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努力的程度(前半生刻苦努力)(1)

大唐的诗人多如夜空的繁星,其中不乏小时候就很有名气的神童级别的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别人家的孩子”顶配版。

骆宾王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他七岁时就写出了《咏鹅》,《咏鹅》诗一出,就成了当时最红的“网红诗”。就凭这首诗,他至今都活跃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在最受孩子们欢迎的诗人排行榜中名列前茅。

大唐双子星之一的杜甫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忧国忧民的形象,其实老杜也是妥妥的学霸一枚。他在回忆录《壮游》中写道:“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就是七岁时即已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写了吟咏凤凰的诗。可惜的是这首诗失传了,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杜甫说的是实话,而不是在吹牛。

有“诗鬼”之称的李贺七岁时就能写诗,火的一塌糊涂。当时的文学大咖韩愈、皇甫湜不相信一个小孩子能写出那么好的诗,认为是炒作,他们亲自到李贺家,想去打假。结果李贺小朋友当场写出了《高轩过》,惊掉了两人的下巴。

对于这样神童级别的人,普通人只有羡慕、顶礼膜拜式的份,但有个人却发出“哼”的一声,对此不屑一顾。

因为他不是普通人。

他的名字叫——白居易。

白居易不服是有资本的,因为人家小时候更NB。

他在《与元九书》中写道:“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之"字、"无"字示仆者,仆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

意思就是在他六七个月的时候(这点很重要),就能区分“之”字、“无”字,有人问百十遍都不会错,这就是“幼时之无”的故事。

这就很神奇了,六七个月的小孩,别说普通人,就是神童级别的孩子估计也只会躺在摇篮里啃手指头,更别说识字了,不能不说白居易太N了。

元九就是他的好朋友元稹,俩人一块进考场,一块中皇榜,性情相近,脾性相投,观点一致,就连写诗都喜欢用相同的韵,更不可思议的是两个大老爷们之间居然心有灵犀,能够感应到对方在做什么,是不是很神奇?

《与元九书》本是白居易写给自己哥们的一封吐槽信,当时他被人家从繁华的帝都一脚踢到偏僻的九江,心拔凉拔凉的,想吐槽来抒发内心的郁闷,但一不小心却写成了一篇著名的文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观点就是在这篇文章中提出来的。

有人喝水能塞牙,有人吐槽出名言,看来还是要多读书。

天生聪明的白居易后天的努力更让人吃惊。

“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

就是白天晚上的学习,没有大礼拜,也没有寒暑假。

这样的结果:口舌成疮,手肘成胝。

就是嘴和舌头都生疮,手和肘都磨成茧。

努力到这种程度,想不出名都难啊。

16岁时,学有所成的白居易来到帝都长安,当了一名“京漂”。

当时的小白同学还是一名文坛小白,没啥名气,按当时的惯例,需要有名气的人帮他出名才行。

一天他带着自己的诗去拜访当时的大诗人顾况,顾况当时名气大,尤其喜欢推荐新人,是很多人的伯乐。

这位顾伯乐见到“白居易”三个字可能陡起童心,当即吐槽道:“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就是长安不是什么人都能混的,还想“白居”,门也没有啊!

可当他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又说道:“道得个语,居即易亦”。

意思就是:哥们,我刚才跟你开玩笑呢,你爹太有先见之明了,给你取的这名字很合适啊。

因为这件事,小白同学也成了一个有故事的人,加上顾伯乐的推荐,小白同学喜提一大波流量。

公元800年,27岁的小白同学通过了大唐的公务员考试,进士及第,一炮而红,堪比“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牡丹一样引人注目,他牛气哄哄的在大雁塔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就是我是大唐最靓的仔,未来可期。

白居易这么N是有底气的,在古代科举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五十少进士,就是五十岁考中进士那都还算是年轻的,可见进士是多么难考。

孟郊46岁时考中进士,得意洋洋的写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范进54岁中举,兴奋至极,差点被一口痰噎死。

金榜题名的他并没有停止考试的脚步,此后他又先后参加了“书判拔萃科”和“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的考试,这两科他也是一考而过,简直是考试界的大神,以后考生考试前拜拜他就行了,比吃一根火腿肠两鸡蛋管用。

加盟大唐公司不久,作为后备干部被培养的白居易担任周至县县尉。

县尉是个什么东东官呢?

说白了就是县令手下一个打杂的,按照七品芝麻官的命令做一些鸡毛蒜皮、七零八碎的事。

在唐朝,县尉可不是一个好的官职。

白居易的前辈诗人高适曾做过封丘县尉,工作干得那叫一个憋屈,心力交瘁的他写下《封丘作》: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意思就是这真TM不是人干的活,一个小县城破事还很多,整天跪拜迎接一些装B的家伙,再就是拿鞭子抽人。

白居易的另一位前辈杜甫也曾被任命为县尉。那时的老杜在长安已经“京漂”十年了,混得很惨,没有收入只好到处蹭饭,“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有时饿的实在没办法就去终南山采药为生。可即便混成那样,当知道玄宗皇帝给他安排了河西县尉这一官职时,老杜自嘲式的写下《官定后戏赠》: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意思就是我经天纬地之才,就给我安排一个看人家脸色的差事啊,这叫什么事啊,老子我不干,直接拒绝上任。

