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入站要离职吗(退站失业博后为啥这么难)(1)

来源:本文转载自青塔人才,已获得授权

不久前,西南大学人力资源部发布《关于对2021年超期在站博士后人员做退站处理的公告》,对28名博士后进行退站处理

这批博士后之所以遭到退站处理,是因为他们的在站时间超过了6年。

而对于博士后的在站期限,国家有着相应的规定。

人社部与全国博后管委会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意见>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时间一般为2年,根据项目需要可在2-4年内灵活确定;对进站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应当根据项目资助期限和承担的任务及时调整在站时间,最长不超过6年。”(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以查阅本文件)

于是就有了学校这份退站处理。

博士后入站要离职吗(退站失业博后为啥这么难)(2)

博士毕业已实属不易,为什么还有人冒着被清退的风险去做博后?

博士后的“学历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博士毕业生数量为6.6万人,普通高校作为不少博士的就业意向,每年新吸纳的研究生人群大约为3-4万人。

这意味着每年都会有两万以上的博士毕业生最终与高校无缘;而那些一只脚迈过高校门槛的博士们,还需要经过激烈的竞争才能够留任。

竞争者越来越多,部分高校开始提高门槛——要求博士后经历。而众多博士面对着这一逐渐抬高的门槛,也不得不加入博士后的行列,“曲线救国”跨过高校门槛

虽然说博士后并不是一个“学历”、普罗大众也分不清楚究竟是“读博后”还是“做博后”......

这样的现象体现出了目前国内高校对于博士后的角色与身份认同的模糊,博士后的身份游离在学生(主要指研究生)、教师、科学研究人员、科研助理之间。

事实上如今的博士后似乎有一种成为半个“学历”的趋势,而且在高校人才的引进、晋升以及与待遇相关的问题上扮演着一个微妙的角色。

部分高校在招聘新人时仅在已经出站的博士后之中选拔;还有一些地方在人才引进补贴方面对博士后有着比较大的倾斜,比如杭州市为出站留杭的博士后人才给予40万元的人才补贴,没有博士后经历的人才能获得的补贴金额仅有前者的1/4

如此看来,一段博士后经历尽管不是必要的,但是可以为人才今后的发展产生相当深远的影响。

博士后,变出花样

从名义上讲,博士后并不在高校的“编制序列”中,“博士后”不是一个名正言顺的存在

但高校吸纳博士后,不仅可以为学校引来大量科研人才,同样也让人才获得了锻炼与培养,短期看也是“双赢”的买卖。

随着高校人才逐渐实行“企业化”管理,如今的博士后也形成了这样几种主要类型:

博士后入站要离职吗(退站失业博后为啥这么难)(3)

师资博士后,顾名思义就是既要教学又要科研。他们在合作导师的指导下,以科学研究为主,同时需要履行作为教师的其他职责,包括教学以及社会服务:

博士后入站要离职吗(退站失业博后为啥这么难)(4)

博士后入站要离职吗(退站失业博后为啥这么难)(5)

科研博士后只需做好科学研究工作,用成果说话,同时无需承担任何教学任务:

博士后入站要离职吗(退站失业博后为啥这么难)(6)

博士后入站要离职吗(退站失业博后为啥这么难)(7)

项目博士后,则是几种博士后中最为“灵活”的一种形式,也是“临时工”属性最强的一类,他们的任职时间就是合作导师的项目的起止时间。项目结束,博士后就恢复自(失)由(业)。正是因此,他们的薪资待遇往往会高一点,所以这也是没有太多套路的“买卖”:

博士后入站要离职吗(退站失业博后为啥这么难)(8)

博士后入站要离职吗(退站失业博后为啥这么难)(9)

充满不确定的出路

说到底,当今的博士后就算衍生出再多的新花样,可能依然不会是稳定的身份

一方面,制度决定了博士后不是一个可以长久从事的职业。我国的博士后基金对博士后在站资助时间有规定年限,期限一到,无论是否完成指标,博士后们不得不面临“为出站后的自己寻找出路”这一问题,并且无一例外。一旦超过六年,还会出现文章开头28人被退站的情况;

另一方面,部分高校为了扩大预聘师资储备,将博士后与助理研究员、特聘副研究员等近年来新诞生的岗位并轨,并实施严格的“非升即走”考核。比如博士后前半程考核标准参照讲师,后半程考核标准则参照副教授......年度考核不合格,则直接终止聘任合同。

所以,对那些本希望能通过做博士后从而留校的人来说,这条路可以走,但难度显而易见。

博士后的路,会越走越窄吗?

博士后入站要离职吗(退站失业博后为啥这么难)(10)

各年度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人数统计 来源:中国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中国博士后管理办公室曾经公布1985年-2019年博士后进出站人员情况。1985年7月, 国务院正式批准原国家科委、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关于试办博士后流动站的报告》,标志着中国博士后制度正式确立。从1985年的1,到2019年的25514......三十余年,进站博士后人数逐年攀升,近几年的增长率基本稳定在10-20%之间。

在站博士后数据的增长、海外博士(后)归国,再加上高校用人要求提高,高校求职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

需要意识到,博士后是通向长期职位的跳板之一,博士后30-35岁的年龄正值科研生涯的黄金时期,不少数据都在印证这一点:比如在几年前,不少学校博士后获自科基金项目数占全校立项总数的20%左右,在部分学校占比甚至接近1/4。

此外,博士后的薪资待遇一直都不算差,却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1985年博士后设立之初,博士后的日常经费为12000元/年,当时国有单位的年薪大约为1100元;如今博士后年薪基本上20万起步,偶尔能够听到部分地区以及高校使出“百万年薪”的条件来吸引博士人才做博后;

而高薪也让考核更加严格,甚至严苛。博士后期满,不少博士后稀里糊涂出了站,“好像卷了,又好像没卷”,最终陷入了一个工作不稳定,前途模糊的泥淖。

博士后制度创设的初衷是培养更加成熟的科研人才、从而推动科研事业的发展。如今不少人却开始担心博士后们的上升空间与前景,或许是时候复习创设时的初衷、对如今的制度进行一番审视了。

青塔人才(公众号:cingta-job)提供各大高校科研人才招聘启事,也长期关注人才人事政策、科研工作、青年教师发展等内容,帮助青年学者以更高的视野和更新的思路获得更快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