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一切都是内心的投射

作者是日本企业家,作家稻盛和夫,他以自己创办的“京瓷”企业为例,一步步向我们阐明企业从创办,由衰转盛的历程。也一一道来作者管理企业的核心理念。

作者提出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经过他自身证实,并且论证的成果。

谦虚是幸福人生的护身符。

作者能有今天的大作为,其谦虚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真正成功的人,绝对不会是一个自吹自评,甚至要迷恋别人对他的赞美。

作者论述道:“事情进展稍显顺利,加上周围人的吹捧,内心就会动摇,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到处乱飞,这就是一些人的本性。”

毛泽东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我们生活中,喜欢被别人夸赞,甚至把自己高高捧起的大有人在,还别说,我们自己也喜欢。

记得很小的时候,总是会因为进步一点点就骄傲,以为自己可以不用怎么学习了,上课也不怎么专心,于是乎,期末试卷发下来,看到红数字的那瞬间,眼眶都红了,回到家又免不了遭父母批评。

工作后也时常因为领导说了两句夸奖的话,就觉得自己好像很厉害,很出色,却忘了,职场特别忌讳这个。一得意,就容易忘形。职场上虽说鱼龙混杂,但也不缺卧虎藏龙,比你厉害出色也不在少数。

就连世界音乐大师贝多芬都说自己:我只是学会了几个音符。而他的成绩世界有目共睹。

作者在事业上如此卓越依旧总是觉得:“那些我们认定是自己的东西,不过是现世一时寄存在我们这里的东西,其真实的所有者,我们根本不得而知。”

意思是切不可居功自傲,拥有的东西要去给社会创造价值,比如财富,比如知识等等。

所以:常言道:谦得益,满招损。总是没错的。

人最终会忠于自己的内心(人的一生内心的投射)(1)

抱着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

“利他”这个词的意思是“有利于他人”,即是先人后己,把“为自己”在后面,优先“为他人”。

作者就是因为很好地运用了“利他”这个概念,将别人的利益放在心上,才能使得企业得以长期运作。

在生活中,除非是跟自己有关系的人或者事情,不然我们很少会想到“利他”,比如,不会去想到可以为邻居可以做些力所能及以及做些关爱对方的事情。

在工作中,我们都是匆匆上班,匆匆下班,过着“上班就是为了下班”的生活,所以压根就不会想到何为“利他”,也不会去关爱别人。

作者说:“利他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绝不是什么需要大张旗鼓的行为。”

试着先去关心别人,为他人着想,先为他人付出,别总是占小便宜,或许会收获不一样的自己。

永不放弃的精神。

作者在创办企业的过程中也遭人诽谤,被人谩骂,一度陷入企业危机,几经波折,最后也没有放弃,依然坚守自己的初心理念,最后收获传奇。

坚持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每个人都追求过什么,一个人或者追求一件事做完美,可总是做了一半就放弃了,大部分都不是因为困难,而是自己的信念没那么强。

今天可能激情满满,明天就因为偷懒就不继续了,这种现象就是大家说的“三分钟热度”

比如,月初立志要考过今年的资格证,月中就开始泄气,觉得理论知识太难啃了。

比如,看到抖音上,小红书里面的美妆博主教得学化妆技术简单好上手,购买了很多的化妆品,到真的动起手来就说:太难了,不学了。

比如,听到大家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抖音里的读书博主通通被你赞了个遍,收藏了个遍,也去网上采购了很多书,立志每个月读几本书,要做很多笔记分享,然而,只是停留在然而。到最后我们只是收获了更多的焦虑。

有滴水穿石的决心和勇气。没有什么做不成的,重大概率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做一件事之前,如果自己的心态先崩了,那么就变得举步维艰,谈何成功?

《心》是稻盛和夫先生逆转人生的收官之作,他说:人生中的成功也好、失败也好,所有一切,归根结底,要看我们能不能提高自己的心性,让它变得更纯粹、更美好。

如果你也曾感到迷茫,不知所措,那么此本书一定可以让你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