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春秋时期王朝霸主的兴替,局势渐渐稳定,主要是七国称雄,齐、楚、秦、燕、韩、魏、韩,七个战国时期最具实力的国家被后人成为战国七雄。但随着局势的稳定,国与国之间的战事并没有减缓,反而比春秋时期更猛烈。

  在这个时期周天子已经失去了春秋时天下共主的虚名,各方雄主们也不需要再喊着尊王襄夷的口号称雄,国与国之间的斗争更加“明目张胆”,也更加“阴险狡诈”。

  战国七雄都想通过改革来富国强兵,继而成为诸侯霸主,继而平定天下。

战国七雄实力排名秦灭六国顺序(历史粗述四战国七雄)(1)

合纵连横

  这期间有个国家改革变强了,其他国家就联合制衡它。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一直就是七雄中的强国,张仪和公孙衍分别提出连横合纵,弱国通过合纵来抗秦,秦通过连横拉拢弱国来攻打其他弱国。同盟然后相战一直是战国时期的主旋律。这样经过了一百多年,秦朝通过商鞅变法,历经秦惠王、武王、昭王三代,在诸侯国中越战越强,渐渐已完全超过其他诸侯。

  在秦王政继位后,第六年,粉碎了燕、赵、魏、韩等国第四次,这也是最后一次合纵对秦的军事进攻,自此之后,在兵强马壮的秦朝士兵面前,其他六国再无反抗之力,被秦的铁蹄踏平只是时间问题。

战国七雄实力排名秦灭六国顺序(历史粗述四战国七雄)(2)

秦王嬴政

  秦王政九年(前238),平定嫪毐(嬴政母亲的男宠)之乱,嬴政亲自执掌政权,随以摧枯拉朽之势,采取以战养战的方阵,由近及远,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先于十七年(前230)灭韩,二十二年(前225)灭魏,二十四年(前223)灭楚,二十五年(前222)灭燕、灭赵,二十六年(前221)灭齐。

战国七雄实力排名秦灭六国顺序(历史粗述四战国七雄)(3)

七国地图

  自此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历史开启了新的篇章。

  秦王嬴政扫六国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不能因为历史说嬴政是暴君,就简单认为嬴政残暴,真实的人不是简单扁平化的人。毋庸置疑,秦灭六国,对于当时所以国家中上阶层来说,除了秦国,都是愤怒谩骂的,然而所有的中下阶层都是心安的,因为战争结束了,不再用为上位者的理想付出生命了。而书写历史的人都是中上阶层的知识分子,他们总会用自己有限的视野去描述历史,简单的给一个人贴上标签。至少在秦朝的百姓眼中,嬴政是一个让他们感到自豪的君王。

  由于得罪的各阶层人太多,无论是六国残余的势力,还是秦朝对嬴政严法苛政不满的人,有的于六国残余百姓中宣传复国,有的想要取秦位,转而勾结外部势力削秦,这种种都是秦二世而亡的原因。

  一个通过乱世洗礼的嬴政才能平定这些不稳定因素。无论是在秦朝百姓,秦国士兵心中的威望都不是后人能相提并论的,而一出生就被嬴政庇佑的秦二世没有能力与气势来安定局面,二世而亡是必然。

  如果想要秦朝渡过二世,本人粗浅的理解是,要一名即参与平乱世战争,在军队有一定威望,又对政治局面敏感,能对付狡诈文官的人来继承,而古时的世袭制很难做到这点,禅让才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