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什么什么骨立(一天一成语:哀毁骨立)(1)

成语什么什么骨立(一天一成语:哀毁骨立)(2)

【成语名字】:哀毁骨立

【成语拼音】:āi huǐ gǔ lì

【成语释义】:哀:悲哀;毁:损坏身体;哀毁:因悲哀过度而损坏身体;骨立:消瘦到极点,只剩一副骨架支撑着。原指旧社会居丧期间,悲哀过度而损坏身体,以致消瘦得仅有骨架支撑着。现泛指悲伤过度而过分影响键康。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哗《后汉书.韦彪传》:“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赢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

解释:魏文帝听了以后生气的说:你们如此宽容,鲍勋这斯岂能活命,把三官给我抓起来跟那些犯人关在一起,让他们跟十鼠同穴一样。

成语什么什么骨立(一天一成语:哀毁骨立)(3)

【成语用法】:作主语、分句;形容守孝期间悲痛尽礼。

【近义词】:无肠可断、 销毁骨立、 形销骨立、 哀毁瘠立

【反义词】:哀而不伤、 满面春风、笑逐颜开、 眉开眼笑

【成语造句】:

1、听到推心置腹的好友突然去世的消息,本来就体弱多病的老王没过多久便哀毁骨立。

2、他的父母都去世了,一时之间他接受不了,整日悲悲戚戚,哀毁骨立。

成语什么什么骨立(一天一成语:哀毁骨立)(4)

【成语故事】:

魏晋时期,有两个大孝子:和峤和王戎。王戎是竹林七贤之一,和峤也是以珍重自爱,有盛名于世。二人都是同朝为官,也是出了名的大孝子。

非常不巧的是,和峤和王戎同时遭遇大丧。这对两个孝子来说都是十分难过的事情,但是两人的表现却截然不同。和峤按照传统的治丧礼仪,披麻戴孝,乐队鼓手演奏,摆下宴席招待亲朋好友等。待父母下葬后依旧丁忧嚎哭数日,整日粗茶淡饭。而王戎却不同,王戎没有遵从传统的治丧礼仪,整日不吃不喝,跪在父母坟前,饿的只剩皮包骨,也没有请乐队鼓手演奏,更没有招待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

晋武帝知道二人的事情,于是对刘仲雄说:“我听说和峤悲伤过度,这让我有些忧心忡忡。” 刘仲雄开诚布公地回答:“和峤虽然极尽礼数,但精神元气并没有受损;王戎虽然没拘守礼法,却因为哀伤过度已经形销骨立了。所以我认为和峤是尽孝道而不毁生,王戎却是以死去尽孝道。陛下不必担心和峤,而应该为王戎担心。”

成语什么什么骨立(一天一成语:哀毁骨立)(5)

和峤按照风俗守孝三年,神气丝毫没有损伤。而王戎在父母的灵前搭了一个小棚,整天陪伴父母的灵,伤心欲绝,而且吃的很少,整个身体瘦骨如柴,三年后经过很长时间调养才恢复。

后人根据两人的故事总结出成语“哀毁骨立”,用来指因悲哀过度而损坏身体,消瘦到极点,只剩一副骨架支撑着。泛指悲伤过度而过分影响键康。

成语什么什么骨立(一天一成语:哀毁骨立)(6)

【成语接龙】:

哀毁骨立→立锥之地→地老天昏→昏镜重磨→磨砻砥砺→砺世磨钝→钝学累功→功高震主→主文谲谏→谏争如流→流言飞语→语短情长→长安棋局→局地吁天→天兵天将→将伯之助→助天为虐→虐老兽心→心中有数→数典忘祖→祖宗法度→度外之人→人自为政→政令不一→一枝一节→节用裕民→民和年稔→稔恶盈贯→贯通融会→会少离多→多故之秋→秋风团扇→扇枕温衾→衾寒枕冷→冷言冷语→语笑喧哗→哗世取宠→宠辱皆忘→忘形之契→契船求剑→剑胆琴心→心慈手软→软玉温香→香轮宝骑→骑马找马→马到成功→功行圆满→满腹牢骚→骚人墨客→客死他乡→乡书难寄→寄雁传书→书空咄咄→咄嗟之间→间不容瞬→瞬息之间→间见层出→出奴入主→主忧臣辱→辱国殄民→民穷财尽→尽多尽少→少不经事→事不关己→己溺己饥→饥寒交迫→迫不及待→待时守分→分文不直→直言切谏→谏尸谤屠→屠所牛羊→羊续悬鱼→鱼水相欢→欢欣若狂

成语什么什么骨立(一天一成语:哀毁骨立)(7)

成语什么什么骨立(一天一成语:哀毁骨立)(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