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高新区规划建设(咸阳高新区亩均效益)(1)

日前,陕西省下达了2020年“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评价领跑者项目资金,咸阳高新区被评为省级以上园区亩均效益领跑者,并获340万元资金支持。

“亩均论英雄”是以亩均单位土地的投入和产出作为评价标准,通过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树立先进典型,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产出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

咸阳高新区是如何从

全省25家高新区中脱颖而出的呢?

一起往下看

系统部署 制定方案

咸阳高新区规划建设(咸阳高新区亩均效益)(2)

为加快推行“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咸阳高新区将“亩均效益”体系建设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成立了以管委会主任为组长,管委会副主任为副组长,管委会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领导小组,负责高新区“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决策部署。

咸阳高新区规划建设(咸阳高新区亩均效益)(3)

同时,由主管领导牵头,深入研究学习浙江等地区先进经验,组织相关部门研究讨论,安排专人对区内规上工业企业进行摸底调研,编制出台了《咸阳高新区“标准地 承诺制”管理实施方案(试行)》《咸阳高新区“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实施方案(试行)》。

推进“腾笼换鸟”转型升级

咸阳高新区规划建设(咸阳高新区亩均效益)(4)

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咸阳高新区加快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坚持“绩效优先、优胜劣汰、转型升级”原则,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以最小的社会资源占用和消耗实现最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咸阳高新区规划建设(咸阳高新区亩均效益)(5)

对亩均效益领跑者,加大政策倾斜,让优质企业收获更多成长空间;对亩均效益低下者,通过技改投入、兼并重组、腾笼换鸟、关停淘汰等方式,倒逼其改造提升或转型发展。加快完善基础配套、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效,有力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围绕四大产业 推动“两链”融合

高新区坚持“工业园区化、企业集群化、产业链条化”的思路,着力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两链”融合,围绕四大主导产业电子显示、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新型合成材料以商招商。

咸阳高新区规划建设(咸阳高新区亩均效益)(6)

咸阳高新区规划建设(咸阳高新区亩均效益)(7)

2015年,总投资280亿元的CEC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落户高新区,先后带动冠捷科技、虹宁玻璃、峻凌电子等近40户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形成了从石英砂到电视整机的全产业链,电子显示产业产值也从2015年的2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48.9亿元,成为高新区的首位产业。

咸阳高新区规划建设(咸阳高新区亩均效益)(8)

同时,立足发挥优势,改造升级存量、引进培育增量并举,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型合成材料等产业。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引进雷丁秦星汽车、陕西长风动力以及中科启航等45户企业;生物医药产业聚集了步长、康惠、摩美得、陕药集团、海天制药等50多户企业;新型合成材料产业主要发挥西北橡塑研究院科研优势,先后聚集科隆新材、天成航材等企业82户。截止2021年底,电子显示、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型合成材料等四大优势特色产业产值共计429.99亿元,占高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7.3%。

推进项目建设 加快产城融合

截至目前,2022年,高新区共谋划实施市级重点项目56个,总投资705.3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2.86亿元。其中,新建项目43个,续建项目13个。

咸阳高新区规划建设(咸阳高新区亩均效益)(9)

咸阳高新区规划建设(咸阳高新区亩均效益)(10)

在推进项目建设方面,所有项目均由管委会负责同志包抓,责任到人、任务到天,一旬一调度,与绩效挂钩,确保项目推进有计划、有落实、见成效,保障产业项目按计划完成投资、达产达效,基础设施项目当年开工、当年建成投用。

咸阳高新区规划建设(咸阳高新区亩均效益)(11)

下一步,高新区还将围绕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秦创原咸阳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建设谋划地铁、高架等“十四五”项目,进一步加快高新区产城融合、创新驱动发展步伐。

,