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歌《月亮出来亮汪汪》(吟唱一首来自大安市嫩江湾的心底的歌)(1)

“小满雀来全……”二十四节气歌(关东版)中的一句。在我心里,它是一首唱不完的歌,从孩提一直唱到了今天——在意它,是我心里的一种别样期盼:听小鸟歌唱,看天上花开……

知鸟人讲:雀,鸟的一科,特指麻雀,也泛指小鸟儿。它们的鸣叫,其实是歌唱。为谁而唱?为爱而歌。而歌者都是雄性,意在以优美的歌声赢得异性的一片芳心。这话我信!

春回大地,冰雪消融之时,便有小鸟飞回大安嫩江湾。最早飞回的,要数旅鸟——云雀儿,家乡人也叫它鹅乐儿。立春一过,阳气回转,就可看到它的影子。它不入山林,归来便落脚田间、草原、河谷、江滩等地。紧随其后,陆续飞回的便是三道眉和它那些同科同属的鸟哥儿、鸟弟儿,鸟姐儿、鸟妹儿了。飞回来,也不做任何声响,只是悄悄潜入,落脚于田野与村前屯后的树林里。那一段时间,它们在林地里,只是窜来窜去地低飞,偶尔“吱”“吱”地叫上几声,像是在寻找同伴,又像是见面后的问候与寒暄。清明过后,随着天气转暖,原野、林间才依稀有了鸟儿的歌唱。最先领唱的还是云雀儿,天麻麻亮,它便冲上了天空,飞翔中一路播撒清丽而婉转的歌声。有领唱,就有纷纷的附和——接下来便是独唱、合唱、轮唱……此起彼伏。唱出了太阳,它们还要背负丽日唱一个上午,抑或一个晌午、小半个下午。于是,关东大地春歌飘荡……

云南民歌《月亮出来亮汪汪》(吟唱一首来自大安市嫩江湾的心底的歌)(2)

云雀儿歌唱时,有别于其他鸟,它们不立于枝头唱,偶尔站在田垄或草原的小土堆唱上几句,多是边飞边歌唱。飞到了它的高度,便悬于空中而歌唱,只是两眼瞄着的是它们已做好的窝儿。乡亲们说,这是鹅乐儿在“叫窝”,意在宣誓家园主权;也有“照窝”之说,照看的意思,为孵窝的雌鸟站岗放哨。它那翅子轻轻地、蝉翼般地扇动着,它那歌声,恰似一股清泉,从喉咙里流淌出来……

云雀领唱后,便有众多小鸟儿相随,百灵、铜嘴腊子、黄雀、夜莺、红点颏、蓝点颏、红麻料、青麻料、柳叶(柳莺)等擅歌的鸟儿,不间歇地歌唱起来……或是空中,或是林间、草原、江滩、河谷……如此,远近高低,各展歌喉。至午后,多数鸟儿的歌唱渐次歇息,只有红麻料、青麻料等鸟儿唱得最欢了。它们聚集枝头歌唱一阵,便忽地落地觅食,偶有动静,又立刻飞到树上,继续歌唱,直到黄昏……

云南民歌《月亮出来亮汪汪》(吟唱一首来自大安市嫩江湾的心底的歌)(3)

有经历的人都知道,小满这天真的到了,那田野、林间反而清净了下来。而后,虽偶尔有小鸟鸣叫,那也是孤零零的,绝不是歌唱,仿佛是询问,或是回答,只能作“鸟语”了。

鸟儿们都去哪儿了呢?其实,小鸟们在小满之前就已聚齐了,它们于各自的歌唱中,确定了恋爱关系。小满,好似婚期,这天一来到,它们便集结,或于一个清晨,或是在一个傍晚,开始了转场——由田野、草原、林间,转入到江湾、河谷等僻静地带,那里有茂密的柳条通、芦苇荡、塔头林、蒲草沟、蓼花塘……共赴那里,各自选择心仪之地,各筑爱巢,繁育宝宝,传递生命……嫩江湾成了鸟儿们的天堂。

我说“看天上花开……”是小满后,嫩江湾的一道特别景致。

幼时,云淡风轻的日子,约上两个小伙伴,挎上菜篮子,便向嫩江湾奔去,那时虽是满眼的绿意,可仍是“草色遥看近却无”……而江滩地的婆婆丁、苘麻菜、小根蒜、酸木浆之类的野菜,也才刚刚露出地面。要剜点儿野菜,须是弯着腰、眯起眼睛仔细找。真的,哪怕剜得一点点儿,都得费尽满地找针的功夫。累了便躺在软乎乎、热烘烘的向阳山坡,仰望蓝天白云之时,眼前不时有鸟儿低空飞过,扑楞楞地一展翅膀,那红色、黄色、蓝色、绿色、棕色、白色……流光溢彩般地忽而闪现,成双成对地飞来,又成对成双地踅去。虽是它们瞬间的影子,可却像花儿般绽放,印在了碧蓝的天空,印在了孩子们的心底。

忽地坐起,好奇的眼睛死死地追随它们的去向,终于在不远处那树的枝头上发现了它们,一只又一只,满枝满树的。个个都昂着头,又俨然成了那树枝丫上的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蕾,也不歌唱。没一会儿,又纵身飞下枝头,去做它们各自欢喜的好事儿去了。而这个时候,除早晨和正午时光,才有少数鸟儿,闲情地小唱一番,曲子都很短,多数是独唱,是怎样的情感表达,很难说得清,更像是鸟儿问答。无论怎样,歌者不再像小满前那般的激情澎湃了!

