡眠阶段,眼球会动来动去,也是我们做梦的阶段,之后可能会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或者醒过来。

睡眠有多重要呢?睡眠可以给我们减压、改善情绪,睡饱了第二天精神状态更好,它可以提升专注力、记忆力,让皮肤更水润Q弹,让身材更好,免疫力更强。

东奥滑雪冠军谷爱凌在一次演讲中说,她的“秘密武器”是一天睡10个小时,可见睡眠对于在最优状态下完成高挑战的事情有多重要。

临床发现,常见的失眠表现为睡眠潜伏期延长,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夜间超过3次觉醒或清晨早醒,睡眠质量下降,比如睡眠浅或多梦,总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次日感到头晕、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

关于如何改善睡眠质量,这里我也列出一些实际建议:

1. 杜绝蓝光。如果你用手机、电脑、pad屏幕比较多,那么一定要记得做这件简单而重要的事:打开设备自带的护眼模式。

电子屏幕的蓝光会干扰睡眠,让我们注意力分散。睡前一直看屏幕而不开护眼模式,长此以往不仅是伤害眼睛,还会对注意力和情绪能力造成较大损伤。

2. 少吃垃圾食品。少喝加糖和奶精的奶茶,少吃油炸食品、烧烤。这里我说的是少吃,也还是要感谢这些饮食,在感到焦虑和孤独的时刻,给很多人带来慰藉。

不过分去苛责自己和感到愧疚,不妨探寻你吃它们背后的真实需求是什么呢?可能是需要快乐,需要连接和安全感。

当你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健康任务,可以适当用它们来奖励一下自己,同时需要记得提醒自己,如何是真正爱自己的方式呢?

3. 睡前不喝酒、咖啡。有的小伙伴以为睡前喝酒有助于睡眠,其实是错误的,喝酒可能会麻痹神经,让我们昏昏欲睡,但睡眠质量会非常浅,第二天醒来可能没精神。

大家可以在中午和傍晚少喝一点红酒,但晚上睡前千万不要喝。咖啡也是,有些人的体质不适合喝咖啡,那么任何时候都不能喝,当然,睡前最好不喝。

4. 睡前不做剧烈运动。夜跑有没有用呢?跑得精疲力竭以为这样可以睡着,但你可能发现跑完洗了个澡后反而更加清醒,太剧烈的活动容易激活交感神经系统,让人更兴奋。睡前更适合做一些舒缓的瑜伽拉伸。

5. 在固定时间起床。尝试每天定点起床,可以把美好的大自然氛围音设为闹钟,睡前把窗帘拉开,早上让阳光照进来,把你自然唤醒,这有助于你更轻松地起床。

渐渐地形成一个生物钟,你会在那个时间段自然醒。晚上困了就睡,什么时候睡不强求。我们的生理系统会有调节能力,经过一段时间,我们的睡眠节律会调整过来。

6. 营造舒适的睡前氛围。选择舒适的床具,睡前刷牙、泡澡,卧室使用柔和的暖光源,放一些助睡的香薰,听一些舒缓的音乐,都会有助于放松入眠。

在应对失眠时,我们还需要结合更多自我关爱练习,学习与困难的体验相处。

失眠状态怎么调理最好(培养积极身心健康)(5)

四、想:正念冥想

第四件要事,就是冥想。相信关注幸福知道的小伙伴,对于冥想已经非常不陌生,尤其是我们一直在实践的正念和慈心冥想。

冥想可以简单理解为一种向内观想的练习,是对大脑和心灵“肌肉”的训练,就像我们到健身房去训练身体肌肉是一样的。

乌卡时代,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声色影动所吸引,到外面去寻找所谓的答案,却忽略了我们其实还有一个真实而丰富的内在世界。

因此,冥想又叫内观,到我们的内在世界去探索,“观”字拆开就是“又见”,你看了又看,就会有新的发现。在向内观想的过程中,觉察力会提升,也为我们创造任何改变带来新的可能。

失眠状态怎么调理最好(培养积极身心健康)(6)

【赋能小结】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乌卡时代,注意力被外界海量信息所分散、抢夺,以至于我们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就是我们的身体。

我们需要更多关注身体,在头脑和身体之间建立亲密的连接,“骑象人”需要学会驾驭自己桀骜不驯的“大象”。

培养积极可持续的身心健康,不能从某个单一层面入手,而要有体系思维,让“吃、动、睡、想”四个方面协同作用,它们是我们培养任何幸福能力的基石,是实现幸福跃迁的“准备式”。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更有效地增长更多积极心理能力,比如积极情绪、积极动力,心理资本,心流满满的做事状态等等。

【答疑时间】

问:今天已经是这个星期以来第2次失眠了,这让练习了两年正念冥想的我感到深深的挫败,平时如婴儿般的睡眠都到哪儿去了,为什么稍稍有一点事情,我的大脑就无法承受,所有练习也好像不起作用?怎样帮助自己呢?

答:首先,你看到自己失眠及由此产生的念头和情绪,是很棒的觉察。总是失眠的感觉的确让人难受,抱抱你~

当下想到这些回复希望给到你启发:

1. 正念不是万能药,吃动睡想各方面的生活习惯、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可能综合作用影响我们的身心。

2. 反思正念带给我的一个变化不是从此不失眠,而是当我失眠了会提醒,“刚好有大把时间,不妨就练习觉察自己失眠的当下所发生的一切吧”。

然后肯定自己,第二天依然做该做、能做的,不纠结,是这样全然接纳的态度,去除了第二支“痛苦之箭”,这给我帮助很大。

3. 不知你是否有尝试自我关爱练习呢?

4. 从吃动睡想这四个方面,你还可以做哪些尝试来给自己支持呢?最近经常失眠,身体是想提醒你什么重要的事情呢?

——END——

自我介绍:我是 Helen Yan(晏卿),积极心理教练、顾问,积极组织行为学在读博士,“心流之父”学生,十年积极心理学研学经验,擅长:最优状态、高敏感者、心理资本、领导力发展。

失眠状态怎么调理最好(培养积极身心健康)(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