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继续讲述《素书》最后一章的内容,还是接上一篇的次序今天主要把《素书》里面直击人心的十六同做一个解释单独成为一篇,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鬼谷子与三十六计?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鬼谷子与三十六计(谋略学奇书素书及其现实意义)

鬼谷子与三十六计

我们今天继续讲述《素书》最后一章的内容,还是接上一篇的次序。今天主要把《素书》里面直击人心的十六同做一个解释。单独成为一篇。

28,同志相得,同仁相忧,同恶相党,同爱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谋,同贵相害,同利相忌,同声相应,同气相感,同类相依,同义相亲,同难相济,同道相成,同艺相窥,同巧相胜:此乃数之所得,不可与理违。

这段话写尽了人事关系的微妙之处,直击人心,值得每一个人细细品味。我希望头条君别给我删了。我之所以把这些集合到一起来讲,是想对读者有一个完整的表达。废话不讲,言归正传。

我们把上面的话一句一句地大概翻译一下吧:

同志相得,就是志向相同的人在一起,就会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帮助。这个“得”就是获得的意思,不做助词讲。

相得,就是你的长处被我获得,我的长处被你获得。你我各自的缺点,却能被对方的优点所弥补。

同一个志向,这是做事的基本前提。志向不相同,谈不拢,没合作的必要。道不同不相为谋。

人们在世界上生活,总是力求寻找相同志向的组合。这一点,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比如组建一个公司,招募合伙人,你志向不相同的人,就走不到一起来。

同仁相忧。都有相同仁德之心的人,就互相关心、担忧。

经常听到一些发言:“各位同仁”,这是什么意思?实际上是一种恭维话,是讲话的人把听话的人也同样认为是仁德之人,延伸意思就是同事。

仁德之人,宅心仁厚,常发恻隐之心,所以会互相关心疾苦、担忧对方吉凶。

现实意义就是同事之间要互帮互助、互尊互敬。别人有可能出的问题,要及时去提醒或者纠正。别人有可能遇到的困难,能及时予以解决等等。有这种品德的人,其人格是伟大的,是受人爱戴的拥护的。我们不妨去阅读一下那些伟人传记,无一不具有这种品德。

你如果一个企业管理者有这种胸怀,你的企业想不做大做强都难。

同恶相党。这个党字应该是上“尚”下“黑”——黨,不应该是现在的简化字。在过去,这个繁体字的黨,与简化字的党是两个字,各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个词现在成了汉语成语,有贬义的意思。

意思就是说,相同作恶的人结成党羽。同仁的就相忧,同恶的就相黨,说的都是一件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都是相同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而作恶的人,用词就不一样了。

在一个企业里面或者一个团体里面,只要抓住一个作恶的,理论上还有其同党。这些干坏事的,臭味相投,一定结党营私。这对于今天的反腐倡廉有一定指导意义。硕鼠对一个团体的破坏力是巨大的,如果不能顺藤摸瓜一网打尽这些硕鼠,等硕鼠做大了,就会危害团体的利益。

作恶的人,什么时代都有,打是打不完了。旧的抓住了,新的又产生了。这是自然规律,没有一劳永逸的事。

但是这个“恶”字,如果做“厌恶”理解,又不一样了。就是有相同厌恶标准的人,容易结成一个小组织。比如我们都讨厌某人、都讨厌某事,那么我们这些人就容易因为这个相同厌恶,而聚集在一起。这个也是值得引起注意或者探讨的。比如用在心理测试方面。话不敢深入下去了。谢谢理解!

