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周易》中的经部),既是孔子五十而学之《易》,也是他“增删六艺”中“六艺”中之《易》;孔子学《易》“韦编三绝”,写下了述评之文(《周易》中的传部),称为易传,经传之后合为一册曰《周易》。

《易经》中有两个特殊的卦,《易传》谓之为易之门户阖辟之卦,即乾坤二卦;所谓特殊,就在于二卦青一色的纯阳与纯阴;易变,即阴阳互反的变化,或阳变阴或阴变阳;非乾坤之诸卦,皆是阴阳混杂不纯之卦,故立乾坤为诸杂卦之门户卦,居于诸杂卦之首,以示乾坤阴阳为易变的主体元素。

以下列八经卦符形便可轻松地推排出六爻重卦符形。如亁兑相重,乃兑上乾下之象即卦象;艮坤相重,乃上艮下坤之象即卦象。如是两两相叠即可重出六十四卦象。自重之卦,卦名不变;如亁重乾仍为乾,坤重坤仍为坤;类推。

六爻全动乾卦用九坤卦用六(也谈乾坤卦用九)(1)

八经卦,两两相重可叠出六十四卦

回到正题:

所谓“用九”、“用六”之说,出于乾坤二卦。诸卦皆为六爻卦(《易传·说卦》:“故易六画而成卦),六爻杂卦皆含一条卦辞六条爻辞,唯乾坤卦与之异,表现出其特殊性,不同于其它六爻之卦,即亁坤另有无爻位的用九、用六之辞。

所谓“用”,动词,乃使用、采用也。有认为“用”为“不用”之义者,非也。

卦有卦象,爻亦有爻象,爻象非卦象,但亦以六爻卦为爻象。三画之卦谓曰经卦,即常说的八卦;六画爻卦谓曰重卦,即为两经卦相重而成之卦;不论是卦之象、爻之象,都是以重卦。析卦皆以卦爻对应之为分析判断吉凶的依据;当然,具体取则基于八经卦,以经卦之,一个六爻重卦即有两

卦之卦辞曰:元亨利贞意就是从始至终都能通达顺利而吉利。卦的卦是六条阳爻,也就是说,元亨利贞这一判辞是建立在以卦六阳为的前提基础之上的;非如是,是不可以元亨利贞论断的。

用爻之辞是六爻之外的辞,没有爻位,却总括六爻辞义,具有提纲挈领的提示作用;作用就是强调。用什么呢?用九(用六意义同)。

为什么要用九、六呢?因为九、六代表了卦爻之性;九‬是‬阳‬之‬数‬,六‬是‬阴‬之‬数‬,用九‬‬就是用‬阳‬,用‬六‬就是用‬阴‬。阴‬阳‬是‬绝对的对‬立元‬素‬‬,相‬混‬则‬杂‬,杂卦‬‬诸‬各‬异‬‬‬;阴‬变‬阳‬,阳‬变‬阴‬,都‬是‬建‬立在‬确定了‬爻‬位‬阴‬阳‬本‬性‬的前‬提‬下‬作‬出的‬判断;这‬也‬是‬爻‬题‬以‬“初‬二‬三‬四‬五‬上‬”表爻‬‬序‬,以‬九‬、六‬表‬阴‬阳‬的‬来‬由‬。

乾卦上九的爻象为重卦兑上乾下,五阳一阴,一阴据五阳,乃为阴统阳之象;故上六爻辞曰:亢龙有悔。有悔则非吉。《易传·乾文言》曰:“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亢‬龙‬乃‬亢‬奋‬之‬龙‬,居‬上‬却‬不‬阳‬,九‬贵‬而‬无‬位‬,居‬高‬无‬民‬无‬同‬党‬更‬无‬辅‬;阳‬动‬化‬阴‬故‬有‬悔‬。未‬用矣‬!

