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半男孩为什么那么喜欢奥特曼(26岁男子整日沉迷)(1)

有一位26岁小伙儿,朋友约他出去玩——“没兴趣”,给他介绍女朋友——“随缘”。每天的时间,都花在了研究……奥特曼和怪兽上:

奥特曼怎么传宗接代?奥特曼有没有鼻子?不打怪兽的时候奥特曼做什么?赛文和泰罗有什么“黑历史”?怪兽雷德王哪代最强?

不光如此,他还费尽心思,把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做成特辑发到了网上。没想到的是,不到四个月,他的西瓜视频和今日头条账号——@奥特博物馆,涨了88万粉,视频合集总播放量已经超过了2500万。

4岁半男孩为什么那么喜欢奥特曼(26岁男子整日沉迷)(2)

从奥特曼研究到怪兽学

所以,这位馆长朋友到底是干啥的?

简单来说,馆长的西瓜首页,就像是一个以奥特曼为主题的数字博物馆,以视频 “场外解说”的形式,展示奥特曼的背景故事、剧情走向和角色特质。

最开始的时候,馆长专注于研究奥特曼的起源与发展,并探索他们的生存习性和娱乐活动(俗称“八卦”)。比如,在“奥特曼不打怪时都在干啥?”这一期,馆长就拿出了“博物馆的顶级收藏”,证明奥特曼不只是打怪升级的工具人。

以泰罗奥特曼一家三口为例:不用打怪兽的时候,他们会去海滩度个假,生活质量很高。每次孩子去吃快餐,夫妻两人还有机会谈个惊天动地的恋爱;

4岁半男孩为什么那么喜欢奥特曼(26岁男子整日沉迷)(3)

可惜的是,这类视频一直不温不火,播放量也就……也就在6万到60万之间。这之后,馆长对博物馆进行了一次升级,开始展出一些对怪兽的“硬核”研究资料。没想到,博物馆一下子就红了,播放量涨到了百万级别——原来,怪兽才是真正的“顶流”。

在这期介绍雷德王的怪兽志中,馆长就梳理了从《初代奥特曼》(1966)到《奥特银河格斗》(2019)期间50多年的历史,记录了十六代雷德王的生平事迹。雷德王拥有数百块腹肌,酷似“玉米棒子”,但脑容量却很小,常常有惊人之举,让很多粉丝心疼。

4岁半男孩为什么那么喜欢奥特曼(26岁男子整日沉迷)(4)

其中,初代雷德王一出场,就奠定了其“可爱莽夫”的形象:“雷德咙咚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被初代奥特曼轻松KO;

4岁半男孩为什么那么喜欢奥特曼(26岁男子整日沉迷)(5)

出场于《麦克斯奥特曼》(2005年)的第七代雷德王,脑容量也没啥改变,在跟奥特曼对打的过程中,一个骄傲放纵的飞扑,直接以扑街收尾;

4岁半男孩为什么那么喜欢奥特曼(26岁男子整日沉迷)(6)

这之后的几代雷德王,也依旧做到了几乎出场就被秒杀。直到第十五代雷德王的出现,雷德王家族终于迎来了光荣时刻——打败了具有搞笑设定的罗布奥特曼(好像不赢也有点难)。

除了研究奥特曼和怪兽的历史,馆长也在关注新番,进行剧情分析。在他看来,“艺术作品的解读是多元化的”,能够以自己的视角,带动大家的讨论,即是有价值的

4岁半男孩为什么那么喜欢奥特曼(26岁男子整日沉迷)(7)

寻常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奥特博物馆馆长来自湖南长沙,今年只有26岁,在一家媒体公司上班,自称过着“社畜”的生活。说到工作,他形容,每天就是“上班——吃早饭——写稿——吃午饭——配音——吃晚饭”。在这样的节奏里,还要兼顾做原创视频,压力很大,很多时候需要通宵工作。

身为一馆之主,馆长的工作十分多样:为奥特博物馆这个数字空间进行主题划分;根据分区进行资料收集、归类与分析,并进行展示;充当讲解员的身份,写“鉴赏”说明,为观众解读信息。

