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觉得主旋律电影有什么遭人反感的,只是,当下的主旋律电影越来越偏向于商业化,很多时候,往往会因为过多利益的掺杂,让本该具有价值导向的内容出现失衡现象。

所以,当我每每重新回看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主旋律电影时,都会被其中精湛的演技和朴素的故事所打动,那时候的电影也叫作艺术,那时候的演员也叫作艺术家。

李雪健老师无人能及的演技(李雪健老师的封神)(1)

之前,我已经说过李雪健主演的《横空出世》这部电影,多年后,李雪健老师还会因为没有减肥出演这部电影一直耿耿于怀。

而当我再去看他主演的另一部电影《焦裕禄》时,我才算真正明白,什么叫做德艺双馨的老戏骨,也才真正知道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口号,更是行动。

李雪健老师无人能及的演技(李雪健老师的封神)(2)

大概是为了响应当时国家建设的需要,所以,才会挑选焦裕禄这个典型干部作为宣传对象,但就从电影故事本身来说,紧凑的情节,简短的对白,朴素生活细节的展示,都是让它成为经典影片的关键,而那种被当下人嗤之以鼻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却实实在在的存在于过去那个年代。

从一场焦裕禄的葬礼开始,又从一场焦裕禄带领人民治沙作为结尾,一年多的兰考县任职,却能够得到如此多人民的感激和怀念,我想,这对于任何一个干部来说,都是莫大的荣幸,而焦裕禄的的确确也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李雪健老师无人能及的演技(李雪健老师的封神)(3)

故事发生时间是1959年左右的三年自然灾害,而焦裕禄就是在1962年被调入了河南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

影片里,李雪健饰演的焦裕禄是用一个背影作为开始的,一群要饭的孩子围着焦裕禄要馒头吃,当镜头慢慢转过来对准李雪健时,消瘦的脸庞写满沧桑,而且,无论从举止还是神态,李雪健饰演的焦裕禄都像个普通人。

或许,他就是要让焦裕禄成为普通人,所以,从焦裕禄出场开始,就给了观众一种平易近人的好感。

李雪健老师无人能及的演技(李雪健老师的封神)(4)

吃着救济粮的兰考县,要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要尽快解决当地人民的温饱问题,而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把所有领导干部都带到火车站,去看看背井离乡去外地逃荒的人,然后,取消干部的特殊待遇。

你想想,自己治理的县,人民居然没有吃的,居然想要逃离自己的家乡,这这算不算是最大的失职?

影片选择了四个典型事迹,串联起焦裕禄短短一年多的工作经历,一个就是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一个就是治理风沙侵扰问题,一个就是抗击洪涝灾害问题,一个就是解决干部浮肿问题。

李雪健老师无人能及的演技(李雪健老师的封神)(5)

虽然,整部电影看起来有点过于片段化,很多事情之间并没有很好的过渡衔接,但却并没有将焦点离开焦裕禄这个人。

作为传记片,只要能够抓住焦裕禄这个主心骨进行深入刻画,然后将所有故事都围绕他展开,那即便故事碎片化,依旧不会影响电影整体的叙事脉络。

李雪健老师无人能及的演技(李雪健老师的封神)(6)

以前,这部电影是学校组织去看的,当焦裕禄病倒时,大家集体都哭了,虽然不明白为啥要哭,但因为处在那个氛围,自然会被感染。

现在,经历了各种生活挫折,和很多人打了交道,也因为办事碰过很多壁后,重新回看《焦裕禄》这部影片时,我又哭了,这次哭是因为我看懂了,更多的还有对比当下后各种委屈的发泄。

李雪健老师无人能及的演技(李雪健老师的封神)(7)

有很多人说,焦裕禄是特定时期特定的产物。

那时候的中国,因为一穷二白,所有的人,无论是人民还是干部,都会站在国家和集体的角度考虑问题,当然,也会有少部分如同吴县长这样,只考虑自己的人存在。

但从大局看,当时中国人的确憋着一股子劲儿,三年自然灾害,大跃进的影响,苏联的压迫,美国的围堵,这都倒逼着我们必须依靠自己,必须独立自强的主要原因。

李雪健老师无人能及的演技(李雪健老师的封神)(8)

比如,来自南方的小魏,他是大学生,具有丰富的治沙知识,但却因为水土不服而想临阵逃脱,面对焦裕禄送给的那袋黄沙,面对焦裕禄慌张的追车行为,小魏最终选择留了下来。

再比如,焦裕禄刚来兰考县的时候,上一任书记刚被调到开封,而其他干部也都有了想调走的打算,他们不愿意面对这个穷县。可焦裕禄来了后以身作则的行为,让他们认识到,无论逃到哪里,这都是中国,为人民服务都是必须坚守的信念。

还有就是半生都在和风沙打交道的老场长,双腿浮肿却依旧坚守一线,临终也念念不忘治理风沙。

李雪健老师无人能及的演技(李雪健老师的封神)(9)

这部影片或许只是选择了几个典型,但通过对比我们当下的繁荣,重新回看过去先辈们的努力,大概就能明白,今天的幸福是建立在他们昨天的牺牲和努力之上,人是不能忘本的,不能吃到水就忘了挖井人。

我倒是觉得,这部电影更像是理想主义的影片,因为,像焦裕禄这样不顾自己全然为人民服务的干部实在是太少,他们拥有信念,脱离低级趣味,始终坚守原则,可这样的人确实存在过,存在于过去,存在于新中国成立初期。

李雪健老师无人能及的演技(李雪健老师的封神)(10)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焦裕禄不仅仅只是荧幕形象,他是现实的榜样,是我们如今生活在安逸里,忘记使命职责的干部们必须学习的榜样。所以,即便过去五十年,甚至一百年,《焦裕禄》这样的电影仍旧值得重复播出,他的事迹仍旧值得不断宣扬。

李雪健当年在领奖台上曾说过:“最苦最累的活让焦裕禄受了,而这份奖却让李雪健这个傻小子拿了”,李雪健在出演焦裕禄时,是真的被他的精神所打动,所以,才能塑造出如此深刻的形象。

李雪健老师无人能及的演技(李雪健老师的封神)(11)

车站回头看到留下来的小魏,李雪健老师饰演的焦裕禄双眼饱含眼泪,就凭借这个回头的片段,李雪健老师的影帝当之无愧,而李雪健老师的演艺生涯,或许也在践行着焦裕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职业没有贵贱之分,无论是干部还是演员,不管做什么事,首先得对得起人民,对得起支持你的群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大概也是焦裕禄精神与时俱进后的最好诠释。

李雪健老师无人能及的演技(李雪健老师的封神)(12)

《焦裕禄》或许是一部主旋律的电影,很多情节的设计稍显刻意,但是,现实中的焦裕禄从贫苦中走来,一路成长为干部,他更懂得民间疾苦。

你可以没有焦裕禄的这种精神,但是,你不能否定这种精神的存在和它之后的发扬。

有人问,为什么一个干部生病了却不去医院?你可以想想,你的父母生病了,如果能够挺过去,他们会去医院吗?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是不会把这个当做毛病,而是继续操持这个家,因为他们心里放不下,他们从来都不是为自己活着,他们牵挂的太多。

李雪健老师无人能及的演技(李雪健老师的封神)(13)

这样优秀的电影,在如今日渐浮躁的影视圈已经很难见了,而像焦裕禄这样的干部也已经很少见了,当然,像李雪健这样的演员也不多见了。

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天下熙熙皆为利往,这就是目前精神贫瘠的现实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