还有白居易的后辈李商隐,这位写了不少情诗的年轻人在考场上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终于考上了国家公务员,成了体制内的人,给他安排的官职是弘农县县尉。

结果干了不长时间他就受不了了,直接请假,这是要炒老板的节奏啊。他写下《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

黄昏封印点刑徒,愧负荆山入座隅。

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

我这官当的实在是窝囊,还不如那位被砍去双腿的卞和呢。

由此可见县尉这一官职多么不受人待见。

白居易和他们不同,他不但去了,而且干得还不错。他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百姓疾苦,关心他们的生活,一篇大唐农民生活调查报告——《观刈麦》就这样诞生了。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只有深入到农民中去的诗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那些吹着空调,吃着冰镇西瓜的官老爷们是写不出来的。

白居易的口号就是——我为农民代言。

在周至县白居易还做了一件轰动天下的大事,那就是写出惊世之作——《长恨歌》。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白居易和朋友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几个人很自然地就八卦起了大唐一哥和一姐的故事。

王质夫就说乐天你又有才,又多情,长得还特帅,这么好的素材就是为你准备的,干就得了。

白居易被朋友夸的很舒服,就结合历史、民间传说,加上自己的想象和一颗八卦的心,不久就完成了《长恨歌》。

请允许我当一个诗词的搬运工,搬运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不能搬的太多,怕人家老白来收版权费。

因为学识浅陋,我认为这是我见过的流传的名句最多的一首诗,伸出两大拇指给老白点无数个赞。

这诗一出,立刻红遍了整个大唐。

红到什么程度?由一件事可窥一斑。

有个叫高霞寓的军官想娶歌妓,说好的彩礼都给了,且家里有房有车有存款,简直就是一个金龟婿。但临上婚车了,歌妓非要再发个大红包,理由是老娘我能背诵白学士的《长恨歌》,俺是有水平的人,和一般的歌妓不一样。

结果是坐地起价成功。

红遍大唐的白居易很快引起了领导的注意,把他调回总公司担任翰林学士,相当于老板的秘书,主要工作就是给老板写发言稿。

因为有才,工作做得出色,深受喜爱文学的宪宗老板的赏识,不久就被提拔为左拾遗。

左拾遗的职责就是给老板提意见或建议。

说实话这个官也不好当,如果不提,那是不尽责,不作为;提的多了更不行,谁希望自己身边整天跟个絮絮叨叨的人啊。

他的前辈老杜又被称为杜拾遗,就是因为他曾做过左拾遗这个官,因为整天在老板身边碎碎念,结果被老板撵回了家。

深受老板重视的白居易信心满满的走上工作岗位,他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公司的大事他要发表意见,小事他要谈谈见解,甚至当面指出老板的错误,弄的老板在职工面前很没面子。

连老板面子都不给,更别说别的同事了,白居易写的一些讽喻诗让很多人对他不满。

宪宗皇帝曾向宰相李绛发牢骚说白居易这小子是我提拔的,却不给我面子,惹烦了我让他下岗。

好在宰相不糊涂,替他说了一番好话才不了了之。

公元815年,大唐发生了一件大事——宰相武元衡遭遇恐怖袭击,身首异处。

当时已不是左拾遗的白居易第一个站出来要惩罚刺客,维护公司尊严。但他这个别人眼中的刺头却被以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的罪名赶到了偏僻的地方分公司江州。

这件事对他的打击挺大,坐过山车的的滋味不好受,在江州的他孤独寂寞冷。

他所不知道的是,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在为他的另一次辉煌埋伏笔,直到那时那地他遇到那名琵琶女,所有的悬念全部解开,一首《琵琶行》横空出世: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没有亲身经历,怎能写出这样引人共鸣的文字,所有的委屈,值了。

在江州,白居易也没有辜负这里的美景。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过了一段时间,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又回到总公司。

但被贬江州是他的一个人生转折点,以前的他为国家为百姓大胆直言,不顾个人得失,以后的他则没有了这样的锋芒。

总公司是权力的漩涡,已无锋芒的他不想在漩涡里起起落落,822年他主动申请到基层去,于是老白被任命为杭州刺史。

在杭州,他修西湖,疏六井,做了很多实事,并留下《钱塘湖春行》这首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后来他在大唐的养老院洛阳买了房,在履道里的家里,他和刘禹锡等好朋友吟诗作画,活得逍遥自在。

“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是他在炫耀他家的歌妓长得俊,瞧他那嘚瑟样。

有时候也会发发朋友圈,找朋友来喝酒: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酒我已经准备好了,小炉子也点起来了,快来一块喝杯酒,和这天气就是绝配啊。

这就是传说中神仙般的日子吧。

但再好的日子也有尽头,846年,白居易在洛阳去世。

他的老板宣宗皇帝李忱亲自给他写了悼词: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意思有两个:一是乐天是我公司的优秀员工,他的工作成绩很显著;二是对于乐天的死,我很悲痛。

有大老板的肯定,老白这辈子,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