云南民歌《月亮出来亮汪汪》(吟唱一首来自大安市嫩江湾的心底的歌)(4)

鸟儿们的落脚之地,渔家人是可以抵达的。可他们都遵循先辈们的心口相传——“不捕三月鸟,不钓三春鱼……”渔家人也这样教导后人,代代相传相守。于是,嫩江湾成了小鸟儿们最好的家园,最温馨的新房,最理想的产床。渔家人仁慈为怀,不但与人,与鸟儿、鱼儿和那些行走的小动物,也都如此,因而嫩江湾无处不显示着它的大爱。

谷雨过后,应是4月25日上午,算是入春以来最难得的好天儿。好天气就有了好心情!于是,早饭后我便信步去了趟嫩江湾,做了今年的第一次“打卡”。

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的南门,距我住的小区约有二里地远。去也无需打车,步行就十分八分钟的,权作餐后的一趟遛弯儿。走出城区,便可见蓝天白云之下,绿柳如烟的嫩江湾了。寻个高度,但见一坡坡的杏花,一沟沟的京桃花、海棠花……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色如霞。而沿路两侧,那榆叶梅的粉红、连翘的金黄,与柳的鹅黄相融,绘就了一幅嫩江湾的春景图。去嫩江湾,原本是想拍摄些各种盛开的花,或这花与那山水相映的美景。可走进公园,立刻被这里鸟儿们的歌声所吸引,特别是有一些已是久违的歌唱,首首都恰是老歌,曲曲都经典,听了亲切也愉悦。那时刻,从鸟儿的歌唱中,我立马分辨出几个特别高音儿,唱得响亮而婉转的,绝对属于铜嘴腊子。不时还有鸳鸯、伯劳(胡布拉)的歌唱与鸣叫。再静静地仔细聆听,还依稀有三道眉、红点颏、蓝点颏、红麻料、青麻料、黄鹡鸰、灰鹡鸰、白鹡鸰、柳叶鸟的歌唱……那一只只、一群群鲜活的小鸟儿身着花衣,雀跃于我的眼前。感觉回到了童年,一切也仿佛昨天……

云南民歌《月亮出来亮汪汪》(吟唱一首来自大安市嫩江湾的心底的歌)(5)

嫩江湾于2010年被当时的国家林业部湿地中心批准为“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试验)”,经过十多年的恢复、修复、保护,这里的生态得以根本转变,2014年即被评为4A级景区。走进去,听说正全力创5A级呢!这话让我为之振奋。湿地人务实,他们的收获也必是瓜熟蒂落,自然而然的。

一时兴奋,又让我想起了2013年,想起了那场特大洪水过后的转年开春——在嫩江湾那片已被开垦的农田之上,突然耸起一道道新月似的沙丘。这让嫩江湾人警觉起来,痛下决心,遏制流沙漫延,大打绿色生态保卫战,于2016年,将园内3000多公顷耕地,一次“退耕还湿”。这是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其过程之艰难,让人难以想象。不过这风雨彩虹,也真着实绚丽——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面积一下增至3650公顷。之后,便是疏浚河道,恢复湖泊泡沼,植树种草,修复植被……一切都顺应自然,修旧如旧。一水激活,江滩上消失多年的河柳、芦苇、小叶章、香蒲、红蓼等一拥而归。而多年不见的芡实、菱角等特色植物,也都冒了出来。那年夏天,我亲眼见300多只鸬鹚和上百只白鹭、琵琶鹭飞回故里。秋天便有了一群群大雁、如云的野鸭来嫩江湾歇脚过站。那天,与湿地公园朋友交谈时了解到,目前这里有野生植物约169种、野生动物239种,而以白鹤、白天鹅、白鹭、琵琶鹭、大雁、鸬鹚、鸳鸯、野鸭、野鸡等为主的鸟(雀儿)类,要占50%以上,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就有28种之多。让我想不到,童年时最喜爱的腊子鸟、伯劳、戴胜等多年不见踪影的鸟儿,如今也都回嫩江湾繁育后代了。想想,这些可真来之不易!

那天,我放弃了拍照,沿玉龙湖西面栈道,一直走向了烟柳深处。品味无限春光,感受小鸟儿歌唱……漫步间,一句“请放轻您的脚步,小鸟在孵化”的提示语,特别暖心。于是我想起了“小满”,又想起了那句“小满雀来全……”

云南民歌《月亮出来亮汪汪》(吟唱一首来自大安市嫩江湾的心底的歌)(6)

真的,我常为这句关乎农时的“节气”歌如何就与嫩江湾鸟儿齐聚的日子相契合,而百思不得其解。而今想来,皆在一个“全”字。而它的获得,又何尝不是一番经历?“全”,当是一番世事沧桑后,尽洗铅华的回归。仅仅是那些植物、动物——小鸟么?绝不,应包含今天我们的理念、态度,以及价值取向……由此,才构成了这个“全集”的生态系统。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周云戈

编辑:于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