具体来说,每确定好一个主题,馆长都会开始回顾剧情,查找收集资料。为了传递尽可能丰富和准确的信息,馆长还会托在日本的朋友邮寄原版书籍,比如圆谷公司出版的怪兽图鉴。

这之后,就要整合杂乱无章的情报,写稿和一遍遍修改了。录音环节,则是在馆长工作的媒体公司进行的,每当夜深人静,他会偷偷“蹭”公司的录音棚。有一次因为紧张,误删了好几千字的录音。所有准备步骤完成后,他才开始进行视频剪辑。

4岁半男孩为什么那么喜欢奥特曼(26岁男子整日沉迷)(8)

馆长书桌一角

虽然过程繁琐,困难很多,但在兴趣面前好像都不值一提。用馆长的话来说,坚持做@奥特博物馆这个账号,“是为了守护童年的梦想”。

馆长从小就“迷”奥特曼,还缠着父母买下全套DVD。虽然那时候说不出个所以然,但他发现在奥特曼的世界里,“长得丑”的怪兽不一定是坏的,正义的角色一定都是“有勇气”且“积极向上”的。

大学学播音主持与编导的他,毕业后进入了湖南一家电视台工作,接着转行做了美食类的短视频。待遇不差,但是馆长却觉得,“这不是我原本想做的事情”。

他开始筹划做一个自媒体账号,分享自己感兴趣并认为有价值的内容。想到的第一个主题就是奥特曼。这个计划很快在西瓜视频上落地了。

一直以来,馆长都希望成为杰克和艾斯奥特曼一样的角色,“为了有价值的东西,像个战士一样,迎头往前冲”。他规划,等账号做大了,就全职干这件事情。

他知道这个事情的意义。奥特曼和怪兽早已成为不止一代人的童年记忆,直接影响了大家对善恶最初的认知。而在当下的网络空间里,代表正义与勇敢的奥特曼也变成了一种共通的符号语言。那些衍生出来的各类搞怪和沙雕表情包,以一种极其诙谐的方式,给成年之后的人们一种表达情绪的出口。

4岁半男孩为什么那么喜欢奥特曼(26岁男子整日沉迷)(9)

怪兽研究聚集地

目前,@奥特博物馆的更新频率很高,几乎每周要推出4条视频。有趣的是,这些视频的主题,几乎是由粉丝来定的。每一期视频的最后,馆长都会邀请粉丝在评论区留言、点赞,推选下一期怪兽志的主角。之后,再进行手动统计。

这种点赞征集的方式,让很多粉丝回忆起小时候看点播台的经历。那时候,点播的权限是被一小部分“有钱小孩”所掌握的。而现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和互动方式,给了更多人“选择”的权利

话说回来,维护一个奥特曼的博物馆,其实没有那么简单。而且研究奥特曼,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一个爱好。但馆长很享受这份工作。在他看来,这个一手建立的“数字博物馆”,给一部分群体带来了有用的价值。

“很多人没有时间去搜集感兴趣的信息,做系统性的整合、深入的分析”,而这个账号的价值,就是去创立一个公共资料库,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

在观察这个账号的时候,你会发现,这里的确像是一个“怪兽研究聚集地”,吸引了一大批粉丝。有粉丝在视频下方提出问题,也会有另一波粉丝帮忙解答。信息的交流与分享,因为有了这个联络点而变得更加顺畅。

4岁半男孩为什么那么喜欢奥特曼(26岁男子整日沉迷)(10)

其实,相比传统线下博物馆,西瓜视频上的这一类博物馆账号,同样具备收藏、展示和教育的功能。“馆长”们通过精细的整合分类,帮助大众理解复杂、海量而零散的信息,推动知识和文化的公众化。

大众“参观”这一类数字博物馆时,也能以一种更加平等的身份,去进行探讨、诠释和批判,因为这里不设置标准答案,没有绝对的对错。如馆长所强调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数字博物馆的陈列,只是提供了其中一种看待现象的方式。

在未来,我这位馆长朋友,也将尝试为粉丝开辟更多的“分馆”,比如创作“奥特志”栏目,为奥特曼文化的爱好者创造更大的信息价值。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小编我马上去建立一个“喜洋洋与灰太狼博物馆”,大家觉得还能……火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