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不是一味的求索和静坐念经就可以的,必须要身体力行才能有所进步

《天下长河》中的于震甲,觉得自己是个“读书人”,懂得是非分寸,而且还是考上的官员,既然是考上的,就是连皇帝都承认自己学识的

而自己只要跟着书本走,就一定不会有错的

所以他读死书,死读书,书上说对就是对,说错那肯定不是对的

天下长河25集于震甲(天下长河于震甲)(1)

所以当靳辅问他:这个人的行为无善无恶怎么办?或者说当时看来是孽,长久看来是善,这又怎么样?

他没有深思这句话,反而烦躁暴怒的说:我不知道哪有这样的事情,

靳辅说:当年隋炀帝耗费国力、民生挖通了这条运河,当事人说他残暴,说他是骄奢淫逸。不顾民生,可是到现在我们一直享受这条河带来的好处,大唐兴盛的时候就靠这条河,要派军队朝发夕至,那你说这是善还是恶?是仁还是不仁呢?

天下长河25集于震甲(天下长河于震甲)(2)

这两句话就把于震甲问的哑口无言,只显示出书本在他眼里,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根本就没有什么分辨力

这也就能 解释为什么陈潢一直要修的减水坝,于震甲却说那是怪物

其实我一直不明白,皇上堂上放着索额图送给他的西洋钟,为何于震甲却没有震惊,说是怪物不详之类的,直到看到于震甲判案,才明白了

于震甲贪名怕死,刚愎自用,用“直臣”的名声来迷惑自己的本心,而他的母亲也一直以“你是个好官”的名声来“鼓励”他

天下长河25集于震甲(天下长河于震甲)(3)

连靳辅也一直说“你是个好官”,所以他一直标榜自己就是一个好官,靳辅因为这个紧急时刻没有用天子剑杀了他

皇上在三省被淹之后,因为这个“好官”没有杀他,但是皇帝真的是因为“好”字没有杀他吗

不,是因为他不贪污,因为他的倔强,油盐不进,这样的人不会被任何一个人收买,也不会跟谁拉帮结派,而且在皇帝面前表现的很硬气

他真的有硬气吗?没有,一点也没有

天下长河25集于震甲(天下长河于震甲)(4)

洪水即将到来,靳辅陈潢令他带领百姓撤离桃源县,他宁死不从,带着百姓雨中跪求,不是他一人前来与靳辅商议,而是利用百姓来威逼靳辅

《知否》里面顾廷烨的嬷嬷第一面就不喜欢朱曼娘,哪怕给她跪下,老嬷嬷躲开,也很是厌恶她

顾廷烨追问,嬷嬷才说:看似柔弱,下跪请求,实则威逼,否则好好的说话不行吗?何必如此呢?可见此人心机颇深

所以于震甲没有骨气,更没有能力跟靳辅“死扛”,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带领着几百人的百姓,前来威逼

天下长河25集于震甲(天下长河于震甲)(5)

当靳辅把他叫进来好言相劝的时候,他竟执拗的说:用你们所有人的脑袋,也不能动我桃源县

说的多么大气凛然,大公无私,但是当靳辅一句:我不跟你说了,说不通

直接请出天子剑的时候,他怂了,几乎站不住脚,一句话没说,同意了

出来面对跟他一起来的百姓的时候,他又变成了那个爱民护民‘’又无力反抗“强臣”的于震甲,一句“我没本事啊”,说的自己像是受到了天大的委屈一样

天下长河25集于震甲(天下长河于震甲)(6)

其实不过是贪生怕死,拿着别人的命来铺自己的路,毫不在意,一旦用他自己的命来为百姓的时候,他就退缩了

最后桃源县的老百姓都迁走了,而他娘不走,为了他娘,竟然又将老百姓叫回来,名曰:保护自己的家园

是在保护老百姓的家园还是为了他自己的私欲,利用老百姓呢?

天下长河25集于震甲(天下长河于震甲)(7)

(也是服了,明知道不淹没桃源县,三省就会受灾,死亡人数不可估计,靳辅陈潢带着河兵,竟制服不了一个于震甲,而且在舍取上,宁可淹死着几百人,也不能去淹没三个省,不计其数的人,竟然让小小的于震甲带着百十人的百姓,硬生生的淹了三个省,为了让于震甲更让人厌恶,编剧也是费心了)

当面见皇上的时候,皇上一骂他,也是吓的不知所措,可只要没说砍头,他就不怕,而且把所有的过错,推到陈潢靳辅治河无工上面,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天下长河25集于震甲(天下长河于震甲)(8)

他不受贿赂是一优良品质,他的人品却不像他拿钱那么干净

他爱护老百姓也不是没有目的的,老百姓愚昧,可以任由他指派命令,判案子也没有什么大是大非的,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这上面他多少还是能拿捏的住的

可一旦对上比他高的官员,比他认知广的人,他便开始与人对峙,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学,批判他人的无知

对陈潢的治河理念,一直以“怪物”为由

对上级的官员,无论大小,在他眼里一律是贪官,特别是在京城,住在寺庙那一段,人们争相给他送礼,他不要也就罢了,竟然指着陈潢靳辅说,给他们吧!他们喜欢

为了显示自己的廉洁,不惜给别人身上泼脏水

这样的人,能算“好官”???

天下长河25集于震甲(天下长河于震甲)(9)

首先,于振甲是个清官,这点没得说,和各路贪官污吏比起来,他是难得的清廉,清廉到了完全无愧于心的地步(他也就这点能拿出手来)

说他是个好人,这个不敢苟同,他的目的并不单纯,他只是利用老百姓给他的名利上添彩

清廉也是添彩的一部分,否则陈潢蛊惑他去抢粮的时候,他就不会去抢了

看似是为了老百姓,其实也是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选择

天下长河25集于震甲(天下长河于震甲)(10)

他并不是无所求的,只不过他要的不是钱而已,也不是好吃好喝,而是道德的金身不破

他要的不是物资上的,而是精神上的满足,这样的人为了那个“精神”可以放弃一切

天下长河25集于震甲(天下长河于震甲)(11)

而所有的一切又都是他所利用的对象,他坐而论道是为了那个精神,他顽固不化也 是为了它

根本不是无欲无求的,不过是只有利用百姓的无知,才能填满他那个所谓的“精神”

因为只要比他认知略高一点的人,就能看透他,这样的人不会进步,而且还会是一个大大的罪恶源#天下长河征文#

天下长河25集于震甲(天下长河于震甲)(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