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甄嬛传# 伏笔之惊鸿舞一趴其实还隐含了很多信息和伏笔,你读懂了吗?

1.端妃高明,一眼就看出是曹贵人演戏,所以提前走了。她说我实在看不惯那些做作的样子。真正聪明的人知道进退,该撤的时候撤,该出现的时候拼了老命也要露面。都说历经岁月是人生的财富,端妃就很好的证明这一点。她入宫早,很多小伎俩她打眼一看就知道咋回事。富察贵人被猫抓伤时,她第一个发现香粉盒子。木薯粉事件时,她凭直觉就觉得有问题,所以强撑着露面。

甄嬛传的惊鸿舞是原惊鸿舞吗(惊鸿舞背后你不知道的伏笔)(1)

甄嬛传 端妃

2.端妃与温宜公主渊源很深,她第一次公开露面是在温宜公主的周岁宴上,还送她自己的陪嫁首饰。按理说曹贵人是华妃党,端妃恨华妃入骨,不应该送她那么贵重的礼物,可见是真喜欢那孩子。后面木薯粉事件时她又撑着病体出来给甄嬛作证,还说曹贵人心坏,但是温宜实在可爱。再后来大雪天温宜公主玩耍时摔倒,端妃又奋不顾身去抱住她,也确实是真疼爱她。这就为最后端妃抚养温宜公主埋下伏笔。

甄嬛传的惊鸿舞是原惊鸿舞吗(惊鸿舞背后你不知道的伏笔)(2)

甄嬛传 端妃与温宜公主

其实温宜跟着端妃比之前会更好,因为端妃身份和地位在那里,而且端妃又是将门之后,家世显赫,以后对她也有帮助。再说曹贵人心机这么深,家庭教育环境肯定不好,对孩子成长也不利。

3.敦亲王对皇上不满,在皇上面前,宴会上就处处挑刺。要是安分的王爷,哪敢对皇上的宠妃横加指责?也同样透露了他怕老婆,几次说话,福晋都在旁边给他使眼色了。这与后面他殴打言官,甄嬛出主意让他老婆出面叫他道歉的情节呼应。

甄嬛传的惊鸿舞是原惊鸿舞吗(惊鸿舞背后你不知道的伏笔)(3)

甄嬛传 敦亲王怕老婆

4.三姐妹默契,尤其是甄嬛和眉庄,她换完衣服一个眼神看过去,眉庄就说她弹琴陵容唱歌,即便跳不好,因眉庄有孕也不至于效果太差,何况眉庄弹琴好,陵容唱歌好,相互映衬总能加分。

甄嬛传的惊鸿舞是原惊鸿舞吗(惊鸿舞背后你不知道的伏笔)(4)

甄嬛传 惊鸿舞

5、惊鸿舞与楼东赋是早就设计好的桥段,跳舞是第一手,跳与不跳都是错,不管跳的好坏,华妃都会借机把话题引到梅妃和楼东赋上,借此比喻自己被皇上冷落,激发皇上的旧情,从而为自己争取机会。这应该是她跟曹贵人事前都编排好的。本来诗文一般的华妃竟然能对诗词信手拈来,可见之前是恶补,不知花了多少时间背诵下来的。

甄嬛传的惊鸿舞是原惊鸿舞吗(惊鸿舞背后你不知道的伏笔)(5)

甄嬛传 华妃念楼东赋

5.果郡王注定是守护甄嬛,为她解围的一生。甄嬛与果郡王第一次公开见面,王爷出来时正是前半段舞蹈被诟病时,他给换了节奏,眉庄马上捕捉到信息也换了伴奏,甄嬛的舞明显也变了节奏,才有了惊艳全场。而王爷一出现就是在为甄嬛解围,也奠定了他为甄嬛守护一生的开始,后面很多次都是甄嬛最需要的时候他来解围。比如罚跪翊坤宫时,他冲进去把昏迷的甄嬛抱走。

甄嬛传的惊鸿舞是原惊鸿舞吗(惊鸿舞背后你不知道的伏笔)(6)

甄嬛传 果郡王为甄嬛解围

而且果郡王第一次为她解围时吹箫(长相守),后来皇上让他给甄嬛准备生日礼物的时候他也吹箫了,后面甄嬛同意跟他在一起之前他也是在夜里吹箫,最后临死前他也是把箫交给了甄嬛。可以说“长相守”就是长相守,吹箫的人不在了,甄嬛也就只剩下“长相思”了。

甄嬛传的惊鸿舞是原惊鸿舞吗(惊鸿舞背后你不知道的伏笔)(7)

甄嬛传 果郡王为甄嬛守护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