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好呀,我是予默。

今天分享过稿作者欧阳夕夏的文章,听一段好朋友和闺蜜的故事。

01

有人说,好朋友和闺蜜的区别是:一个是可以玩到一起的,另一个是懂得彼此,可以无话不谈的。

我和娟子的初相识,是在小学时期。

白皙的皮肤,乌黑的头发,笑起来嘴角两旁浅浅的酒窝。“这个女孩好甜啊,给别人的感觉就像是吃了一颗甜甜的糖果。”这是我对娟子的第一印象。

那时,我们在电视上或学校广播里听到好听的歌曲,都会拿个小本子把歌曲抄录下来。

我们都喜欢听歌,优美的旋律给我们平凡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相同的兴趣更让我们有着聊不完的话题。

我们一起骑自行车上学,一起课间散步,一起放学回家。

记得有一次,在骑车回家的路上,突然下起暴雨。雨水拍打着我们的脸颊,模糊了视线。我们努力地睁开眼睛,继续向前骑行,却因为看到彼此被淋成落汤鸡,而开怀大笑。

算起来,她是我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朋友。

外婆家门前,有一棵梧桐树。绿油油的树皮,叶子大大的,像巴掌。一层层,一串串,长得密密麻麻。我和娟子总喜欢用手环住它,围着它转圈,一圈又一圈,累了就坐在树下休息。

有一天,我们突发奇想,拿出小刀在绿油油的树皮上刻上了对方的名字。后来想想,它当时一定痛极了。

我们在树下嬉笑打闹,而梧桐树上的名字随着树的成长也在长大。这棵树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也见证了我们的友谊。

幸运的是,踏入社会我们也在一起工作。工作很累,属于那种拼时间拿工资的,因此我们常常工作到凌晨。

在那难熬的日子里,我们互相帮助与鼓励。那时候还没有“闺蜜”这一种说法,如果有,我想我们就是。

你是我的朋友我却不是你的朋友(我的好朋友不是闺蜜)(1)

02

后来,另一个女孩的出现,我和娟子之间的关系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

那天正好休息,娟子觉得没有睡好想补觉。而我待在宿舍也感到枯燥,于是便跑到附近网吧上网,准备看看电视,玩玩游戏。

“薇薇,你就坐到那里去吧,正好你们认识一下。”

我听到声音回过头,网吧老板的儿子领着一个女孩指着我旁边的座位说道。

女孩扎着低马尾,一双眼睛水灵灵的,全身上下透露着一股清纯的气息,像六月盛开的栀子花。

“你也喜欢玩炫舞吗?”看着我电脑屏幕刚打开的游戏界面,她先开了口。

“我不太会,很菜的。”我也如实回答。

期间,我们时不时地谈论一些关于游戏的问题,通过交谈也对彼此有了一定的了解。

我原本以为,她是一个安安静静的乖乖女,可没想到,聊得次数越多,她那豪放的本性便暴露无遗。

她和我们讲在学校发生的故事,讲到精彩之处,声音越说越大,甚至激动的从床上站了起来,好像被解除封印,越聊越起劲,也越来越“疯”。

“嗯?这和我刚认识的是同一个人么?”看到这里,把我都给整不会了。“静若处子,动若疯兔。”这句话简直就是用来形容她的。

你是我的朋友我却不是你的朋友(我的好朋友不是闺蜜)(2)

03

在日复一日长时间的无聊工作里,我感到身心俱疲。于是工作之外的休息时间,我越加的想要通过游戏来缓解,让我有勇气继续坚持工作。

因此那段时间,只要一有空,我就和薇薇一起去网吧跳炫舞,飙飞车。

玩游戏时我很努力,可依旧很菜。薇薇嘴上说着嫌弃,在组队模式时却依然愿意和我一组。嗯,就冲这点,我很感动。

娟子休息时,我们去网吧也会叫上她,刚开始她可能是想图个新鲜,也会跟着我们一起去。

不过她对游戏之类的不太感兴趣,只是刷刷肥皂剧,所以这之后,我们再叫她去时,她也没再去了。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我和娟子的关系似乎有些疏远,而我当时并未察觉到。直到觉察到这点,却有些晚了。

你是我的朋友我却不是你的朋友(我的好朋友不是闺蜜)(3)

04

娟子嫁到了外地。

刚开始我们还会频繁地发消息询问彼此的生活。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都有了各自的家庭,我们的联系也渐渐少了。

我想,我们的友情是败给了距离。

然而,我和薇薇虽然也都已结婚,但是我们离得很近,只有几百米的距离。我们经常约着一起出去逛街喝奶茶,而且无话不谈,大到家庭琐事,小到芝麻点点。

我们没有距离的困扰,可以随时见面联络感情。

我认为,不论是友情还是爱情,都不能忽视距离的影响。

当你不开心、委屈难过的时候,你是愿意在手机上与远在他乡的朋友视频聊天,还是愿意和身边的朋友约在奶茶店边喝边聊?

好的感情,是时常联系经常见面维系起来的;好的感情,也从不怕经常打扰,而是不再打扰。

你是我的朋友我却不是你的朋友(我的好朋友不是闺蜜)(4)

光阴荏苒,物是人非。外婆家门前的梧桐树还在,但上面的名字渐渐模糊,已不是最初的样子。

结果,我认为理所应当的闺蜜成了朋友,而意料之外的朋友成了闺蜜。

作者简介:欧阳夕夏,妄想成为一个比纯甄还真的人。

图片来源:《千与千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