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位天使把碗倒在海里,海就变成血,好像死人的血。 ----《启示录》

1976年,人类认识了埃博拉,这个已经在雨林中不知存活了多少年的病毒。

在之后的岁月里埃博拉一次又一次地攻击人类。

2014-2016年,在西非出现的疫情是1976年以来,最大且最复杂的埃博拉疫情。

2018年5月,刚果西北部赤道省确认出现埃博拉疫情,时隔一周,东部北基伍省也出现埃博拉疫情。

2020年,埃博拉病毒疫情仍在继续。。。

埃博拉病毒为什么会长期存在(致死率90的埃博拉病毒)(1)

埃博拉病毒流行图,来源维基百科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出血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病患或被感染的动物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感染,也能通过性接触传播。

生物医学上的一项指标将HIV归为2级,SARS为3级,埃博拉为4级,是人类已知最致命的病毒。它没有DNA,没有RNA,仅仅是某种结构异常的蛋白---朊病毒。

这种微小的物质展现出惊人的抗性,紫外线的照射、电离辐射、高温、各种生化试剂都无法破坏它,甚至人体内的胃酸、蛋白酶都无法破坏它的结构。

感染埃博拉病毒初期会出现发热、疲劳、肌肉疼痛、头痛、咽喉痛等症状,很容易被诊断为流行性感冒。

短短几天后,被忽视的患者开始周身疼痛,七窍流血不止。

同时体内的各个器官开始变形坏死、慢慢分解。

因此有人形容,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是在慢慢融化。

埃博拉病毒为什么会长期存在(致死率90的埃博拉病毒)(2)

图片来源网络

传染病学上有一个公认的规律:如果某种烈性传染病,发病快,潜伏期短,致死率高,它在基础公共卫生设施完善的国家,并不易于传播。

换言之,由于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在感染后几天甚至几小时之内发病,并立即丧失行动能力,其大范围传染给其他人的可能性会显著低于类似艾滋病、结核等潜伏期长的传染病。这就使得他们接触其他健康人群的范围极大地缩小,易于隔离。所以目前来看,传播可能性较小,但我们依旧需要警惕!

血疫中恐怖的文字让我们感受埃博拉的可怕,却是生活中需要直面的血淋淋的现实。

“大自然似乎在逼近我们,高高举起屠刀,却忽然扭过脸去,露出微笑。这是个蒙娜丽莎式的微笑,谁也不明白其中的含义。”

文明与埃博拉病毒,只隔了一个航班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