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甄女士。

在中国,有一位数学家,他此生最高的文凭只是初中。

他是一个自学出身的人,却教育了千百万人。

数学家陈景润说:“如果没有他的提携,我绝对不可能有今天。”

“我永远是他的学生。”

他左腿因病残废走路时需要画圈,他却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

他说,我不希望死在病床上,要死在工作岗位上。

他就是,“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中国数学第一人”华罗庚。

美国著名数学史家贝特曼这样评价他:“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的院士。”

华罗庚真的是初中毕业吗(华罗庚初中学历)(1)

1910年,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只有父亲经营着一个小杂货店维持着整个家的生计。

小的时候,华罗庚并没有显现的很聪明,甚至还有点笨笨的。他说话含糊不清、行动又笨手笨脚的,甚至经常几科考试都不及格。所以在小学的时候,同学们嘲笑他,并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做“罗呆子”。

好在,这个“罗呆子”遇到了伯乐。

在初二那年,华罗庚的老师王维克看到华罗庚经常在本子上画来画去,涂涂改改。他刚想批评这个学生,结果仔细一看,这位学生原来是在用好几种不同的方式来解题。

此后,王维克便开始关注这个有点古怪的学生。

有一天,王维克在课堂上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

正当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回答说“23”。

王维克非常高兴的告诉大家,这个是著名的“孙子定理”。并在课堂上特别表扬了华罗庚,说如果好好学习,华罗庚的一定前途不可限量。

华罗庚听后十分高兴,便从此爱上了数学,爱上了学习。

初中毕业后,华罗庚考上了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但是由于家里实在没有钱了。

华罗庚只好退学在家帮着父亲看杂货店。

辍学之后,华罗庚没有忘记读书。但是他手里却只有一本《大代数》和一本《解析几何》,为此他找到王维克老师借来一些教材,并用手抄了50页的微积分教材。

为了节省时间,他早早就起来。每次邻居早上起来磨豆腐的时候,华罗庚早就点着油灯看好久书了。

白天,他用所有的时间看书、研究数学题,甚至忘记问候客人。邻居们天天看他看一些奇怪的符号、画一些奇怪的符号,便都觉得这个孩子“疯了”。

就这样,华罗庚用自己5年的废寝忘食自学完成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的数学课程。

华罗庚真的是初中毕业吗(华罗庚初中学历)(2)

1928年,一场流行性伤寒在苏南爆发、蔓延。

当时18岁的华罗庚不幸感染,医生甚至觉得华罗庚已经无药可治,可在半年之后,华罗庚挺了过来。

因为在得病期间反复的用药、发烧,华罗庚的左腿落下了终身残疾。

他在走路的时候要用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

对于这种奇怪的走路方式,他却幽默的说:这是我在做“圆与切线的运动”。

他说:“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

华罗庚真的是初中毕业吗(华罗庚初中学历)(3)

1930年,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论文。

这篇论文正好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了。

他十分激动的问:

“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的留学生?”

周围的人摇摇头。

熊庆来继续问:

“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

大家继续摇头。

后来,有个教员说,好像知道华罗庚,但是他既不是大学教授也没留过学,他只上过初中。

熊庆来更激动了,他当即做出决定:一定要将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来。

这一年,华罗庚21岁。

华罗庚来到清华大学先是做了图书馆的助理员,又做了数学系的助理。

原本熊庆来打算先让华罗庚去旁听解析几何和微积分。

但是,因为早就自学过,华罗庚根本没有去听。

慢慢的,熊庆来在备课的时候遇到疑难时,经常会喊道,“华先生,请过来一下,看看这个题目怎么做?”

“清华来了个天才,连教授都要向他请教!”

