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甲骨文字时代对三焦论认识的成功知识体系就是天、地、人学说。

那么,天、地、人学说是一个什么学说呢?用钟鼎文化时代的语言来讲,它就是三焦论。用属性数学语言来讲,它就是属性关联关系体系。用现代哲学来说,它就是人类思维逻辑判断的方式方法。

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属性直接关系使用的属性概念作出了属性直接表达。并不用直接与间接来进行称谓。直接连接通常使用阴阳关联关系进行运动抑扬、更相动薄的表达。而间接连接通常使用三焦关联关系进行运动抑扬、更相动薄的表达。它与现代哲学中讲的直接推理与间接推理的定式判断逻辑显而易见并不是一个体系。所以,用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中国的远古文化所以往往无法解释的通畅流利。

这也是东西方文化壁垒的根本原因之一。

如果我们用阴阳来表达属性的直接连接。那么,三焦就是产生间属性接连接连接的第一个结构体系。我们在前面文章中,使用了现代语言讲了“你、我、他”三焦关联关系中的直接连接与间接连接形成的属性相对性,今天我们则用甲骨文时代的钟鼎文化语言再来讲一下天、地、人之间的直接关联关系与间接关联关系的属性化认识。

三焦论与三段论的相同点是直接连接必须有两个属性概念存在。间接连接则必须有三个属性概念存在。而不同点呢?

三焦论中的两个属性概念之间却存在运动抑扬、更相动薄的四象性,三段论则是一种连接的定式一成不变。

同样,间接连接的不相同点也同样是三个属性概念之间存在运动抑扬、更相动薄变化的六气性。

三段论则是一种连接的定式一成不变。

三焦论在“你、我、他”的关联体系中,认识这一问题就比较容易。因为我们天天都在用这种思维方式,大家都有这方面的切身体会。但是,对于“天、地、人”的关联关系来讲,大家接受的教育都是来自西方分科科学的定理与定义。所以很难走进属性运动抑扬、更相动薄变化的运动变化模式。所以,我们需要复习一下以前讲过的阴阳属性关联关系。

两个各自具有阴阳属性的事物之间的直接连接并不像现代哲学认识两个概念形成的直接连接那么简单,它虽然也是两个事物之间唯一的直接连接,但是却有四种不同的内容:我们把它列表如下:甲阴乙阳,甲阳乙阴,甲阳乙阳,甲阴乙阴。

当然这四种属性关系在直接连接中每次只能出现一种,并不可能同时出现。

这样,在三焦体系中,甲乙对丙的属性也会因直接连接的被确定性,而产生对丙的属性结构唯一性。

那么,三焦体系中相对甲乙直接连接的间接关联关系变化后继也只有两种不同的结构形式:甲间接丙阳,乙间接丙阴:或者甲间接丙阴,乙间接丙阳。

这样,甲乙属性直接连接存在四种变化过程。而每种变化过程又有两种间接变化变化过程的后继。于是三焦结构的属性直接连接与间接连接形成的变化关系就产生了八种。我们分别用三焦图来表示如下:

数字的规矩与奥秘(属性数学数字认识的理)(1)

这个图,我们在早期的三焦论文章中曾经讲过。但是,当时并没有通过数字化来进行直接与间接关联关系进一步认识的数数、记数、识数、算数讲解。因为那个时候大家对属性的相对结构概念认识还无法走进与现代数学中数字认识的统一性。所以,没有办法把三焦是如何生八卦的,如何生六气的内容讲解清楚。

但是,我们在思维判断逻辑体系中,讲了直观逻辑与不直逻辑的辩证关系。使逻辑判断的方法认识先行进入了属性数学的思维范畴。

那么,直观逻辑与不直逻辑之间的数字化表达与数理推理形成的属性关联关系是怎么样产生的呢?

由于当时大家对数字的认识还局限在数量,数值,数序的西方数学数理基础上。所以这些东西需要大家逐步进入属性数学的基础知识认识之后,逐步进入数字除了表达数量,数值,数序之外,还能表达什么?

作进一步了解。经过两年多的属性基础理论教育之后,我们对属性的二元唯一相对性,三元唯一直接连接与相对连接的相对性作了系统介绍之后。才能走进先天八卦到底是依据什么样的逻辑判断体系画出来的进行揭秘了。这也是我们真正的走进运动抑扬、更相动薄属性数学核心理念的开始。

赵致生

二○一四年六月二日

上海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