对照之上六爻辞: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表现的正是一场阴阳争位之战,亦亢龙因战而“悔”的来源。《易传·坤文言》曰:“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意‬为‬坤‬阴‬无‬龙‬之‬阳‬,为‬抗‬争‬于‬阳‬而‬自‬称‬为‬龙‬;结果两‬败‬俱伤。上‬九‬、上‬六‬实‬为同‬位‬‬阴‬阳‬交‬错互‬易而‬不‬当‬位‬‬‬,体‬现‬为‬真‬假‬之‬龙‬相‬争‬一亢‬一‬‬战‬,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故‬乾‬坤‬卦‬分‬别附‬‬以‬用‬九‬、用‬六‬之‬辞‬明‬示‬:阳‬必‬用‬九‬‬‬‬‬,阴‬必‬用‬六‬;‬阴‬阳‬是‬《易经》之‬魂‬,乾坤乃‬易‬变‬之‬门‬;由此开‬启‬阴‬阳‬易‬变‬之‬道‬,一‬阴‬一阳‬之‬谓‬道‬

用九 见群龙无首,吉。群龙即六爻皆阳,同党共进,没有异出,自然吉祥;唯有用,方能与六阳卦之象保持了一致,得元亨利贞之吉;现之象,不纯一,无以言之。

用六 利永贞。用之阴,无疑阳之战,有从阳之性,也就利好永久。坤卦上爻之象为卦,上艮下坤,一阳乘五阴,未至纯;与乾卦上爻的上兑下乾象一阴据五阳构成相错,故上九、上六有阴阳相交,归位之争,这是乾坤卦的另一特殊点,与诸卦上爻物极必反的主体概念不尽相同,旨在强调各爻九六对称的互应性。

创《易》者,以纯阴纯阳之乾坤卦为例,暗示了阴阳有互变交错的关系;在爻辞的叙述上,明显地以进程顺序递进展开,环环相扣,有始有终,与卜筮之辞本就杂乱无序的零乱散见不同,意在强调爻动有位,位有时序。爻辞有象,析卦据象;如乾上夬象坤上剥象,据便有四重卦(包括内互卦)八经卦为供析卦之用,依卜问之事据分析足矣,加之爻辞为辅,作出判断不难;正如《易传·系辞》所言:“系辞焉,以断其吉凶”,辞象合一断卦,是断卦的基本之法。

下面来实际看看乾坤六爻互应之爻辞:

亁‬卦‬ 初九 潜龙勿用

坤‬卦‬ 初六‬ 履‬霜‬,坚冰至‬

亁‬卦‬ 九‬二‬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坤‬卦‬ 六‬二‬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乾‬卦‬ 九‬三‬ 君‬子‬终‬日‬乾‬亁‬,夕‬惕‬若‬,厉‬,无‬咎‬

坤‬卦‬ 六‬三‬ 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乾‬卦‬ 九‬四‬ 或‬跃‬在‬渊‬,无‬咎‬

坤‬卦‬ 六‬四‬ 括‬囊‬,无‬咎‬,无‬誉‬

乾‬卦‬ 九‬五‬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坤‬卦‬ 六‬五‬ 黄‬裳‬,元‬吉‬

乾‬卦‬ 上‬九‬ 亢‬龙‬有‬悔‬

坤‬卦‬ 上‬六‬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重卦夬‬为乾之上九爻的爻象,其上六爻辞亦可作为乾上爻断卦的依据之一,其辞曰:无号,终有凶;对亢龙有悔的理解分析,自然有了进一步扩展的空间!而重卦为坤卦上六爻的爻象,上九爻辞亦印证了坤上六的不利: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阴以小人之心疑阳而战,血洒于野,吉凶也有了更明晰的判断!

乾坤强调用九用六,意义在于阴阳中的地位唯一性,主导着变;“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亁,一阖一辟谓之变”,乾坤打开了易变的大门,“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所以,用九用六易经中的意义重要性地位也就显而易见,不可言喻;它就是阴阳,就是乾坤

2022-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