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扒黄河扒出了千万难民,民有什么罪?时也、命也、运也、数也?不见得!每逢历史走到转折处,受伤最多的总是最底层的人民,虽然时代发展是瑰丽的,但是也是血雨腥风的,也真是苦了这一层级的民众。

文章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黄河决堤,七户农民流离失所、流亡求生为主线,展现了我们这个民族懒以生存和延续的生命力量,坚韧、无畏又隐隐作痛的求生历程。

内容梗概(有兴趣想读这本书的人可以不看这1-7)∶

1、从封建到民主过度中,受害者雪梅自幼被卖到地主家给傻子当老婆,后遇到艰难从艺的蓝五,一首首唢呐曲冲开了她孤寂又无奈的内心,为了爱情也为了自由,他俩选择了逃离,可现实总是事与愿违,分合之下被逼上了绝路,这样也好,长埋于地下总没有那些个条条框框和悲欢离合,如果有另一个世界,我想他们应该是幸福的吧!

2、春义和凤英的故事总是让人感到遗憾。因黄河水发,春义从丈人手中接过凤英,两个未曾谋面的年轻人就此草草结为夫妻,想不到的是两人都想携手并进,却奈何一个思想守旧,一个心思活泛也吃苦耐劳,两者就是不能相容,拿现在的话就是三观不合,最后走到各奔东西,可惜更可悲。

3、海老清、老清婶和女儿爱爱和雁雁一家,海老清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农民,一辈子想种好地,却被人面兽心的地主老财剥削到直不起腰杆,最后饿死家中。大女儿爱爱迫于生活,主动挑起重担,学习说书来养活一家,但有钱有势的关相云,不怀好意的关怀让她既讨厌又无法拒绝,致使自己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就是这个决定让她成为了单亲母亲,是世道不公还是彦生的胆小怕事,到此地步已经没有意义去议论了。二女儿雁雁则充满孝心的承接了父亲的所有,虽为女子,却也在提起种地时激情满满。

4、李麦和儿子海天亮、儿媳梁晴,李麦全是一个全能的母亲,为了有口饭吃,自幼跟着爹给地主家拉磨,好几年年下来他爹又被坑害,死了连口棺材都没有,她爹死之后选择跟着海青牛推盐,之后又嫁与他,生下了天亮,自幼吃尽苦头的她为人善良,也练就了各种生存技能,种种困难之下也没压垮和难倒这个饱经风霜的中年妇女。

5、长松和老婆杨杏日子过得是真艰难,一心想种地的长松,砸锅卖铁买了点地还被地主坑了,家里有五个孩子,两男三女,最后没米下锅了只能卖女求生,大女儿被卖到一家老实人里做媳妇,四五十岁的人讨不到老婆,靠积攒的粮食把秀兰买到家过活,日子也算过得去,最不幸的是二女儿玉兰,被卖到尖酸刻薄的地主家做小,被大老婆挤兑的像牛马,最后惨死,真是不公!

6、王跑和老婆老气是自己作,逃荒逃到寺庙里,靠着会种地和做木匠活的手艺,不愁吃穿,可就是愣让一块石头断了好日子,也怪他人心不足蛇吞象,拿二十亩地还不换,在等什么,等菜么?好在老婆不贪那点,知道命重要,最后也算人员齐全的回到了老家。

7、陈柱子和老婆月莲,陈柱子有些厨艺,也懂经营之道,他俩在兵荒马乱的年代算是混的好的,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经营一家饭馆,日积月累下来也做到了不愁吃穿,最后平安的回到了故乡,也算是善始善终。

(8).徐秋斋这个老人我特别想说一下,能说会道、心思活跃也心地善良,靠着算卦给穷人一点心安、除个心病,挣有钱人家几个小钱,最后在邮局门前给人写点书信勉强度日。众人举棋不定的时候他有自己的考量,也乐于帮助身边的人,他就像夜晚回家路上的一盏明灯,在最需要的时候大放光芒,他和李麦是同一类人,人很精明,不走歪路,有这样的人在身边是很幸福的。

一场灾难让一帮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团结互爱的村民走上的求生的路,极致的展现了人民伟大的、潜在的生命力,但也暴露了当时底层人民的思想守旧,甚至愚昧的社会弊病。

最后借作者的一句话∶思考我们这个国家的过去和未来,思考我们为之付出的带着血迹的学费,思考浸着汗水和眼泪的经验。这是苦难文学让我们做的事情,也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东西,不说感同身受,至少找找前人留下的东西,找找稳扎在华夏土地上的那条动脉,让五千年中华文明代代相传!

评价李淳50字左右(黄河东流去第二届矛盾文学奖李凖推荐语)(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