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每一个知道大禹的人都是从听大禹治水开始的,尤其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舍小我成就大我的天下情怀,都被大家传颂。不过深入了解大禹治水的起因后,对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背后的原因或是另有隐情,可能是压抑在心里的恐惧。

大禹治水为什么不过家门(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还是不敢入)(1)

禹是黄帝的玄孙,他的父亲叫做鲧。尧帝即位后,洪水滔天,浩浩荡荡高山都淹没了,老百姓深受水患。尧帝要找人去治水,四方诸侯推荐了夏禹的父亲鲧。但是尧帝并不认同鲧的才能,说鲧这个人不遵守天命,行为不正,毁败同族,不能够任用这样的人。史料中没有详细介绍鲧这个人到底品行怎么样,毕竟这都是上古人物。不过我们从人物的出身假设一下,鲧也是黄帝的后裔,算是皇族出生,鲧父亲也因没有大的功绩未能继承帝位。治水如果成功那是多么大的功劳啊,尧帝是否害怕鲧功高盖主呢?不过在各方诸侯的极力推荐下尧帝还是让鲧去治理水患了,因为在当时除了鲧没人能再胜任这个职位了。

大禹治水为什么不过家门(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还是不敢入)(2)

可惜,鲧不争气啊,他的方法出了问题,只会用挡的方法,没有合理的疏通水道江河,治水九年未有成效。《史记—夏本纪》里记载"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而得舜。"假如当时鲧治水成功,那继承尧帝位的当属鲧了。舜帝继位后,巡视四方,看到鲧治水无功,于是把他流放了到了羽山,最后鲧死在那。最可怜的是"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竟没有人为鲧鸣不平。

大禹治水为什么不过家门(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还是不敢入)(3)

舜帝诛鲧之后,诸侯再次举荐鲧的儿子禹去治水。舜帝对于禹说的"女平水土,维是勉之。"这或是鼓励还是威胁呢?毕竟舜帝此前流放了禹的父亲啊,禹听到舜的这句话能不心存恐惧吗?禹叩谢这份功劳,让给于契、后稷、皋陶。禹是比他父亲智慧的,鲧接受治水任务是没有谦让的,这也看出了禹的聪明之处。

大禹治水为什么不过家门(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还是不敢入)(4)

禹接受治水人物之后心理肯定时刻会想起他父亲的下场,去之前已经替自己想好了后路了。出发前他娶了个老婆,算是留个后吧,四天后出发治水。治水过程中都是亲力亲为,全程战斗在一线。"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史记—夏本纪》中的这段描述很现实的反应了禹的处境。

大禹治水为什么不过家门(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还是不敢入)(5)

禹第一次过家门的时候知道老婆怀孕,在门前招收让他进来,第二次是他老婆分娩的时候,第三次是儿子十岁了,在门口拉着夏禹的衣服叫爸爸,他都没有进家门。治水没有成功,时刻处于被诛的人,哪敢留下把柄啊,你一旦回家了,下面的人打个小报告,说你怠慢治水,搞不好全家人都的跟着流放啊。好在最后禹在前人的基础上治水成功,凭着这一功劳以及自身的品德赢得了诸侯的拥戴,顺利的继承舜的帝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