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条数意思(古代的长度单位你知多少)(1)

粤语有“一匹布咁长”,一般形容事情来龙去脉复杂,说来话长,不是三言两语能解释清楚就会说:呢件事讲起上来一匹布咁长,等我哋揾间酒楼饮啖茶食个包,我再慢慢话畀你知。(这件事情说来话长,等我们找一间茶楼喝口茶吃些东西,我再慢慢跟你说。)

匹本义:中国古代计算布帛的单位,四丈为匹。

一匹布的长宽各是多少?

一匹是长度单位,应该是4丈有余,换算成长度,应该是13米左右。

布匹是纺织品,就是通常所说的布料。匹是指一段布料,一般规格为30米,在生产过程中,因布料不同或生产上的其它原因,一匹布不一定就是30米,有25米、45米等等。

不论多长,都将一段布料叫一匹布。

古代的长度单位,除了丈和尺寸之外,还有“跬”也是长度单位。 古代称人行走,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故半步称“跬” 。

古语有云:“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出自:荀子《劝学篇》全句的意思是:没有一步半步的累计,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的地方;不积累小河流,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海。

比喻积累的作用,可以充实、丰富、完善自己。可用来论说学习工作贵在不断积累。

“舍”也是古代的长度单位。

成语“退避三舍”的舍,和原义有关。春秋时每行军三十里,就要暂住一次。故把军行三十里称为一舍,也把军队住宿一夜称为一舍。

后以“退避三舍”喻指退让和回避。

除此寻和仞都是古代的长度单位。

八尺为一寻。

仞本意是指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尺,汉制七尺,引申义是测量深度。(文/聂巨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