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从907年朱温篡位到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短短半个世纪,却经历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中间一度契丹还灭亡中土国家,在中原登帝位建立辽国。再加上周边的十个国家及政权,以及每一国家往往要经历几朝皇帝,可以说,这半个世纪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最黑暗的时期之一。

五代为什么这么乱?难道就没有人提前结束这种动乱,实现统一吗?有,这个人号称五代的“战神”,一生征伐,很少有败绩。在他的手上,几乎就结束了五代十国混乱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大统一。但也因为他的一次荒唐举动,不但让好不容易统一和安宁起来的国家重新分裂,并且让混乱的局面再也没法收拾,一直到赵匡胤出现,混乱和战乱才得以结束。

(李存勖画像)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攻陷长安,撵得唐皇东奔西逃。天下各州节度使,以平乱和勤王为名,相继扯起大旗,招兵买马,成为一方势力。

李存勖以及他的父亲李克用、爷爷李昌国原本不是中土人,而是沙陀人。原来是北方的少数民族,突厥的一支。不过与唐王朝一直比较亲善。后来唐王为镇压黄巢起义,向沙陀人朱耶赤心借兵,朱耶赤心平乱有功,被唐皇改名李昌国,并封为振武节度使。后来李昌国的儿子李克用继续帮助唐皇平乱,把黄巢撵出长安,因此又被封为河东节度使,晋王。这样,李氏家族便成为唐末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

各节度使虽然拥兵自重,可谁也不敢率先称帝。这层纸最后被朱温戳穿。

907年,朱温废掉唐哀帝,建立梁朝,定都开封。朱温称帝后,自然变成全国人民的公敌。很多节度使就以讨伐朱梁,复国大唐为理由,大肆组建军队。比如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四川节度使王建、镇海节度使钱镠、卢龙节度使刘仁恭、武安节度使马殷、威武节度使王审知、岭南节度使刘隐、成德节度使王镕、魏博节度使罗弘信等等。处在晋阳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父子自然也不甘寂寞,更何况他们还被唐皇赐予国姓。

在朱温建立后梁的第二年,李克用就去世了。去世之前,李克用拿了三支箭交给李存勖,对他说:“我一生有三件大事没有完成,你要帮我完成!第一件,讨伐刘仁恭、攻克幽州;第二件,北逐契丹,解除北方边境的威胁;第三件,消灭朱梁,恢复大唐!”

这三件任务,说白了就是一统国家,建立一个太平盛世。为什么这么说呢?

那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只不过是众节度使中的一个,为什么要单独提出来说呢?一者,刘仁恭本来是依附李克用的,但是他反复叛变,在梁、晋之间依违不定,可以说给河东带来了太多的麻烦。二者,当时虽然还有众多的节度使,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征伐以后,这些节度使的力量其实已经很有限。在李克用去世的时候,天下基本上形成了梁(朱温)、晋(李克用)、燕(刘仁恭)三家分天下的态势。因此,消灭刘仁恭,便意味着荡平天下诸侯。消灭朱梁,便意味着一统天下。北逐契丹,便意味着保天下太平。

李存勖谨记他父亲的遗嘱,把三支箭放在太庙里。每次出征之前,就到太庙里请出一支,放在锦囊里,带在身上,作为镇军之宝。打完胜仗以后,又把箭还归太庙。

李存勖骁勇善战,又深有谋略。原先唐昭宗对他非常赏识,曾开玩笑说:“此子可亚其父!”因此又被称为“李亚子”。说他亚其父,虽是勉励,其实还是低估了他。因为和他父亲比起来,他不但勇猛不弱,在谋略上更要高出一筹。

李克用病逝,李存勖面临一个内忧外患的局面。内忧,是李存勖的叔叔李克宁想乘机篡位。外患,是朱温立刻发动大军,进攻河东的屏障潞州。但是李存勖从容不迫,一面设计捕杀叔父李克宁,一边设疑兵计,亲自提兵前往潞州,趁大雾突然包围梁军,截而歼之。李存勖一战成名,连朱温也哀叹道:“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至如吾儿,豚犬耳!”意思就是说,李克用虽然死了,但他有个好儿子!哪里像我的那些儿子,简直就是猪狗。

历史上最会打仗的5位战神(他是五代第一战神)(1)

(战神李存勖,网络配图)

接着,李存勖再发动柏乡之战,长途奔袭,诱敌出洞,以三千骑兵,打败朱梁八万大军。朱梁从此再不敢主动出击。

911年,李存勖又在高邑打败朱温亲自统帅的50万大军。朱温从此一蹶不振,最后被他自己的儿子杀掉。

紧接着,李存勖直扑燕地,攻破幽州,抓获刘仁恭父子,带到太庙斩首祭祖。

三年后,李存勖又大破契丹兵,把侵入幽州的不可一世的耶律阿保机赶到北方。可以说,短短三年,他基本上就完成了他父亲交给他的三件任务的一大半。

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称帝,接着灭梁,统一北方。

可诡异的是,李存勖当了皇帝后,突然就失去了早期那种气吞山河的霸气和斗志,不像所有的开国君主一样,励精图治,推陈出新。而是一门心思放在了个人爱好——演戏上。

历史上最会打仗的5位战神(他是五代第一战神)(2)

(李存勖,网络配图)

严格地说,李存勖在演戏上还真有些造诣。他精通音律,能填词谱曲,俨然是一个大音乐家。他谱的曲子现在已经不失传了,但他填的词还有四首流传至今。咱们在这里看两首——

《一叶落》:一叶落,搴珠箔,此时景物正萧索。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往事思量著。

《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忆别伊时,和泪出梦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不错吧?但他实在不该把这些作为他的主业,最后也因此,当皇帝三年,就命丧伶人之手。接着李嗣源带兵进京平乱,中途却被人拥戴造反,进了京城,虽然没有改朝换代,还是大唐。但是,“节度使造反”,以及士兵喜欢“拥戴节度使造反”,这两个造成五代动乱的非常重要的祸根便因此种下了,而且越来越恶性循环地往下发展。

另外,在用兵上,李存勖手里有五代最强悍的军队,却没能一鼓作气平定南方和西南,抗击刚刚兴起来的契丹。此后,整个五代时期,南方和西南的问题再也没能解决,而契丹也一步步坐大,直到后晋的时候一度灭亡中土国家。北宋建立以后,也把契丹(辽国)无可奈何,终于酿成灾祸。

治大国如烹小鲜,何况是刚建立的,百废待兴的国家,必须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小心而敏锐。但是皇权又是一个高高在上缺乏约束的怪胎,皇帝要想偷懒,要想放纵,谁也拿他没办法。真是可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