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世间好时节(阴晴圆缺都休说)(1)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唐诗中最唯美的一首中秋诗,意境绝妙,一份意境,“湿桂花、人尽望、落谁家”,予人心海,情景如画,见景情长,唯美了千年。

文词的魅力,诗词的韵律,语言的情境,就在这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里,唱叹有神、悠然不尽,别离思聚,情真意切,委婉动人。

从前慢,一车一马一书笺,一心一身一首诗,远离故乡的相思绵长里,寄语清风,寄情朗月,寄托千里共婵娟的情缘,是多么美好的事啊。

天下离人万万千千,怀人愁绪在多情人、深情人、有情人、动情人的眼里、口中、言词的吟诵间,如秋草绵绵,随秋月映衬,传播千万里,传唱千万年。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世间好时节(阴晴圆缺都休说)(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一轮皎月冉冉升起,夜静月圆,一派无限广阔、壮丽唯美的动人景象呈现,望月寄情,触景怀情,明月深奥的月华里,是多少人梦寝佳期的欣喜。

这一份诗韵是位极人臣的张九龄大视野下的情怀,望月念远,相思难眠,梦中相逢,都是人世间常有的情景,是包容兼济的情感,亲切感人。

同是一轮月,同是深情人,不一样的地位、环境和状态,情感表达的浓郁自是不一样的,但那份情思沉蕴而来的情韵,却一样的打动千年来有情人的心。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世间好时节(阴晴圆缺都休说)(3)

月好共传唯此夜,情境情思宜深羡。平分秋色人间满,夜夜心圆海青天。书韵浓郁香桂伴,文词曼妙起尘缘。谁言人间眷名利,但有月圆共婵娟! ~ @情说感话2019

最能把文词与中秋的情深浓郁到至美层级的,莫过于千年前的那个才情超然,心智超越,有蹉跎一生的苏轼,苏东坡了。

那一年,兄弟俩手牵着手跟着父亲苏洵离开家乡眉山,山一程水一程,奔赴京城参加科考,一起燃爆了大宋京城。

偏世事弄人,仕途坎坷,多年后因才遭嫉,乌台诗案发生,苏轼下狱,弟弟苏辙四方奔走,上书请求皇帝以自己全部的官职换取苏轼性命。

从熙宁四年出京,至熙宁九年,苏轼辗转杭州,密州等地,公元1076年的苏轼,在密州度过了他人生的不惑之年。

彼时,苏轼的父母已离开人世,爱妻王弗也阴阳永隔。唯一的弟弟苏辙也已经有7年没有见过面了。

这一年的中秋,月圆清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洒下清冷的光辉,映照人间的情思,如流水潺潺。

流光似水,有人在月光下起舞,有人在月光里买醉,而有人对月凝望,素影徘徊。

念往昔,思今朝,苏轼心潮起伏,诗兴缱绻,吟唱出这流传千古的思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世间好时节(阴晴圆缺都休说)(4)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创作品不易,请尊重法律,转发请注明出处。

此为今日头条专稿,其他平台录用请联系作者@情说感话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