这样的话一传十、十传百的在校园里传开了。

1933年,熊庆来和数学系系教授让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登上了清华的讲台,教授微积分。

这一年,华罗庚只有23岁。

后来,他又发表了10几篇数学论文,并自学了英法等外语。

他说“人家受的教育比我多,我必须用加倍的时间以补救我的缺失,所以人家每天8小时的工作,我要工作12小时以上才觉得安心。”

华罗庚真的是初中毕业吗(华罗庚初中学历)(4)

1936年,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

到了剑桥大学后,华罗庚便埋头于数学的学习研究中,当其他学生只选修一门课,他同时选修了七八门课,每堂课都记录了一叠叠的笔记,写满了自己的想法,并且完成了20多篇论文。

1年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华罗庚在英国忧心如焚,立即决定启程回国。

虽然华罗庚因此没有在剑桥拿到博士学位,但当时有人这样评价华罗庚在剑桥学习期间的成就:华罗庚的每一篇论文,都可得一个博士。

回国后,华罗庚成为西南联大数学系教授,并完成了自己第一部数学专著《堆垒素数论》。

这本书的主要研究结果直到今天仍居世界领先地位,并且先后被译为俄、匈、日、德、英文出版,成为20世纪经典数论著作之一。

华罗庚真的是初中毕业吗(华罗庚初中学历)(5)

华罗庚也曾在西南联大开课讲过这本著作,刚开始的时候,教室被学生们围的水泄不通,但是因为课程实在太过深奥,到后来听课的学生一天比一天少,到最后只有两个学生听完了全部课程。

这两个人就是后来的著名数学家闵嗣鹤和钟开莱。

因为时代的原因,1946年华罗庚举家出国避难。

美国伊利诺大学把华罗庚聘为终身教授,并给了他相当优厚的待遇,希望他把那里建成世界级的代数研究中心。

但是当华罗庚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时,拒绝了万人羡慕的优渥待遇,回到了相对落后的中国。

他说:“为了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

回到祖国后,有次华罗庚参加了一个战士的追悼会,这个战士为了一个爆破面的成功,自己牺牲了。这件事对华罗庚的刺激很大,他说:“为什么不能够在生产雷管的过程中,让他的质量百分之百成功?”

于是,华罗庚研究出了优选法和统筹法,并决心要把此方法推广到日常的生产工作中。

因为当时大家的文化水平不高,华罗庚便用折纸条、泡茶喝、十指交叉等方法进行讲解,他还用20年的时间带着自己的学生走遍了国内26个省份,行程超20万公里,这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数以百万计的人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华罗庚真的是初中毕业吗(华罗庚初中学历)(6)

当时,成昆,川黔,贵昆三条铁路线重新开始建设需要华罗庚运算指导,但是工地条件十分艰苦,华罗庚仍坚持要求一定到实地去指导运用统筹方法。

华罗庚真的是初中毕业吗(华罗庚初中学历)(7)

这一想法却遭到了周围人的一致反对,一是觉得他腿脚实在不方便,二来是华罗庚已经50多岁了,禁受不住这样的生活条件,三是工地的具体工程你也不懂,去了也没用。

但是,华罗庚却说:明年比今年一定大一岁,现在不去我以后绝对去不了了,我腿不好是老毛病,肯定一年不如一年;工程不懂我可以学。

于是,在这三条铁路线上都留下了华罗庚的足迹。

1975年,华罗庚患上了心肌梗塞,但是在治疗后他依旧决定继续到全国各地推广统筹法和优选法。

当时,负责抢救的医生说,“如果抢救过来,他也最多活十年。”

华罗庚说,“那我不希望死在家里,我要死在工作岗位中。”

10年后,华罗庚受邀去日本东京大学做学术演讲。讲到最后“谢谢大家”时,华罗庚突然面色发紫,手捂着心脏,紧闭着眼睛摔落在地。

一位伟大的数学巨匠,就此陨落。

华罗庚死后留下五条遗嘱:

一、我死后丧事要从简,骨灰洒在家乡金坛县的洮湖中;

二、我底子薄、基础差、要提倡多干实事、有益的事,少说空话、大话;

三、发展数学花钱不大,收益很大,应该多加扶持;

四、我死后,所收藏的图书及期刊,赠送给数学所图书馆;

五、家中存款每个子女五千元,其余归我妻吴筱元养老用;

很多人认为,华罗庚是一位天才数学家,华罗庚却摇摇头说:

“我是数学家,但不是天才。”

部分资料来源:

华罗庚:一分辛苦一分才

这是华罗庚的一道人生运算题,你会算么?

从穷苦店员到数学大师

数学之神华罗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