同爱相求。相同爱好的人,就会相互追求、请教、求教,想共同进步。这个是可以理解的。看很多玩音乐的、玩跑酷的、玩摄影的等等各种花二五怪的爱好,他们都不会嫉妒别人比他玩得好,而是想去求教,也和他玩得一样好。

再看一些科学家搞科研,总想达到最好的结果,他们总想去科技发达的国家去学习去研究。这就是同爱相求。

一个企业管理者,要掌握这种心里动态。如果你下面的人,特别对自己的事业很上心,就应该派遣出去学习深造,那么他会感激你,他获得提升,你获得利益。

那么,在选拔这些深造的人选当中,主要考察的,就是他的爱好,是不是爱岗敬业,是不是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如痴如醉,如果是,毫不犹豫就派出去深造了。

同美相妒。有人翻译为有相同审美观点的人互相嫉妒。这是明显错误的。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都很美丽的人在一起,其实是互相嫉妒的。

历史上这种事,一些谋略家没有少干。弄几个美女去某人身边,引起一片嫉妒风潮,争风吃醋,弄得鸡飞狗跳。

同智相谋。意思就是有相同智慧的人,很容易在一起探讨谋略。这个倒是事实。智慧不在同一频道的,你怎么说他都不会明白。和聪明的人在一起探讨,就没那么费劲,一点就通,一说就透。一个眼神,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你如果要谋划大事,请和你有相同智慧的人探讨。不要和愚昧无知的人讲深奥的大道理。但有的人解释这句话是这样的,“智慧相同的人相互算计”,女人在一起生嫉妒,男人在一起在算计。不管对与不对,算一个答案吧。这就是读《素书》,百人百遍百个味。

同贵相害。贵,就是做官的。同贵,都是权势想当的。大家都是做官的,都想往上爬,你踩我,我踩你。把你按下去,我上来。

一个企业里面,勾心斗角的人不要太多。都是正直斗争。所以这些情况同样要引起读者朋友注意,你如果坐上了某个位置,就要堤防别人害你,这是正常情况,不必大惊小怪。如果你是最高管理者,下属有人出事了,一定要查清楚是不是同僚陷害,这个很重要,弄不明白的话,你的左膀右臂都被弄垮了,还怎么操作了?

同利相忌。实际上是说,我们都是同样的方式去获利,那么,我们很多的商业方案是忌讳别人获得的。

延伸一点,就是同行生嫉妒。比如说是。你是生产手机的,我也是生产手机的,大家都是靠卖手机获利,这就叫同利。同利之间,是忌讳相互打听商业机密的。当然,你是个制造服装的,我是造手机的,就不存在这个事。因为不同利,不是相同的赚钱方式,所以不用忌讳。因此,在商业活动中,要防止同行刺探商业情报。

很多生活中的情景,同样可以利用人际上的这种微妙关系进行策划方案。都是馊主意,不说也罢。虽然不去做,但要了解。不了解这些微妙关系,就是太老实了。

同声相应。意思就是,相同的声音容易产生共鸣。这不是说什么物理上的声音共鸣理论,而是指的,你发出的一个号召,或者提出的一个理论,与认同这个号召和理论的人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

比如我们今天写个头条,有人认同,就点赞,这就是同声相应。从另一个侧面来理解这个事,就是你发出一个声音,会不会得到绝大多数人响应呢?就是值得每一个高级管理者思考的。不要小看了“同声相应”这简单的四个字,要做到还真挺难的。要调查研究、体察民情,看大多数人的诉求是什么。只有了解这些,你才能做到共鸣,你的政策才有人支持,你的队伍才会越来越大,才会有更多的人支持你跟随你。你说的东西,大多数人都不认同,谁鸟你呀?你自己玩自己的吧。

同气相感。就是说,相同的气息会相互感知。有点同呼吸共命运的说法。其实,这个“气”字,可以做气势、气度、气派理解,比如某个人做事的气度我很欣赏,我能感知到他此时的想法。如果你能感知他这个时候的内心想法,那么,你也是与他相同气度的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不同气度的人,是无法感知一个有气度的人心里想法的。这才是同气相感的正解。

气度相同,才能相互感知,相互理解,默契配合。在生活中,我们看一个人,常常用“此人气度不凡”来描述。那么,在招聘一些重要岗位时,第一印象很重要。那些猥猥琐琐的人,你肯定不要的。

同类相依。同一类的人相互依靠,这是原义。但实际上不是仅仅指的这个,同行业、同学、同部门、同连队、同乡、同党等等,都是同类的意思,大家在一起就可以相互抱团,这个抱团就是相依的意思。这个在企业管理中,就看你按照什么同类去处理了。要让他们自己团结,共同攻关。

同义相亲。有相同正义感的人,能够相互接近、亲近。不管什么人,那真的是人以类聚,都是正气浩然的人,很容易谈得拢。那些义薄云天的人,真的很好亲近。所以,《素书》里面的这一大段文字,那真的是直指人心,句句戳到穴位。

有很多的老板,眼里只有利益,利益蒙蔽双眼后,就看不到“义”了。你假如对这些老板讲义气,他还认为你傻。这是不是奇了怪了?

我曾经在三十岁创业几年失败后,身负巨债,连狗都不理我。唯有一个朋友对我不离不弃。在我困难的时候,这个朋友帮助我不少。我就觉得这种人就是讲义气,所以我们一直到现在都能很亲近,当然我会百倍回报他,这是后话不提。

现在,讲义气的人绝迹了,都不讲义气了,讲钱,讲利,处处时时都在堤防踩坑。一分钱不到位,你看看他义气不?所以,只有都是讲义气的人,才会相亲在一起。这叫义气相投。

同难相济。受同样的苦难的人,就会相互接济。也可以理解成同病相怜。因为只有经受同样苦难的人,才能理解个中滋味,所以会接济帮助一下。看看那些地震废墟下的人,真的是在互相鼓励、打气、支持。共患难很容易,同富贵还很难了。在遭遇相同绝境的情况下,你不同舟共济,大家都玩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还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意义。在同一条船上的人,一旦遇险,你绝对不可能独善其身。危巢之下岂有完卵乎?共同解决问题,才是最终出路。

同道相成。道不同不相谋,而道同则相互成就。我们大家都在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在奋斗,我们会相互成就,以达成最终目的。就这个意思。比如我们共同研究的一个课题,就会把自己的想法、理论、数据、技术等等这些,分享给同事,让我们共同促成这个课题的结题。这就叫同道想成,就是不会互相拆台,各搞各的,一定是通力合作。所以,作为企业管理者,要通晓这个人性,把一个目标捆绑上一帮人,没有干不成的。

同艺相窥(规?),究竟是窥还是规?但意思差不多的。同样的搞艺术,他们会相互窥探对方的精妙之处。这就是做艺术的人的心里活动。比如一些玩得逼真的魔术,就引发好奇窥探揭秘,主要是一些同行,进行再创造。特别是一些艺术展览,绝对会引来大批同行观摩。这是好奇心的驱使,而非嫉妒心。技艺这玩意儿,历来都是存在的。比如秦汉时期的绘画艺术、歌伎等等。只要有好的东西出来,一定有人想方设法去取经窥探。

同巧相胜。巧,技巧。相胜,就是互相较劲,攀比技术。技术和艺术还是有点区别。技术主要靠手艺,艺术主要靠灵感。技术可以学、可以练,艺术不行,只能感知,全靠灵光一现。所以,艺术没法偷盗,你只能偷偷地窥视感知。技术。却是一个熟能生巧的活儿。做同样的活,这些手艺人就会互相较劲,看谁做得好。秦汉时期还是有很多手工业者的,不要把古代人想的一无是处没有今天发达。古代很多技艺都失传了,也有很多技术今天还在用。

此乃数之所得,不可与理违。这里的“数”字,是天数的意思,就是说,上面说的这些,是天数的安排,天地生成有人类以来,这个玩意儿就存在了,这人性就这个样子,谁也无法改变。这些人际关系的道理,不可违背。

我希望每一位企业家或者高级管理者,都能够仔细研究这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